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版序
感謝各界的支持,不吝給予指教和包容,讓本書邁入第五版。
本書修正之處除筆誤與文字潤飾調整外,內容上修正之處為:民事上訴程序、再審、假扣押、保證、拾得遺失物與埋藏物、不動產役權、抵押權、夫妻財產制、離婚、婚生子女、子女之姓氏、收養、告訴、刑事審判程序、刑法於民國一○○年後之修正條文和案例補充。簡言之,除第一編第二章沒有修改外,其餘均有大大小小幅度的修訂。
希望本次的修定能讓本書與時俱進,亦與新修法同步。
再次期盼各界能繼續不吝給予支持和指教,十分感謝!
佩 芬
2013.7.12
?
序 文
本書係筆者從事教學幾年來的心得整理。
本書之適用對象,原則上鎖定在非法律系學生、法律系大一學生,或希望深入淺出研讀法律之社會人士。
常常有學生或甚至是社會上的人士,因為工作上或家庭上所遇到的困難,以及親身經歷的法律問題,需求基本的法律概念與解決方案,而到我的課堂上旁聽,希望我能夠給他們提供建議,以解決他們的困境。其實他們的問題都不難解決,但是卻有著相同的茫然與不知所措。綜合整理他們所問的疑惑,發現最常使用到的議題,竟是基本的民事實體法與民事程序法的配合,以及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的配合議題。諸如某人欠債不還,還主張有權不還,到底是對還是不對?該怎麼辦?不想起訴,或想要起訴,該怎麼做?起訴之後,怎樣進行訴訟?如何預防脫產?脫產了該怎麼辦?存證信函該如何撰寫?存證信函的功用為何?所耗費之費用多寡?基本的民法契約概念與侵權行為概念為何?該如何去起訴?接到法院通知時,該如何面對?訴訟程序為何?裁判費是多少?等等。
我們以往在傳統法學緒論課程中所學的法律解釋方法、法律與國家或經濟、法律的理論基礎等等,對於學生們的實用性而言,尤其是非法律系學生,幾乎不是他們所關心或可能遇到的議題。
基於此,我授課時使用的教科書,往往是這一本書使用一部分,那一本書使用一部分,然後補充當下學生所問問題的相關法律基本概念。一學期下來,對同學的負擔不小,而且因為等待學生抄完課堂筆記,講課時間相對縮減,進度將比預期中遲緩。
再者,法律文字往往過於文言,不易閱讀,而我的腦中所呈現的法律概念,並非完全都是法律文字,有時是一張張的圖表和畫面,教學上,將此圖表和畫面呈現在黑板上,果真引起學生的上課興趣與增進其理解力,於是,便將傳統教課書的單純文字描述改為圖文並茂方式,遇有訴訟流程、相關程序或案例,則以流程圖表與圖畫呈現,舒緩了法學文字的生澀,增進非法律系學生或非法律人的閱讀興趣。也因此,本書內容獲得教育部教學卓越計畫下的創新教材獎。
據此,出版本書的目的,一方面是基於自己授課需求,一方面是考量非法律人的閱讀方便性與興趣性,一方面是想把自己教學心得完整的呈現在一本書中,作為自己這幾年教學的交代,也藉此分享給每一位需求法學入門教課書的老師們,讓我們透過本書,在法學入門的課程上建立溝通的橋梁,並忱請各位先進多多指正。
佩 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