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只說故事,不說教

只說故事,不說教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916398
黃文貞
凱信企管
2014年1月23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5916398
  • 叢書系列:好學習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好學習


  • 親子教養 > 生活教養












      給孩子一個好故事,讓他輕輕鬆鬆變懂事!

      爸媽們發現了嗎?

      你說過的道理,孩子總會忘記;〈小紅帽〉卻能讓他永遠牢記在心中。



      一分鐘好故事 > 三天三夜大道理

      說理沒效果,

      是因為那些落落長的話,對孩子來說只是一大堆無聊句子,進不了孩子心中;

      故事能牢記,

      是因為故事好聽容易懂,有趣輕鬆能抓住孩子的心,道理自自然然從他的心裡面長出來。

      爸媽只要繼續用好故事澆灌,無需打罵,孩子也會自己茂盛茁壯。



      發現故事的神奇力量,解決父母失控三問──

      1.?? ?「為什麼你總是說不聽?」軟硬兼施,孩子卻怎麼樣都管不住?!


      因為孩子愛聽的是故事,而不是教條。孩子不一定了解我們「說教」的內容與背後的辛勞,只知道「爸媽不高興,他們不喜歡我們怎樣又怎樣……」孩子可能只會想:「怎樣又怎樣並沒有問題,只是爸爸媽媽大題小作,等到他們不注意的時候,再「那樣」就好了,反正只要爸媽沒看見,不再囉嗦,就好了!其實溫柔的說一個故事,孩子更能在角色的投射中反省自己,無須說教,一點就通。



      2.?? ?「你到底在想什麼?」好像無法真正了解你的孩子?!

      父母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覺得孩子還小,說那麼深也沒用──其實孩子只是不會表達,他心裡清楚知道爸媽的一舉一動。爸媽都不願意敞開心胸,和孩子真誠分享了,又怎麼能期盼深入了解孩子的內心?爸媽不要怕孩子聽不懂,勇敢地試著和孩子交流經驗,藉由說自己的故事,無論是成功的、失意的,讓孩子先了解你,建立起信任,你自然而然就能成為他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3.?? ?「你要到什麼時候才會長大?」為什麼孩子總是不多替人著想、愛無理取鬧?

      其實體貼是需要練習的。總是為孩子打理好所有事的父母,等於是剝奪了孩子主動幫忙、自發做事的機會。要是父母總是說:「可是孩子那麼小,怎麼忍心讓他做?」那麼孩子長大後,可能爸媽就要問:「為什麼要他幫忙,好像是我欠他的?」其實,放手讓孩子去做,試著讓他當當看家庭故事裡的「主角」,他會越做越熟練,就算偶爾累了小抱怨,也深深懂得去體貼爸媽的辛勞。



    本書特色



      分齡施教孩子超好教 × 豐富案例教養好依循 × 沙盤推演故事好好聽

      本書讓你輕輕鬆鬆變身說故事老手,成為孩子王!

      從腹中胎兒到青春期孩子,用不同的說故事方法,適應各個年齡層、各種個性的孩子。

      書中許多生動有趣的生活小故事,為爸媽解開深鎖的眉頭,提供爸媽教養的參考依據。

      第六章實際故事演練,讓說故事新手不再徬徨,從此「只說故事,不說教」贏得孩子心。








    前言

    -故事,說著聽著,便會烙在心底。

    -說教,會愈講愈不「受教」

    -故事,是雕塑孩子優良品格的超級工具



    PartⅠ故事一點就懂,孩子最容易領悟

    懂得運用故事的力量,教育就能輕鬆快樂又有效!



    Chapter 1 零至三歲寶寶:相親相愛,共遊夢幻世界

    -說書胎教,養出準媽媽的好心情

    -準媽媽讀的字句,深植胎兒的心中

    -給孩子金銀財寶,不如跟他(她)分享一本好書

    -圖書館的「說故事時間」=親子共享的「愛的光陰」

    -小腦袋瓜裡的深刻記憶

    -信任與愛是說故事的必備品

    -唱唱、說說、貼貼、扭扭、笑笑

    -一暝大一寸 = 睡覺指令

    -用古典樂曲當教鞭,沒有火藥味

    -自編自導自演的啟蒙劇,也能有不錯的效果

    -小兔子教會兒子上廁所

    -以帶動唱的方式,訓練基本禮節

    -因材選書,細心導讀,才能達到說教的效果

    -繪本插圖能道出小寶貝的心底話

    -嚴選媽媽代言人

    -學習就是在玩

    -給小寶寶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搭起親子信賴的橋梁

    -父母小幫手

    解決父母的難題!零至三歲幼兒常見問題



    Chapter 2 三歲至六歲的孩童:輕聲細語,隨著孩子談天說地

    -給幼稚園孩子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來訓練孩子好規矩

    -語言訓練&道德教育,雙管齊下

    -沒有疑問,怎能解惑?

    -耐心陪著尋找「為什麼」,刺激孩子主動學習的能力

    -巧用問句,引導孩子自省

    -天馬行空的童言童語,暗藏玄機

    -親子溝通,情感>語言

    -看似平凡的日常對話,句句都是「教義」

    -玩扮家家酒,代替體罰

    -深耕良知良能的好時機

    -給幼稚園孩子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來訓練孩子好規矩

    -父母小幫手

    解決父母的難題!三歲至六歲幼兒常見問題



    Chapter 3 小學階段的孩子:全心全意,陪著孩子體驗人生

    -給小學生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來教導孩子明白是非

    -只守護,不否定

    -日本小學暑假作業,拉近親子關係

    -親子閱讀講究愛的氛圍

    -不逼孩子寫「日記」,先當孩子的「文友」

    -精心設計,讓孩子跟爸媽有話說

    -父母親是最佳的運動教練

    -一花一草一木,父母是美的導師

    -把自己的好友介紹給孩子認識

    -誠、信、愛、諒四字讓孩子贏得好人緣

    -讓孩子動手做家事,瞬間化為故事的主角

    -廁所裡的美麗女神

    -當義工,導正孩子的金錢觀

    -撥動孩子心弦之台灣情

    -培養學習的態度,遠比督促孩子考高分來得重要

    -會讀書的孩子,多半是爸媽調教出來的

    -給小學生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來教導孩子明白是非

    -父母小幫手

    解決父母的難題!小學階段孩子常見問題



    Chapter 4 青春期的子女: 望、聞、問、切,用心呵護孩子的蛻變

    -給青少年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陪伴孩子建立自我價值

    -再不放心,也要勇敢放手

    -餐桌上的故事時間

    -新聞是最好的聊天題材

    -父母親不光會說,更要懂聽

    -孩子的朋友們,可以是教養的好幫手

    -放寬心讓孩子當導遊

    -與孩子共同閱讀「世界」這一本故事書

    -「我將來想當──」的故事,得由孩子自己來說

    -「興趣」是成功的契機

    -讓孩子編寫自己的傳記

    -出自於「愛」的責任感

    -「耍賴」的爸媽,教出負責任的孩子

    -寫實故事,是一種警惕教育

    -明白「代價」的意義,便會珍惜青春無價

    -當爸媽是一輩子的工作

    -行動與愛的拉鋸戰

    -給青少年父母的一句話:用故事,陪伴孩子建立自我價值

    -父母小幫手

    解決父母的難題!青春期孩子常見問題



    PartⅡ說好故事,給孩子源源不絕的成長動力

    好故事的小種子,會在孩子心裡長成智慧與創造力的大樹。



    Chapter5儒家哲理小故事,培養孩子的品格

    -提醒孩子多存感恩之心,以愛為出發點來看待世界

    -與時俱進的老智慧

    -五常是什麼?

    -第一課:「仁」,說慈悲的故事

    -第二課:「義」,說自律的故事

    -第三課:「禮」,說謙讓的故事

    -第四課:「智」,說自省的故事

    -第五課:「信」,說堅毅的故事



    Chapter6 大人小孩都適用的「世界故事」

    -留給孩子財產,不如將好故事存放在他們的心中

    -孩子能聽進心裡的,全都是好故事

    -對孩子說故事,貴在「質」而不是「量」

    -第一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第二課:做好事,自己也會感到快樂

    -第三課:說謊話,倒楣的會是自己

    -第四課:快樂的環境靠自己來創造

    -第五課:敞開心胸接受和自己認知不同的人事物

    -第六課:心美,就什麼都美

    -留給孩子財產,不如將好故事存放在他們的心中



    後記

    -有愛的故事就能發揮教養效用








    前言



    故事,說著聽著,便會烙在心底。




      那是好多年前的事情。



      懷上老大的時候,我正好在日本公司上班,上司知道我有喜,特地買了一套日文的繪本送給我,沒多久因為外子工作調遷的關係,我離開公司,搬來中國生活,而這一套四本的童書,竟被我隨手塞進皮箱,飄洋過海,現在正站在天津家中的書架上。本以為老大的兒子會喜歡上這幾本書,沒想到卻是小女兒受到的影響比較多。



      其中一本繪本的書名叫做「???? ???」,中文翻譯為「不睡覺的是誰?」



      這本繪本書的故事內容如下:



      已經九點了,還不睡覺的有誰啊?貓頭鷹,賊頭賊腦的黑貓,滿腹心機的老鼠,或者小偷。



      不對,不對,夜晚是鬼鬼出沒的時間喔!



      嘿──嘿──嘿──晚上不睡覺的小孩,要變成鬼──



      鬼鬼要帶你(妳)走──



      把妳(你)也變成鬼!



      每次當我在念這個故事給四歲的兒子聽時,半歲的女兒便在一旁翻著書,直到女兒兩歲的某一天,突然開口問我:「媽媽,現在已經晚上了嗎?」「嗯,現在是睡覺的時間,媽媽要關燈囉。」躺在床上的女兒突然坐起來,奮力拉著站在床沿的兒子:「哥哥,快一點,鬼鬼要來了,再不睡覺,就來不及了。」剛開始,我並不明白,以為女兒只是怕黑,所以才會每次我一熄燈,就立刻閉上眼睛,沒多久便會睡著。



      一年多以後的某一天晚上,毫無睡意的女兒邊哭邊對我說:「媽媽,我不想被鬼鬼抓走。我睡不著,可是我會乖乖躺在床上,閉上眼睛,可以嗎?」我一臉茫然:「哪來的鬼?」「有啊!在書裡。媽媽念的那一本。」後來聽一旁的兒子解釋之後,我才明白原來女兒從來沒有為了「上床睡覺」這件事跟我鬧,全都是仰仗這本繪本的功勞。



      自此以後,我漸漸發現,用繪本中的故事來教孩子,其實還蠻有用的。孩子很容易把故事中的主角與自己聯想在一起,將自己融入在故事情節當中,自然而然地接受故事所要表達的主旨。只要故事情節是正面的,孩子們便會被灌輸良好的觀念,這種寓教於樂的教養方式,遠比天天叨唸來得有效果。



      說教,會愈講愈不「受教」



      相信每一個當父母親的,都曾思考過下列幾個問題:「該怎麼教孩子?」,「都已經罵過好幾次了,孩子仍然不知悔改,到底要怎麼辦?」,「體罰真的會比較有效果嗎?」



      而有少數的「幸運」的父母親,在他們的孩子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遇到類似上頭棘手的教養問題。不過他們希望讓孩子好上加好,能夠更加地自動自發地學習,養成自立自強的個性;能夠擁有更加良好的人際關係,將來在社會上能夠更加具有競爭能力──但是卻不知該如何來對自己的孩子說教。



      其實,「說教」這兩個字的基本解釋為「宣傳宗教教義。比喻生硬枯燥地空談理論,教訓別人。」換句話說,對自己的孩子說教,就是刻板地將自己的思想模式說成是「家規」,然後以強迫式的手段,施加在孩子的身上。



      但用這樣的方式,孩子不一定了解我們「說教」的內容與其背後的辛勞,只知道「爸媽不高興,他們不喜歡我們怎樣又怎樣?」然而,孩子的心裡或許認為「怎樣又怎樣並沒有問題,只是父母親大題小作,等到父母親不注意的時候,再『那樣』就好了,反正只要爸媽沒看見,不再囉嗦,就好了。」



      總歸一句話來說,「父母以為自己的說教發生了效用,不過,實際上卻可能不如想像中管用。」孩子仍然重複地犯錯,父母親恐嚇的程度愈來愈加深,但是孩子的壞習性很有可能變本加厲,更加無法從根處改變。因為孩子打從心底,並沒有「認同」長輩的想法,或者沒有產生共鳴,當然很難見到預期的效果。



      況且,父母親說教說多了,口氣與心情肯定會不好,這樣一來,不但沒有將基本的問題解決,又加入壞情緒上的影響,親子間的關係說不定會慢慢地變質,讓原本單純的親情,添加不少不需要的雜質。



      仔細想一想,當我們這些父母還是「孩子」的時候,也不喜歡聽長輩碎碎念,更何況現在的孩子,因為比上一代早熟,接受的資訊更多,想法與性格的發展比我們之前更加多元化,刻板式的恐嚇教育,應該是產生不了好效果。



      所以,想要與孩子建立「良性的溝通」管道,就必須花腦筋,把互動的模式弄得比較生動化,將我們要對孩子「訓話」的內容,加點花樣,精心設計過,讓孩子能從正面的角度,關懷的情緒,公平的立場下,放下偏見,用心聆聽家長的話。



      故事,是雕塑孩子優良品格的超級工具



      在家帶孩子整整七年多的時間,我徹底地領悟到一件事:孩子與生俱有光明至善的本性,領悟力高,富有深度的思考能力,如同大海般的包容力,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自我設限,認為孩子聽不懂「大人的語言」,所以不願與他們溝通。



      然而,即使是每天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有著血緣關係的家人,也會有意見不同的時候,難免會有摩擦產生,所以敞開心胸,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不光是父母一方不停地指正孩子的錯誤,偶爾也需要聽一聽孩子的心聲,當雙方意見不合時,情緒上難免會不舒服,不過這是邁向良性溝通的必經之路。家長有責任也有權利教導孩子正確的人生觀,引導晚輩走向光明的未來。



      為了減少因為爭執而產生的負面情緒,大人們或許可以藉由「故事」來緩和「說教」的口吻,藉由「他人的經驗」來與孩子分享,多少能夠擴大「溝通」的空間。並且用「角色互換」的方式來探討問題的核心,避開正面的情緒衝突。隨著與孩子分享的故事型態的不同,運用正面的引導方式,啟發孩子的良知良能,訓練下一代有正確的判斷力,完整的思考力,開闊的想像力與健全善良的心智。



      所謂的「故事」不光只是故事書裡有的,也包括老一代的經驗談,街頭小巷的傳言,甚至報章雜誌上的真實記錄,當然還有家人朋友的親身經歷;只要是值得孩子學習,一起拿來出來討論,或者讓孩子家長心動的,都可以放入「故事袋」中,當作親子溝通的材料。



      感情愈談愈濃,言語愈說愈流暢,親子間「說故事」的重點是談親子情說人間愛,而目標是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品格;家長所扮演的角色不光是說書者,智囊庫,更是一個好夥伴,陪伴著孩子一起成長,在不同故事的陶冶之下,試煉出智慧,勇氣與愛。






    其 他 著 作
    1. 掌握0-6歲教養關鍵期:看日本媽媽從生活細節裡,教養出負責、獨立自主、具創造力的孩子
    2. 教養,從用心聽、好好說開始:良好互動有效聆聽法X讓孩子乖乖聽的說話術(買一送一雙效,教孩子更省力有效)
    3. 原來如此!日本媽媽這樣敎孩子(暢銷增訂版)
    4. 用故事教孩子最有效
    5. 原來如此!日本媽媽這樣教孩子
    6. 女性泌尿健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