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小孩好奇的事:50個為什麼.爸媽輕鬆答

小孩好奇的事:50個為什麼.爸媽輕鬆答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952171
九色芬媽咪
秀威少年
2013年12月05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8952171
  • 叢書系列:親子教育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9 x 19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親子教育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科普/百科 > 百科












    大便的時候,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為什麼男生是小咪咪?女生是大咪咪?



      由親子共同創作的教養書

      •透過「良好的親子互動」,瞭解孩子的潛能適性、培養孩子解決事情的能力、發展愉快的家庭生活、形塑健康的的心理態度

      •提供「親子適性導引」方法,解除父母的教養焦慮與親子之間的對立



      本書以50個「為什麼」呈現,每一個「為什麼」,分為三大部份,並搭配九色芬小朋友的童趣插圖。

      一、小孩日常生活中發問:以趣味性親子情境對話呈現,引起孩子的興趣,說明問題的由來。

      二、媽媽說:以生活的經驗分享,延伸回答問題,並叮嚀孩子注意事項。

      三、老師說、醫師說:以科學性、知識性的敘述,深入淺出的帶領孩子接觸各項領域。



    本書特色



      要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呢?

      孩子的每一分秒都充滿好奇,並專注在模仿、認知與學習中。父母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已經是回應了孩子的自尊心、被愛被關懷的需求!引導孩子思考問題與探尋答案,這過程中就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成就感,而孩子在未來也很可能會用這樣的方式,與人際良善的互動。

    ──鄭兆傑 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諮商師








    @推薦序

    不只是為什麼�周彥廷(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任)

    要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呢?�鄭兆傑(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分析諮詢師)

    九色芬的「話」與「畫」�馬克(知名部落客)

    娃娃來畫畫�愛蜜麗(插畫老師)



    @自序

    費舌的民主

    @關於本書人物



    @小孩好奇的事

    親子適性引導�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

    1.為什麼我要問為什麼?



    @身體篇  

    2.大便的時候,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3.為什麼大便是紅色的?

    4.為什麼會想尿尿?

    5.手上為什麼會有圖案?

    6.為什麼洗澡後手變皺了?

    7.為什麼肚臍黑黑的?

    8.為什麼血是紅色的?

    9.為什麼我們的頭髮是黑色? 

    10.為什麼外國人眼球不是黑色?但旁邊還是白色?

    11.咪咪頭為什麼是有顏色的?

    12.為什麼男生是小咪咪?女生是大咪咪?

    13.為什麼男生有小雞雞,女生有小妹妹?

    14.為什麼身體不可以給別人看?

    15.為什麼會哈啾?

    16.為什麼要擤鼻涕?

    17.為什麼會流鼻血?

    18.為什麼要洗澡?

    19.為什麼要睡覺?

    20.睡不著,怎麼辦?

    21.為什麼我的嘴還在講話,我的眼睛睜不開?

    22.為什麼我都吃不飽?吃完還想要吃?

    23.為什麼喝完汽水好舒服?

    24.為什麼你的聲音壞掉了?

    25.為什麼他只有一半的手?

    26.為什麼長大,腳也會變大?

    27.為什麼我會一直長大?



    @生活篇 

    28.大便去哪裡了?

    29.電是哪裡來的?

    30.電燈為什麼會亮?

    31.為什麼捷運沒人開車也會動?

    32.電風扇為什麼有風?

    33.為什麼時鐘會鈴鈴鈴的響?

    34.為什麼開冷氣要先關窗戶?

    35.為什麼不選我?

    36.為什麼鏡子裡有我?

    37.為什麼爸爸可以從電腦上看到我?

    38.為什麼爸爸的房間比較大?我的房間比較小?

    39.為什麼外國人跟我們講的話也不一樣?

    40.為什麼騎機車時,嘴巴要閉起來?

    41.為什麼要靠右走?要用右手寫字?

    42.為什麼要學習?

    43.為什麼會作夢?

    44.為什麼要過年?

    45.為什麼今天很倒楣?

    46.為什麼是躲貓貓,不是躲人人呢?

    47.為什麼要分享?

    48.為什麼他們不跟我玩?

    49.為什麼我要跟你們一起去?



    @媽媽好奇的事

    50.妳為什麼那麼開心呢?

    後記�神秘果的甜味








    推薦序一



    不只是為什麼




      「親職教育」是當前越來越被重視的議題,舉凡與孩子溝通、遊戲、互動、教養的技巧,都可歸類在親職教育的範疇。現代的兒童處於資訊快速流通傳播的時代,他們有很多機會可以靠自己吸收許多知識訊息。因此,現今孩子們問的「為什麼」,常常令父母親們時而爆笑、時而錯愕或是驚訝。回答孩子的「為什麼」,應該也是為人父母需要了解的親職教育課題之一。



      我曾在門診見過聰明的孩子,到處亂碰診間的東西,媽媽怎麼斥責都不聽。我跟孩子說:「弟弟,醫院有很多細菌呵,記得等一下要洗手,不要把細菌帶回家。」孩子一聽馬上就不亂東摸西摸,說他知道了而乖乖坐著。媽媽也很驚訝,沒想到跟孩子講道理,其實比單純的禁止或規定有效許多。很多時候,我們或許距離孩提時太久了,而忘了起初自己是怎麼看待思考這個世界。



      這本有趣的書記錄了九色芬媽咪和女兒之間的「為什麼」問答,加上小朋友的插畫,可以幫助我們為人父母者更瞭解孩子的想法,學習用孩子的眼光來看世界。



      孩子永遠比我們想像中來的聰明,這是在下當了兒科醫師多年的體會。不論這些問題合不合邏輯亦或是無俚頭的思考,我想這些「為什麼」,正一點一滴建構著孩子們通往未來成就的道路。



    永和耕莘醫院小兒科主任 周彥廷



    推薦序二



    要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呢?




      回答孩子的問題,有很重要嗎?

      孩子的提問,有三大類型,一為不理解,其二是好奇,第三是尋求關懷以及表達孩子的關懷。孩子的提問本質是在學習,以及對「應答人」的重視。



      因此認真的接收孩子的問題,除了教導與滿足好奇外,就是接受並回應孩子的善意關懷,讓愛與人情溫暖的流通不是很重要嗎?



      如何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問題?

      父母並不需要成為全能,也不需要成為答案王,更不需要為孩子打理一切「準備成功」的條件。引導、探索勝過於標準答案,也能養成孩子面對並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更重要是藉由重視的態度來回應孩子的問題, 來滿足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



      孩子有什麼心理需求

      不論是成人、青少年、孩童,在基本的心理需求都是一致的!

      常見的好奇心、成就感、被愛被關懷、自尊心等等,是不分年齡、性別、種族,千萬別輕忽孩童從出生就有的心理需求,以及潛移默化的學習力,因此平時父母或照顧者的處事態度,即在建立孩子的人際互動的理解,對孩子人格成熟度與往後獨立生活的處事能力是有相當的影響力。



      要如何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呢?

      孩子的每一分秒都充滿好奇,並專注在模仿、認知與學習中。父母認真傾聽孩子的問題,已經是回應了孩子的自尊心、被愛被關懷的需求!引導孩子思考問題與探尋答案,這過程中就能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成就感,而孩子在未來也很可能會用這樣的方式,與人際良善的互動。



      別忘了學習的目的

      探究孩子提問的本質,都是在學習!但時常父母在應付孩子的各種生活問題時,容易遺忘學習的目的。在適性發展的角度,學習重點是在「培養社會生存的大智慧」,而智慧的定義在於擁有能適應各種情境,以及解決各種問題的「大能力」,;而技能、知識是從大能力延伸的需求,或個人興趣的發展。



      一直很好奇作者九色芬媽咪如何專職家務管理外,還能寫作、做丈夫的溫暖支持,同時又滿足孩子的適性發展,等待多年終於在本書看到解答。



      九色芬不是獨特又乖巧的個別案例,九色芬媽咪也沒有魔法,從本書的一問一答中,可感受到這位多功能的媽媽,如何藉由正面回應孩子成長的各種提問,引導孩子觀察環境、自行探索答案、瞭解尊重、留意人際互動,甚至自我檢討。



      請將學習還給孩子!讓孩子擁有能夠自理又自願邁向成功的能力。

    親子教養過程可以是輕鬆幽默,卻又讓彼此感受到滿滿的關懷,所仰賴的只是認真且溫暖回應孩子的問題,當心理的需求滿足了,問題有了出口,豐收的答案就在不遠之處。



    台灣適性發展促進會分析諮詢師

    鄭兆傑






    其 他 著 作
    1. 動物園的兒童節:童詩童畫小學堂
    2. 童話運動會:荳荳走唱團
    3. 童話運動會:過貓拔龍鬚
    4. 童話運動會:自大的蚊子
    5. 童話運動會:發呆體驗營(附互動紙偶小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