{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拒絕家庭意外!居家安全設計健檢100+:瓦斯•水電•防墜•防盜,讓家人遠離危險的保平安設計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67978
柳宗悅
張魯
遠足文化
2013年5月30日
113.00 元
HK$ 101.7
詳
細
資
料
叢書系列:遠足日本
規格:平裝 / 320頁 / 25K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遠足日本
分
類
藝術設計
>
設計
>
設計師傳記/文集
同
類
書
推
薦
創作的基因:書籍、電影、音樂,賦予遊戲製作人小島秀夫無限創意的文化記憶
我沒時間討厭你:香奈兒的孤傲與顛世
FIGURE SKATING ART COSTUMES 伊藤聰美作品集
瑪莉官:時尚革命者
我的人生:玩得認真,認真地玩——網格系統之父約瑟夫•穆勒-布羅克曼
內
容
簡
介
本州、九州到沖繩
20年間探訪生活道具之美的民藝行腳
「手之國度」─日本的質樸之旅
手與機器的差異在於,手總是與心相連,而機器則是無心的。
手工藝之所以能誘發奇蹟,因為它不是單純的手工勞動,
其背後有心的控制,通過手來創造物品,
這才是賦予物品美之性質的因素。
本書是一九四○年前後日本手工藝狀況的一份詳盡記錄。這份記錄,是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踏遍日本的全境,根據親眼所見寫成的。因此讀來仿佛身臨其境,跟他做了一次日本民藝之旅。手工藝的素樸真誠之美,洋溢在旅途中的每一步。日本今之為設計大國,緣自過去之為手工藝之國,其精神一脈相傳。本書對於民藝界、設計界人士,尤具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柳宗悅
1889-1961,日本著名民藝理論家,美學家。1913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文科部哲學科。在研究宗教哲學、文學的同時,對日本、朝鮮的民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並開始對之收集、研究。於大正十五年(1926)與富本憲吉(1886-1963)、河井寬次郎(1890-1996)、濱田莊司(1894-1978)聯名發表《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旨書》。1936年任日本民藝館首任館長,1943年任日本民藝協會首任會長,出版有《柳宗悅全集》等著作。1957年獲日本政府授予的「文化功勞者」榮譽稱號。
目
錄
序
前言 手工藝之國
第一章 物品的背景
自然
歷史
固有的傳統
第二章 日本的產品
現在的情況
關東
東北
中部
北陸
近畿
中國
四國
九州
沖繩
第三章 商品的性質
三個問題
工匠的功績
實用與美
健康之美
後記
譯後記
註釋
序
導讀
柳宗悅民藝行腳下所見的日本手工藝
「工藝是實用之物,這個特質與美術並不相同。繪畫是為了觀賞所製作的美術品,不過像衣服、桌子等工藝品,卻是為了被使用所生產的。」以上這段對於工藝與美術的詮釋,出自於民藝運動的創始者,人稱民藝之父的柳宗悅。「民藝」一詞的誕生,源自於一九二五年(大正14),柳宗悅與河井寬次郎、濱田庄司在前往紀州(和歌山縣)調查途中,共同將「民眾的工藝」加以簡化而成的新名詞。歷經西洋宗教、藝術、文學等學問洗禮,以及在朝鮮美術、木□佛的考察歷練中,柳宗悅逐步意識到庶民日常生活用具的美感與價值。在這些長久被視為粗糙鄙俗的生活用具中,發現到過去被世人忽略的傳統生活之美,藉此提出「民藝」的概念,為傳統工藝振興及民藝美學建構吹起號角。以柳宗悅為首的民藝同仁們,一同起草〈日本民藝美術館設立趣意書〉,為這個從戰前開始影響日本近代工藝與造型文化發展,長達半世紀之久的民藝運動揭開序幕。
柳宗悅在〈民藝運動有何貢獻〉一文中,將民藝運動的具體行動方案歸納出:「第一、日本民藝館的設立與公開。第二、針對日本各地方的傳統工藝現狀展開調查,同時進行民藝品的蒐集工作。第三、對於現存的地方民藝的振興及發展上進行協助,同時協調個人作家與工匠們展開共同製作。第四、在言論的層面上,透過機關誌的發行來宣傳與倡導該運動發起的意義。」事實上,這四項看似屬性相異的措施,其相互間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連帶依存關係。譬如在民藝蒐集過程中,柳宗悅已陸續將各地蒐集考察的心得,透過演說與撰文發表於世。另一方面,在積極推動地方民藝振興過程中,也與日本民藝館的創建,工藝、民藝相關雜誌發行等事務交互重疊。民藝運動的執行推動,表面上看似如多頭馬車般的多元分歧,實際上,在民藝思想及柳宗悅強而有力的領導下,讓民藝運動保有健全有系統的行動構成。
其中值得大書特書的「民藝行腳」,也就是前往各地進行的民藝考察及收集,柳宗悅一行實際深入地方探索發掘,並在考察過程中廣泛收集優良的手工藝,作為未來推廣民藝之美的範本。這樣的工作從民藝運動啟動至柳宗悅晚年未曾間斷,其足跡除了到達本州、四國、九州、北海道與沖繩等日本列島南北的鄉間遍野,考察蹤跡更遍及朝鮮半島、台灣、中國、歐美等地。相較於仰賴文獻典籍紙上作業的思想家,柳宗悅走出固有的學術框架與研究模式,除了進行文獻探索,更重視實際的田野考察。探究其因素,除可歸咎柳宗悅本身對器物收集與旅行的熱衷,一方面也與民藝這個研究課題的屬性相關。對於柳宗悅而言,實地的考察成為理論產生的重要根源依據,就在屢次長達跋涉的旅途中,充沛豐富的民藝論述也隨之源源不絕的產出。
柳宗悅實地考察的軌跡,最早可回溯到一九一六年八月的朝鮮、中國之旅,從首度考察起的七、八年間,柳宗悅先後多次到訪朝鮮,對當地的民藝與造型文化進行調查。接著,自一九二四年開始,除了仍延續往返朝鮮進行考察並為朝鮮民族美術館的設立而奔走,從這個年頭起,柳宗悅為研究木□佛,開始深入山梨、新潟、□木、靜岡、愛知、奈良、大分、宮崎、愛媛、香川、滋賀、山口、和歌山等以西日本為中心的地區,進行木□佛的收集與調查研究。大津繪與繪馬可說是柳宗悅探索日本民藝初期較感興趣之物,到了一九二七年底,為準備隔年御大禮記念國產振興博覽會的出展品,先後前往仙台、秋田、弘前、青森、酒田與柏崎等東北地區,再轉往鳥取、松江、下關、福岡、久留米、佐賀、伊萬里、長崎、熊本、鹿兒島,持續著宛如永無止境般的民藝行腳。對於長年漫步於日本列島的民藝調查,柳宗悅說道:「我們持續透過長期的考察旅行來找尋日本各地所製作生產的民藝品,這樣的旅程從北方的津輕一直遍及到南方的薩洲。基本上並非探尋過去的作品,而是希望充分來了解各地方現今的製造現況。」這段手工藝探索之旅,讓柳宗悅對各地的民藝現狀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往返各產地的旅程中,有系統的收集各項民藝品,並考察現存的手工藝生產狀態。柳宗悅將長年深入手工藝產地及使用場域的考察成果,撰寫成《手仕事的日本》,也就是這部名為《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的手工藝通論性專書。此書不同於《工藝之道》、《工藝文化》等建構民藝美學的理論著作,《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可謂柳宗悅之眼所見日本手工藝景象的文字化,更是一本極為罕見的傳統工藝民俗誌。
事實上,這部匯集柳宗悅長年考察心血的手工藝紀實《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從完稿至出版問世歷經數度的波折。原書起初完稿於一九四二年,正逢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無情的戰火戰燒毀了芹澤銈介為此書繪製的工藝圖繪。除此之外,文稿也在當局檢閱、出版社製版,加上柳宗悅數度增補修訂下,出版時間又延宕數年,最終在一九四八年(昭和23)六月,由靖文社正式出版發行。日後,在一九五四年、一九八一年兩度,分別被收錄為《柳宗悅選集》(春秋社)、《柳宗悅全集》(筑摩書房)。一九八五年,再以岩波文庫之姿新裝出版,二○一一年,平凡社於【別冊太陽】系列中,結合柳宗悅《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原書內容,並搭配著描述日本各地手工藝現況的圖文,彙編成《柳宗悅民藝的旅□“手仕事的日本”□步□》一書。從二十世紀中葉首度問世至今,《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伴隨讀者走過半世紀以上的時光,歷年數度獲得再版發行,在在顯示出此書具有的重要性。
這部由遠足文化推出的《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繁體中文版(原書名《手仕事的日本》),即以一九四八年靖文社發行的版本作為翻譯底本。《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一書,為柳宗悅民藝行腳的集大成之作,雖然此書撰寫的原宗旨,在於提供當時的青少年理解日本手工藝,以及日本文化的一部內容平易的教養讀本。不過,全書從「前言 手工藝之國」破題,「第一章 物品的背景」論及支持手工藝發展背後最關鍵的要素在於自然、歷史與固有傳統。「第二章 日本的產品」與「第三章 物品的性質」,將數十年親身力行的民藝行腳之所見所聞,鉅細靡遺的透過柳宗悅敏銳的觀察力與審美的直觀力,以他獨到的感性兼具理性的筆觸,細細地道出日本各地手工藝發展現況與器物所蘊含的美感。民藝美學建構的基礎,即立基於柳宗悅長年勵行的民藝行腳。在《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書中所出現,譬如:益子的陶瓷、陸中荒屋新町的南部碗、飛驒高山的印籠、越中八尾的和紙、伊勢白子的藍染紙型、鹿兒島的大島綢、沖繩壺屋的茶碗等手工藝,正是柳宗悅於行腳過程中,根據自己對於民藝美的體悟及直觀的審美力,從眾多手工藝中所篩選而出的器物。柳宗悅的弟子吉田璋也,將柳宗悅的民藝美學與器物蒐集所具有的特徵,歸納出:「一、由平凡的工匠所製造,不加落款的產品。二、造型上單純而樸素,並無過多不必要的裝飾,堅固耐用的實用品。三、量產而價格低廉的產品。四、不刻意的追求奇特與雅趣,具有自然樸實風格的產品。五、擁有地方性與民族性的特質。六、經由手工所製成的產品」共六項。這些柳宗悅所言的正確、健全的手工藝,透過文字搭配芹澤銈介的圖繪,全數收錄於《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柳宗悅最後從手工藝生產者的工匠,以及手工藝具備的實用性、健康之美等面向,述說手工藝的過去與未來的方向。
傳統工藝為健全造型文化的磐石,厚植生活美學涵養之基礎,更可謂造物及生產技術的原點。台灣這塊土地上自古即存在著豐富多樣的工藝活動,反觀以台灣工藝作為知識課題的學問發展,起步卻相較於其他學科來得緩慢。這部匯集了民藝之父柳宗悅畢生致力的民藝行腳之成果《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讓來不及追隨當年柳宗悅一行巡歷日本列島各工藝產地的人們,得以在柳宗悅細膩的文字描述下,神遊手工藝大國的日本。藉由柳宗悅闡述的工藝、民藝知識,思索你我所身處的這塊土地上的造形文化與工藝傳統。在二十世紀初中葉發起於日本,堪稱近代東方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美學啟蒙運動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於是柳宗悅等人一步一腳印,深入日本列島各地展開的民藝行腳。藉由如此踏實的實踐過程,讓柳宗悅親身感受到在繁華都會中所看不到的造型之美與傳統文化,進而對民藝及傳統、地方、文化間相互構成的有機聯繫有更深刻的體會。在近代化與機械主義對傳統文化侵蝕之際,涵養著傳統與文化特質的地方,正好成為手工藝、民藝生息的最後一塊沃土。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在全球化腳步如洪水般逐漸侵蝕你我的週遭之際,傳統文化與民間造型的未來將何去何從,相信透過這部《柳宗悅 日本民藝之旅》,足以提供我們重新省思與借鏡。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日本文化與思想傳世系列(共9冊)【博客來獨家套書】
2.
日本民藝紀行:探索雋永的手作器物之美
3.
茶與美
4.
和紙之美:柳宗悅給惜物者、匠人的生活美學態度
5.
民藝之國日本
6.
工藝之道:日本百年生活美學之濫觴
7.
日本手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