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西遷與東還:抗戰時期武漢大學編年史稿

西遷與東還:抗戰時期武漢大學編年史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1872
張在軍
秀威資訊
2013年11月06日
143.00  元
HK$ 128.7  






ISBN:9789863261872
  • 叢書系列:讀歷史
  • 規格:平裝 / 326頁 / 16 x 23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讀歷史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民國












    本書以編年的形式演述抗戰時期國立武漢大學西遷四川樂山的辦學歷程



      力求真實生動地展示武漢大學成為「堪比西南聯大」(李約瑟語)的輝煌歲月。正編起於一九三七年盧溝橋事變(序編溯至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止於一九四六年武大復員武昌開學。樂山八年,是國難的八年,艱苦的八年,抗爭的八年,錘煉的八年。八年煉獄,八載輝煌。編年內容並不局限於學校課堂教學情況,也關注師生的業餘生活、衣食住行,以及蜀中地方的風土人情,外部世界的風雲變幻。



      本書與秀威出版的《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堅守與薪傳: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兩書互為補充,讀者可參照閱讀。



    本書特色



      本書以編年體的方式呈現武漢大學於抗戰時期西遷四川樂山的辦學歷程,更有利於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易於瞭解同一時間內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關係。








    凡例



    序編

    1931年(民國二十年)

    1932年(民國二十一年)

    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

    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

    1936年(民國二十五年)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

    正編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39年(民國二十八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0年(民國二十九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1年(民國三十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2年(民國三十一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3年(民國三十二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4年(民國三十三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附 錄

    武漢大學歷史沿革

    主要參考資料



    後記












      去年9月,拙著《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出版後,有記者採訪我,其中一個問題是:「在寫作上的難度主要是什麼?」我老老實實承認,我沒有受過專門的學術訓練,卻要去駕馭一部數十萬字的史書寫作,其難度不亞於寫一部長篇小說。好在現代社會資訊發達,我可以購買很多前輩大師的著述學習。幾年前讀韓石山的文章,聽他說過寫人物傳記要先編年譜,蓋源於梁任公的經驗之談。我寫武大在樂山的這段歷史,最初計畫編大事記或日誌,再按傳統的校史以時間為序去寫。後來感覺這種寫法容易落入俗套,於是放棄了。我獨闢蹊徑,以另外的結構方式進行寫作。



      《苦難與輝煌》出版的同時,我的第二部書《堅守與薪傳: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簽署出版協定,於是,我便開始了第三部書《西遷與東還:抗戰時期武漢大學編年史稿》的撰寫。



      按理說,前兩部書互為補充,已經比較全面了,這第三部編年史還有必要麼?我的想法很簡單,辛辛苦苦收集的大量有價值的史料沒有派上用場,要讓它們有個好的歸宿!否則,就成了死料。同時,以編年體來保存史料更有利於他人考查歷史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易於瞭解同一時間內發生的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繫。



      一般來說,編年史等同於大事記。我也這麼幹麼?我覺得我不能按老規矩這麼幹。

      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生韓?在給我的第一部書寫序時說過,「《苦難與輝煌》在研究方法上,所採取的『日常生活史』研究範式,亦值得讚歎。在書中,作者並未單純地強調大師、大學問、大建築、大時代,而是從男生宿舍、學生日常消費,乃至飲食、日記、對話等細微末節入手,重現歷史的真實。」後來,西華師大教育學碩士郭偉讀了拙著也說:「此書與其他教育史著作不同的是,該書立足微觀,採用了教育活動史的史學範式,不僅描述了武漢大學西遷之後的教學、管理等『顯性教育』內容,而且對於學生與教授們的住所、食宿、休閒娛樂及教授著作與學生社團等『隱性教育』內容納入其中,其間更穿插『烽火西遷、盜賊與疾病、日軍轟炸、勝利東歸』這樣的歷史與生活片段,這樣就把一個苦難而輝煌的武漢大學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一曲民族意志與精神的讚歌〉,載《三江都市報》2013年1月18日)



      我的野路子寫作手法居然得到兩位受過正統學術訓練的朋友讚賞,頗感驚訝和啟迪。我決定將我歪打正著的「優點」繼續發揚。所以在編年史中不完全編大事記,有意識地增添不少武大師生生活「流水帳」之類的瑣屑小事。或許這樣可讓整段歷史更豐滿。或許您讀起來也不至於打瞌睡。



      大半年的空閒時間弄出這部書,也是「作為史稿披露」的「急就之章」,「並非視為成書」。

      史稿本非定本,望海峽兩岸的學人不吝指教。



      如果您是當年樂山武大時期的教師、職員、學生本人,或者家人、後人、知情人,如果您藏有當年的相關史料、照片,希望能與我分享。也許在這本書、已出書的修訂本中,或者下一本書中,可能會寫進去,讓更多人分享。



      我的郵箱對所有人敞開著:zzj7294@163.com。






    其 他 著 作
    1. 聶紺弩和他的朋友們
    2. 聶紺弩先生年譜初編
    3. 歷史的插曲:一座後方小城的抗戰記憶
    4. 戰亂與革命中的東北大學
    5. 才情與風範: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續編
    6. 堅守與薪傳:抗戰時期的武大教授
    7. 苦難與輝煌:抗戰時期的武漢大學(1937—1946)
    8. 0004. 學生日記導讀365[10-12月]
    9. 0003. 學生日記導讀365[7-9月]
    10. 0002. 學生日記導讀365[4-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