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認知隱喻與翻譯實用教程

認知隱喻與翻譯實用教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4455737
葉子南
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2014年3月12日
117.00  元
HK$ 99.45  






ISBN:9789574455737
  • 叢書系列:譯學叢書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譯學叢書


  • 專業/教科書/政府出版品 > 外國語文類 > 翻譯


















      本書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介紹概念隱喻、語言隱喻、源域、目標域、影射等認知隱喻的基本概念和知識;再從跨文化的角度切入,拉近認知隱喻理論和翻譯實踐的關係。討論翻譯實務上的對等、文本、目的、前景化、文學翻譯、非文學翻譯、隱喻價值、翻譯決策等一系列議題,分析大量單句、段落、篇章實例,解決譯者面臨的實際問題。每章後另附有思考題、練習題,理論與實用兼具,為翻譯實踐研究開啟了新天地。



    本書特色



      1.簡要介紹認知隱喻的基本觀念,輔以插圖說明

      2.以不同文化角度切入,比較中英翻譯差異

      3.每章結尾後整理內容要點,並提供練習題

      4.書末有單句、文章段落與篇章譯文範例與詳盡評析,進一步點出實際翻譯技巧

    ?








    前言



    基礎篇

    第一章? 從認知語言學角度看隱喻

    1.1 傳統隱喻觀和認知隱喻觀的區別

    翻譯教學的隱喻新視角

    認知隱喻理論的基礎

    傳統隱喻理論的基本特徵

    認知隱喻理論的基本特徵

    1.2 為什麼要用隱喻

    體驗、動因 與映射

    非隱喻語言空間有限

    1.3 語言隱喻無處不在

    生活語言中的隱喻

    專業語言中的隱喻

    文學語言中的隱喻

    1.4本章內容概要及思考練習題



    第二章? 從跨文化角度看隱喻

    2.1 隱喻的跨文化視角

    隱喻體驗和常見事物的跨文化特徵

    基本隱喻和複合隱喻

    映射、蘊涵和混合

    多個源域概念對應單個目標域概念

    單個源域概念對應多個目標域概念

    意象圖式隱喻和意象隱喻

    隱喻的常規性

    隱喻的概括性

    2.2概念隱喻跨文化案例分析

    2.3本章內容概要及思考練習題



    第三章? 從認知隱喻角度看翻譯

    3.1從對等原則的角度看隱喻和翻譯

    翻譯對等原則簡述

    認知對等概念的提出

    對認知對等觀點的評論

    3.2從文本類別、翻譯目的角度看隱喻

    文本分析有何意義

    不同文本中隱喻的處理

    翻譯目的視角簡介

    翻譯目的和隱喻處理

    3.3前景化概念在分析隱喻時的作用

    前景化概念的提出

    前景化概念的發展

    前景化、隱喻和翻譯

    3.4本章內容概要及思考練習題



    第四章? 文學中的概念隱喻和語言隱喻

    4.1從認知隱喻角度看文學語言

    4.2認知隱喻與文學翻譯

    從隱喻的角度看文學翻譯

    注重宏觀對等的文學翻譯理論

    微觀宏觀或求平衡或各得其所

    4.3本章內容概要及思考練習題



    第五章? 更多與翻譯實踐相關的議題

    5.1從認知隱喻角度看翻譯的理解和表達

    從認知隱喻角度看譯者的理解

    從認知隱喻角度看譯者的表達

    5.2一詞多義的隱喻基礎與翻譯

    一詞多義現象簡述

    一詞多義現象對翻譯的啟示

    5.3從認知隱喻的角度看詞性轉換和翻譯

    認知語言學家眼裏的詞性

    認知詞性觀對翻譯的啟示

    5.4本章內容概要及思考練習題



    第六章? 從隱喻角度看翻譯決策

    6.1隱喻的價值判斷和翻譯中隱喻的取捨

    對原文中隱喻價值的判斷

    隱喻取捨的文本因素

    隱喻取捨的目的因素

    6.2更多「翻譯」還是更多「釋義」

    翻譯概念和釋義概念的界定

    翻譯和釋義概念的應用

    6.3從隱喻的角度看準確性

    在不同語境中詮釋準確的涵義

    過於準確的致命弱點

    6.4本章內容概要及思考練習題



    實踐篇

    第七章? 隱喻翻譯實例分析(單句)

    7.1 Deep一詞的分析和翻譯 (單句)

    7.2意象圖式隱喻的分析與翻譯(單句)

    7.3強烈意象隱喻的分析與翻譯(單句)



    第八章? 隱喻翻譯實例分析(段落)

    8.1非文學文本中隱喻的分析與翻譯(段落)

    8.2文學文本中隱喻的分析與翻譯(段落)



    第九章? 隱喻翻譯實例分析(篇章)

    9.1 West Unique, Not Universal片段翻譯分析?? ?

    9.2 The Dumbest Generation片段翻譯分析

    9.3 Economic Explained片段翻譯分析

    9.4 The Meaning of the 21st Century片段翻譯分析

    9.5 Emerson’s Friendship詩作翻譯分析



    附錄? 供分析和翻譯用的英文原文

    起於心還是緣於物(代後記)

    參考文獻

    ?








    前言



      近十年來,我一直關注認知隱喻研究,特別是它與翻譯的關係。自從雷可夫(George Lakoff)出版那本劃時代的《賴以生存的隱喻》(Metaphors We Live By)以來,有關認知隱喻的文獻可謂卷帙浩繁,材料相當充足,而且討論認知隱喻和翻譯的作品為數也不少。但是只要我們仔細分析這類研究成果,就會發現大部分仍然是認知理論多於翻譯實踐,作者的精力主要傾注於原則概念,而非操作實踐,真正從翻譯實踐者的角度,將認知隱喻研究的成果與翻譯的具體實踐聯繫起來的作品為數仍不多。正是這一背景促成了本書的寫作。



      有人也許會問,為何要將理論硬拉到實踐中去,理論並非一定要去指導實踐。我當然知道這種觀點有一定道理,並也部分認同翻譯理論不一定要和翻譯實踐結合的說法。但是有些翻譯理論畢竟也可以用來指導翻譯實踐,甚至完全是導源於翻譯實踐,比如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和目的論(Skopos)就完全是因實踐而生,所以把認知隱喻理論和翻譯實踐聯繫起來的理由還是相當充分的。



      另一方面,翻譯務實者卻從相反方向提出同一問題。他們也覺得理論和翻譯實踐沒有什麼關聯,因為他們沒有嚐到理論幫助實踐的「甜頭」。確實,中國翻譯理論近三十年的發展,並沒有使翻譯品質水漲船高。這當然有很多因素,但理論沒有被實踐者很好地吸收,未能幫上譯者,這個事實恐怕大家都不會否認。然而我們卻不應該因噎廢食,去怪罪翻譯理論。假如一個翻譯學說言之成理,為什麼就不能讓這個理論幫助實際的翻譯呢?我看理論未能幫上忙恐怕還要從我們自身找問題。我們是不是在研究理論時更多地考慮了自身的需求,而沒有照顧學生的需要,比如我們喜歡從理論出發討論翻譯,而不是從實踐角度提出問題,並總覺得過多向實踐傾斜,會被人認為學術水準不高。結果上面老師雲裡霧裡地講,下面學生也雲裡霧裡地聽,理論和實踐完全是兩股道上跑的車。這樣你怎能讓理論內化成自己的東西,進而幫助翻譯實踐呢?學生們有時頭頭是道地講理論,卻大多是和尚念經、有口無心。這裡問題的關鍵是理論知識沒有內化(internalized)。



      正是考慮到上述原因,本書的編排盡可能照顧到理論和實踐的聯繫。隨著章節的展開,認知隱喻的理論、原則和概念便逐步滲透到各個章節中。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基本理論和概念的鋪墊,這部分不得不把重點放在一些理論、原則和概念上,因為這些知識是接下來討論的基礎;第三章和第四章馬上將認知隱喻和翻譯聯繫起來,但是這種聯繫仍然停留在比較抽象的議題上,如從認知隱喻角度討論對等、文本和目的等較為宏觀的議題;第五章和第六章則更進一步把具體翻譯過程中的一些議題加以討論,如認識隱喻與理解和表達的關係以及其他一些實際議題。第七、八、九章則完全是翻譯的實例分析,且附有大量例句。從第一章到第九章,翻譯實踐的比重漸次加重,最終基本是把前面學到的認知隱喻知識運用到翻譯實踐中去。此外,每章後還附有章節概要、參考書目和一些思考練習題。書的最後還有一個附錄,包含大量短句和短文,並給出了使用指南,可供教師留作業之用。需要說明的是,本書中的例句和練習都是英譯漢方向的,基本不涉及漢譯英。我儘量把它設計成一本教科書,而不是理論專著,目的是希望本書能為翻譯實踐者提供幫助。



      本書寫作過程中受到不少鼓勵和幫助。我大學時的同學,任教於浙江大學的翻譯家王之光先生校閱了全書手稿,並提出了寶貴建議;我的同學聯合國高級譯審蔡力堅先生就某些章節和例句提供了他的意見;本校口筆譯及語言學院的學生朱力安、朱墨等為本書提供了一些譯文;加拿大學人John Casnig和我討論了一些例句,夏樂為本書提供了插圖,特此一併致謝。書林出版公司編輯劉純瑀在出版過程中認真負責,在此特表謝意。最後,我還要感謝我校Faculty Development Grants對本書寫作和出版的支持。希望本書能為翻譯研究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並為翻譯專業的學生和實踐者提供一些切實可用的知識。

    ?






    其 他 著 作
    1. 英漢翻譯實例評注
    2. 英漢翻譯理論與實踐(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