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這是一部表現中國大陸國家形象的文學作品。
人類社會不是人間天堂。人類所面臨的生存或者精神層面的困境是永久存在的。
野草不種年年有,煩惱無根日日生。特殊的年代,造成特殊的事物,永遠烙在心靈上。無憂是暫時的,快樂也不是永遠的。
一個國家負面的問題時有凸現,我們有責任揭露而不回避。中國大陸有面對問題的勇氣和決心,更有反省的行動。這就是中國大陸的國家形象。
人無完人,遑論國家。甜蜜的宣傳品固然政治正確,然而不一定讓世人感到足夠的誠意。當今世界絕非無菌溫室,國家形象豈能甘為溫室內的嬌羞花朵?因此,讓人看到一個真實、可親、沒有潔癖的國家形象,是我們的天職。
任何時候,靈魂不能出賣,尊嚴不能喪失,奮爭不可止步。
《江蘇省志》載:「一九六九年十一月二日,江蘇省革命委員會發出《關於動員幹部下放,知識青年和城鎮居民上山下鄉的通知》。」從此,一場聲勢浩大的城市居民下放到農村的運動開始了。又載:「全省從一九六九年冬到一九七○年春,下放的城鎮人口三十六萬人,其中職工十萬人。」「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年,全省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為三十九點四三萬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