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那些讀後會在腦裏留下深刻印象的文章,深刻的連後續的聯想和思考軌跡都記憶猶新。一般來說,讓我留下這印象的大多是思辨性強,見解獨到的文章。小思的文章卻令我改變想法。它們篇幅短小,即便說理,都是言簡意賅,正中肯棨,最重要的是都有濃重的情意鋪墊,讀者即使對號入座,中了彈,意惠因那些情感軟墊而不致觸動其防衛意識,反之會謙恭自省。
許多人都說小思的散文屬抒情小品,更有將其淵源追溯至晚明小品一脈。我當然同意小思散文富有抒情魅力,但總覺得她的文章,除此之外,還有別樣的「進化」─所謂「魅力」,不只在吸引人捧讀,還在於那種令人如沐春風的感染和點化,這大概是由於小思不以「抒情」為表達的手段,而是以「情」為「載體」;以往我會說當中承載的是「道德力量」,是來自她的言行一致,一生承教的志願,現在我會修正為「心靈力量」,來自作者對真誠的心的抑止。
作為編者,我們怕讀者看不清那懷抱中隱約的輪廓,所以在部分篇章後加上了「小意思」一欄,聊作資料補足,期望可以幫助年輕的讀者打破時代隔閡,幸得作者不嫌,盼望讀者也不以此為蛇足。小思文選一共三冊,收錄小思不同年代的文章:《小意思》顯其個人品味;《思香•世代》記其對香港本土的牽念;《我思故鄉在》則載其感時憂國之情。三書就像漣漪,層層推遠,把「心靈力量」傳遞開去,感染人將苦楚化為積極生活的力量。三圓之同心所在,正是作者嬌小卻有力的懷抱。
寫於二?一四年「五四」九十五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