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這本書的主題是性別。在中國,像本書作者這樣寫書的人並不多。他廣泛涉獵古今中外與這個主題有關的資料、思想,融會貫通,用經過自己深思熟慮的邏輯加以重新整理和論述。雖然有些論述尚可商榷,但是作者能夠自圓其說,提出了許多新穎而有趣的理論。
性別問題有著什麼樣的重要性呢?在我看來,性別這個範疇和階級、種族、年齡等範疇處在一個數量級上。書的標題(本書原名《走好,父親》)點明了全書的主題:父權制的形成及其走向。
到目前為止,全世界大多數文化都形成了父權制,並持續了數千年之久,只有少數例外,例如有人類學家米德所研究的一些島國,和蔡華研究的中國雲南省的摩梭文化。因此,可以斷言,父權制是一個跨文化的現象。
儘管女性主義理論千差萬別,但是在一點上保持高度一致,那就是:父權制既不是「自然」的,也不是永恆的,它有人為建構的成分,而且是可以改變的。其實,在最近一百年間,它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這一改變與女性主義理論家、實踐家的奴隸有關,是風起雲湧的婦女運動的直接後果。
父權制(patriarchy)在西方學術話語中也被稱為男權制,原因大約在於,從根詞上講,父權制與父系的(matrilineal)、男性家長(patriarch)同源,相對於母系的(matrilineal)、女性家長(matriarch),表示一種男性佔據統治地位的兩性不平等的制度。
從眾多的關於父權制的定義來看,父權制與男權制完全重疊,應當可以通假,視為同義詞。
下面我們看一組關於父權制(男權制)的定義:
——父權制就是將男性身體和生活模式視為正式和理想社會組織形式。
——這是一個系統的、結構化的、不公正的男性統治女性的制度。男權制包括這樣一個制度(如政策、實踐、地位、機構、角色和期望)和行為,它們為男性授予特權(較高的身分、價值和特權)。這些制度和行為構成了性別主義的概念框架,後者反過來維護前者,將前者合理化。男權制的核心是對男性特權的權力的維護及將其合理化。
——長期以來最令人驚異的一個事實是,做為女性的對立面,男性的活動總是被當作絕對重要的,文化體系對男性的角色和活動賦予了絕對的權威和價值。
——父權制:一個社會由男性統治,是認同男性的,男性中心的,這個社會的關鍵因素之一是壓迫女性。
——男權制(父權制)又稱男性中心主義(androcentrism)。所謂男性中心是指:主義的中心在於男性及其活動。
概括的說,父權制包括以下內容:
第一,男性統治:在一個社會中,無論政治、經濟、法律、宗教、教育、軍事、家庭領域中,所有權威的位置都保留給男性。
第二,男性認同:核心文化觀念關於什麼是好的、值得嚮往的、值得追求的或正常的,總是與男性和男性氣質理想聯繫在一起的。
第三,女性的客體化。
第四,男權制的思維模式。
當所有的男權制思想家、理論家為男性統治女性的歷史、現實、制度和觀念辯護時,他們的一個潛臺詞總是:是上帝(或自然)迫使女性服從男性的。他們透過賦予男性某些品格(理性、邏輯、智力、靈魂),賦予女性另外一些品格(混亂的情感、無法控制的性慾等),將女性邊緣化。除了赤裸裸的男權制思想言論外,有些時候男權制的邏輯並不直接說女性什麼,而是用委婉的話去掩飾真正的涵義,當它想維護既存制度促使女性屈從於男性時,所使用的卻是諸如「保護家庭」一類的口號。
在當今社會,男權制思想精英不敢公開說女性是天生的二等公民,關於有某一類人生而低人一等的話語,在二十一世紀的話語中沒有合法性。但是,性別歧視的話語和觀念,還遠遠沒有退出公共話語的舞臺。男女平等的事業還將經歷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
為什麼現代社會仍然存在性別歧視?主要原因在於性別歧視深種於文化之中,這一文化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作者在這本著作中致力於樹立目前盛行於世界的父權制起源、發展,及其在婚姻、愛情和性的領域中的表現。感謝作者為我們提供一個深入瞭解性別問題的思路,使我們在翻閱之後,能夠在被作者拓寬的視野中,對性別問題做一番全新的思考。
李銀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