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遺夢之北:李憶莙長篇小說

遺夢之北:李憶莙長篇小說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951600
李憶莙
要有光
2013年6月05日
140.00  元
HK$ 119  







叢書系列:要文學
規格:平裝 / 330頁 / 16*23cm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要文學


文學小說 > 華文創作 > 小說









老家半夜的風雨聲,吹打在門窗上像夜歸人在敲門。
嬤嬤臥房裡彌漫著檀香的氣味,即使它能穿越時光,也不能銜接現實。

  喇嘛正當盛年,終日坐在寺裡很寂寞,有天來了個女孩,兩人竟然一見鍾情,盛年的精力爆發成強盛的情欲,拉了女孩便往青稞地裡去。喇嘛喘著大氣,女孩嬌羞地漲紅了臉,他們在藍天白雲和青稞芳香的圍繞之中好好地愛了一場。

  水晶經常作同樣的一個夢,夢裡看見很長的布帷,一重重地圍著一張銅床,裡面坐著一個人,卻始終看不清那人的臉,可總聞到一種香氣,縈縈繞繞的……

本書特色

  .亞洲週刊嚴選推薦 2012年十大中文小說
  .第12屆馬華文學獎得主 李憶莙 最新長篇小說創作

作者簡介

李憶莙

  出生於馬來西亞檳城,祖籍海南省文昌市。現任大馬華文作家協會副會長。

  十八歲開始文學創作。作品以小說散文為主。曾主編《馬華文學》達十餘年之久。並主編《馬華文學大系》短篇小說一九六五至一九八零年卷。經常出任全國各項文學獎評審。

  曾多次獲獎,包括首屆《馬來西亞優秀青年作家獎》、《雙福長篇小說》優秀獎、首屆新加坡《方修文學獎》散文首獎,二零一二年第十二屆《馬來西亞華文文學獎》,以及《遺夢之北》獲評選為二零一二年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小說等。

  發表於國內外報章雜誌的文學作品逾二百多萬言。已出版著作計有長篇小說《春秋流轉》、《鏡花三段》; 中短篇小說集《癡男怨女》;中短篇小說集《李憶莙文集》、《夢海之灘》、《女人》;散文集《去日苦多》、《漫不經心》、《城市人》、《地老天荒》、《歲月風流》、《大地紅塵》、《年華有聲》等。



第一章
1.葉家
2.逃亡到南洋
3.祖母
4.兄弟
5.懷雲
6.母女
7.分家
8.化敵為友
9.妯娌
10.出軌
11.雨中分手

第二章
1.水晶
2.離異
3.姑姑
4.檀木佛珠
5.懷雲瘋了
6.水靈

第三章
1.新村一九六九
2.林保海
3.眾說紛紜
4.陳佛然
5.情愫

第四章
1.酬神戲
2.蓮花姑與阿蘭
3.戲棚腳
4.大伯公廟
5.咫尺天涯
6.阿蘭之死
7.愛情

第五章
1.銀花
2.各有想法
3.觀音娘娘的寶誕
4.夢見阿蘭
5.曖昧關係
6.祖母的預言

第六章
1.水靈學佛
2.心事
3.陰影
4.忽然想起父親
5.真相
6.默契
7.告別
8.重逢

尾聲
跋關於《遺夢之北》的寫作



感言之一

  《遺夢之北》獲選二○一二年《亞洲週刊》十大中文小說,藉此再版的機會,說幾句話與讀者分享心情,也就是所謂的「感言」。

  長久以來,我都有著這麼的一個想法:要寫一部關於馬來西亞的小說,要很細很細地描繪這塊被稱作「南洋」的州府地──這裡的人,這裡的事。並不僅僅因為這裡是我的家園,是我所生長的地方。在更大的程度上是因為我對這裡的一切都特別有感受;我不僅熟悉她、愛她,還有許多說不出來的為什麼。但我卻能明確地知道,這些都關乎情感,關乎我內心深處的一小片溫暖的世界。總的一句:我對這裡特別有感情。

  對於一個寫小說的人來說,觀察是我的生活,寫作是我的生命活動。《遺夢之北》其實是繫於我的希冀,一種模模糊糊的心裡蠢動。為此,我常憶起小時候的單純日子。對比之下,我被過去的歲月所吸引,那是一份遙遠的甜蜜與惆悵。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那是我的青春時代。

  以一個十幾歲少女的目光去展望宇宙人生,對於所見所聞的一切實在也沒分析的能力,而這些卻清晰如畫,並在往後的日子裡歷歷在目。於是我從中慢慢體會、理解、逐一感悟其中的涵義和價值……於是,那些年月便成為了我的精神夢土。

  在這基礎上寫成的《遺夢之北》,獲此殊榮,我確實很高興,比之前所獲的任何獎項都要高興。因為這其中的特殊意義在於:終於有人注意到了這部小說,注意到我所寫的南洋,也看到了「海外華人」這個族群。並且靜下心來看我描述他們,聆聽他們的喜怒哀樂,甚至跟我討論生命的狀態、情感與精神的交匯……

  七十年代的風景不再,可小說中的七十年代是最堪回味的。那時候的社會氣息、那時候的人文氛圍,在回望中給了我持久的懷想。而事實上青春歲月是很短暫的,它轉瞬即逝。然而在整個寫作過程中,我所度過的是一長長的七十年代,並重溫了那年月的某些史實……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