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榮獲在場主義散文新銳獎、上海文學獎、人民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等多項大獎!
?
「李娟的敘述來自她的記憶深處,以及那片廣袤沉靜而豐腴的土地。她記住的,恰恰是易被人們所遺忘的一切——那些正被現代文明分分秒秒侵蝕的、某種古老而民間的傳統。」
─人民文學獎的《羊道》獲獎評語
在轉場的牧道上,牠無論出現在哪裡,都像是站在山野最神祕的入口……
盛夏,牧人們登上阿爾泰山脈的山脊,進入更加濕潤豐美的深山,在孤高卻又寬闊的夏牧場,上百條纖細蜿蜒的羊道,見證了季節的生命與繁華。
另一方面,古老的傳統卻也逐漸遭到改變與侵蝕,來自外在的力量,使得牧人正在與古老的生產方式逐步告別──
從積雪未融的初春,到萬物?蘢的盛夏,跟隨著純樸的生活與心靈,我們透過李娟的雙眼與筆,透過這最單純、最動人的記錄,看見了逐水草而居的哈薩克民族最真實的生存景觀。
這是發生在世界偏僻角落的故事,雖然遙遠,卻很靠近的,抵達了每個人的內心深處……
【關於本書】
這個世界,離城市很遠,離羊群很近。離俗世很遠,離你的心很近。
新疆阿勒泰地區是最典型的遊牧地區,這裡的哈薩克民族也是世界上少數僅存的遊牧民族。他們每年的遷徙路程約500多公里,搬家次數最多的家庭平均每4天搬一次。《羊道》就是對這段生活、這種生存景觀的記述。
《羊道》系列是作者李娟與哈薩克牧民札克拜媽媽一家共同生活、歷經寒暑跋涉後,在幾年時間內陸續寫下的文字。由於長達四十萬字,因此分成《游牧春記事》、《游牧初夏記事》、《游牧盛夏記事》三本書出版。
《羊道》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進入了游牧民族的生活中:從開春時啟程,經歷一路上的風雨與寒冷、難行的山路與涉江,以及沿途的所見所聞。順應著季節的變化,隨之轉場、搭氈房、趕羊、擠奶、烤?。
在李娟筆下,這支也許是世界上僅存的、真正意義上的遊牧民族的生存景觀得以呈現,這是一種與大自然生死相依,充滿了艱辛、苦難而又自有其尊嚴與樂趣的古老生活。李娟用自己的方式講述著這些世界角落的人和事:「所有的文字都在強調他們的與眾不同。而我,我更感動於他們與世人相同的那部分。那些相同的歡樂,相同的憂慮與相同的希望。」
【關於作者】
對於靜靜生活的人來說,不一定要「出去」。世界上有很多從未旅行過的作家,他們就靠著對內心的發掘,書寫著眼前的生活。
李娟就是其中之一,她的生活就是她的寫作。她曾說:「我不明白『走出新疆』是什麼意思。對我來說,新疆已經包含了整個世界。在別的地方能看到和得到的東西,我在新疆一樣可以看到和得到。」
李娟是生長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的漢族姑娘,從小跟著母親做裁縫、賣小百貨,母女倆常年隨著遊牧的哈薩克牧民做小買賣謀生。雖然已經是個著有八本書的作家,也得過許多文學獎項,但每天還是過著擠牛奶餵雞餵鴨趕羊的生活。
她不常出門,也不太看電視,很少與人交談。她深感力量單薄,性格有缺陷,無力維持太複雜的人際關係。與讀者的交流一直僅限於網路,目前最大的網路行為就是寫博客,除了和讀者交流,也是為了讓朋友知道自己的近況,不用一個個地去告訴他們。
在新浪博客個人簡介上她這樣寫道:「謝謝你喜歡我的書,但是求你別來找我。」如果要想瞭解她,請讀她的作品。
名人推薦
我喜歡李娟的文筆,清新簡約不造作,又言之有物。——作家•郝譽翔
李娟將自己從鳥籠當中安穩的禁錮生活中放生了,用謙卑的角度重新學習跟這個充滿野性的世界和好。在我眼中,這無寧是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能夠做的,最大的仁慈。——作家•褚士瑩
羊道是飛於山河之上和隱於草芥之中的文字,李娟在此證明她的寬廣綿長。她以未經損傷的完美鈍感在羊道中確立了齊物論的世界:萬事萬物皆是新鮮龐大,人間小事同於世界大戰。閱讀這個世界,讓人糾結於心智上的優越與羞慚。 ——作家•李敬澤
打開李娟的書,迎接自然之魂。 ——作家•陳村
想像一下會織毛衣的蜻蜓,會泡速食麵的蜜蜂或者愛嚼口香糖的蟬。李娟就是這樣,她讓日常生活很童話,也讓童話變得日常。多少奇觀和平淡,李娟都一視同仁地搜刮了去,搖一搖晃一晃,成了她送給你的萬花筒。——編劇�影評人•史航
李娟個子瘦小,在新疆廣闊的曠野中更是顯得微小。但是她體內有著駱駝般的能量,這能量來自於她真的艱難地生活在這裡,不是體驗不是旅遊。這能量遇見天才的感受和寫作能力,成就了這本書,成就了這個神奇的世界。幸好有李娟,她是一個奇蹟。——作家•桑格格
時空廣大,相隔千年或者相去萬里,月光底下蘇軾在赤壁跟朋友扣船而歌,李娟在大戈壁的腹地深處無事點幾枝煙花,都只為自己歡喜,文學不外如此。我偶然看到了這光,心中一動,別無他事,但要說它一聲,「哎,在這兒呢,看見了」。——中央電視臺主持人•柴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