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養生保健重於治病
董延齡
我們都知道: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真、善、美;我認為這還不夠,應在真善美下再加一個「壽」字或者「康」字。不是嗎?我們試想,不論哪個時代的人,不論哪個年齡層的人,一生下來,都會遭遇到疾病的侵襲,都會自然地老化。因為有以上兩種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都必須注意維護身體的健康,國父曾說:「人生有二件大事,一是『保』,二是『養』。」「保」就是自維,隨時隨地維護自身的健康,免受外來不利於自身事物的侵犯;「養」就是養生,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保健。
中華民族自古即非常重視保健,我們只要打開中醫的著作,大多都是先教人保健,再教人治病。我國上古時代的醫學寶典《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病安從來。」又說:「正氣內充,雖有大風苛毒,莫之能害也。」都是教人養生保健,預防勝於治療的名言。我個人在二十年前也寫過一首《保健要訣》,前五句是:「飲食應適量,營養求勻衡,睡眠要充分,排瀉須暢通,運動恒為貴……。」
都是提醒世人,養生保健,勝於生病治療。無奈自西方醫學傳入後,都在強調醫療設備多麼精良,醫療技術多麼先進,醫院建築多麼宏偉,以致造成今天醫院愈多、醫生愈多、醫療技術愈進步,病人愈多的反常現象,其中原因,皆在捨棄了醫療的真正目的。
西方人說:「一分的預防,勝於十分的治療。」我國自古即強調「養生重於治病」的保健觀念。現在由於科學的進步,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一些莫名的疾病,更是愈來愈多。根據已往美國《孤兒藥法案》的記載:美國現有疾病五千多種,真正有藥可治者,僅有二百多種。換言之,還有四千八百多種疾病根本無藥可治。這樣的醫藥先進大國,尚且有如此多的疾病無藥可治,其他國家的醫療,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天下雜誌出版部日本館,挑選這本彙集日本江戶時代的保健聖經《養生訓》的好書,作者周東寬披沙揀金,共選出九十八個與現代人生活習慣有關的問題,定名為《不生病的98個習慣》,相信此書定能稽古揚新,帶給現代人更多的健康。是以為序。
(本文作者為國醫董延齡診所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