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慢食、慢城、慢設計、慢科學、慢經濟、慢生態,慢得剛剛好的生活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慢食、慢城、慢設計、慢科學、慢經濟、慢生態,慢得剛剛好的生活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8929487
辻信一
田園
果力文化
2014年10月02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8929487
  • 叢書系列:考現學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4.5 x 21 cm / 普通級
    考現學


  • 社會科學 > 總論












    我們匆匆忙忙省下的時間

    都消失到哪裡去了?





    中文版作者序



    前言? 慢,是美好的



    第一章? 世界太快,心,太忙

    來自唐奈拉•梅朵思的訊息

    石頭的時間、地質學的時間、地球的時間

    我們匆匆忙忙節省下來的時間,都消失到哪裡去了?

    「現在沒有閒工夫做那件事」的「現在」

    從時間銀行裡,取回自己的現在!

    帶著答案一起生活

    今天很忙,所以,慢慢地走吧!



    第二章? 慢食——食物和餐桌,可以讓我們通向宇宙

    有滋有味的《未來食 • 生存講習》

    吃的意義:身土不二、一物全體

    現代飲食習慣的七種污染

    社會的麥當勞化:速食的全面入侵

    充分咀嚼、慢慢享用美食吧

    來自世界中心的肚臍眼──「慢食宣言」

    保持愉悅的權利:慢食,一場國際的運動

    反全球化宣言:世界,是非賣品!

    通過食物,感受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諾亞方舟計畫:恢復各地傳統的雜糧



    第三章? 慢設計——究極的生態住宅

    聖雄甘地的小屋,向世界傳來訊息

    自給自足的樹屋

    可食地景:把停車場變成社區的菜園

    生態設計:簡約的技術才是好技術

    樹屋的設計:太陽能、節水、抗震、輕量

    「地球管家研究所」的環境商業理念

    慢設計:澳洲的麥稈住宅、稻草之家

    日本琵琶湖畔的「蘆葦再生計畫」



    第四章 慢商業、慢科學——把「好事情」和「喜歡做的事情」連起來

    藤村靖之的「發明創業學堂」

    結合「做好事」的想法與自己的嗜好

    「發明」體現了創造者的思想

    研發商品,要有自己的見解

    做為一名父親與科學家的責任

    效法瑞典式的慢科學、慢技術

    慢商業:來自生態主義的啟發

    公平貿易與「非電子化運動」的浪潮

    工業也可以有機:共同生產,共同訂購



    第五章 慢技術——與地球共生的解方

    加速,是這個時代的命令!

    被囚禁的自然

    南與北的衝突

    蠱惑人心的速度

    我們這個時代的速度病



    第六章? 慢日子——晃來晃去,徹底休息一下吧

    疲勞,總在我們的身邊

    落伍者的三部曲:low、slow、mellow

    集體性的歇斯底里:掩飾疲勞,壓抑疲勞

    《悠閒頌》對勤奮思想的批判

    「生產主義」打造的勞動尊嚴神話

    怠惰思想:每個人都有懶惰的權力

    真正的自由:來自異質文明的質疑

    ?????,晃來晃去主義

    委身於高貴的疲勞吧!



    第七章? 慢生態——重新感受地球的時間

    體感時間,和物理時間不一樣

    森林中的香味年曆

    愛奴族的冰雪時間、印地安的慢時間

    動物的時間

    體內的時間

    能量消耗的增大,讓地球時間加速了

    阿曼塔尼島的慢餐桌



    第八章? 慢意識——不加油,真的不行嗎?!

    加油!競爭主義式的價值觀

    《五體不滿足》:健全者希望看到的身障者形象

    健全者被身障者療癒了

    「加油」這句話是以競爭為前提

    我們正一步步走向充滿束縛的社會



    第九章? 慢栖居——生命地域主義,找回居住的技藝

    生命地域主義:我們生活的場所,擁有自身的生命

    栖居:找回人與地域、場所之間有機而溫暖的關係

    講述自己的故事,與大地做連結

    被「技術至上主義」支配的居住文化

    扎根於土地的「生活技藝」

    家庭「倉庫化」,居住「麥當勞化」的危機

    過敏性現代病,與居住環境息息相關

    拔掉插頭!減少對科技的依賴

    逸脫:從興趣、遊憩或娛樂開始吧

    逆向發展,找回真正有意義的快樂



    第十章? 慢身體——愛與性,還是慢一點兒好

    身體恐慌症:對自己身體超乎尋常的關心

    清潔強迫症:把自己與他人隔離起來

    成人社會中的「黴菌」遊戲

    悲鳴的身體:面臨危機的食與性

    性與愛的本質,就是慢

    伸出雙手和臂膀,感受存在的充實感吧

    透過身體,與他人邂逅、交流

    不論任何年齡,性與愛,都是好好活著的證明



    最終章?? 練習,慢——減速的哲學

    小即是美,慢即是美

    人的身體,就是最後的大自然

    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大小、快慢、力量的限度

    慢美好:找回均衡、調節、淨化的能力

    來做減法的練習吧

    扎根於文化本質的緩慢

    重新認識「鄉土的智慧」

    失去愛,人就不能生存

    慢知識——停留與共生的「遲慧」






    【中文版作者序】



    親愛的中文讀者朋友們:



      《慢,理想的生活提案》能夠以這種方式呈現在諸位面前,於我而言實在榮幸之至。因為我想到,構成本書主題的「自在慢活」、「知足」足人生智慧,正是誕生於中國的,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可以說,它是留給我們這些生活於現代之人的珍貴禮物。那麼,以這些知性的傳統為基礎,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構築起新的時代?如今,這一問題正擺在我們的面前。而這本書,就是我在面對這一課題時所作出的小小表態,以及力所能及的建言。



      話雖如此,可如果僅就社會表層來看的話,我們卻很難找到「知足」的智慧了。我想,這就是現代世界中最為嚴重的問題所在。



      「過剩」,才是現代世界的特徵。如今在世界的許多地方,正湧起著「物」與「事」的洪水。在空間層面,房間、住宅、鄰里、地區、國家、地球等等,無論從哪種規模看來,總有「物」滿溢而出。這既是垃圾問題,又是環境問題。在時間層面也是如此。某段限定的時間中,總被塞進了太多「要做的事情」。計劃表滿滿當當的;而那種過去幾乎所有人都曾享受著的悠閒時光,卻在其中連個立錐之地都找不到。就連人們心中,也塞滿了太多的事與物,還有問題、煩惱、擔憂與不安;它們進而引發了種種心病??。哎呀呀呀。?什?我們的世界,變得如此過剩了呢?



      可以想見,這都是因為人們失卻了「剛剛好」的感覺。本來,這「剛剛好」的感覺,才應當是文化的本質。正因為有了它,社會才得以持續下來。「剛剛好」,換句話說就是「知足」。「禍莫大於不知足」,早在二千五百年前,老子就曾作出了如此的開示。儘管如此,如今,「不知足」卻反被人們當作了美德。



      這是必然的結果吧。以永不停息的進步與成長作為宗旨的近現代式科學技術或經濟,並不認同能夠制約數量、速度、強度、尺寸的原理。在此,過剩並不是一種失敗的結果,反而被人們當成了成功的證明。



      從另一角度來看的話就會發現,我們所居住的這個地球,正是一「剛剛好」的行星。在自然界之中,均衡、調節、淨化的能力正發揮著作用。因此在自然界中,尺寸、速度、力量是有限的,它們都具有剛剛好的大小與節律。因為對生物來說,與每個物種相應的小、遲、少,就是美德。



      我認為,所謂文化,本來就曾是一種能將這般均衡、調節、淨化的能力導入社會之中的裝置。在自然界的種種制約中,遵循一「剛剛好」這條文化的準則生活——對人類來說,這才是幸福的基石。所謂「小」,指的就是一「剛剛好」的大小或尺度。因此,恩斯特•弗裡德里希•舒馬赫(Ernst Friedrich Schumacher)曾說道,「小即是美(Small Is Beautiful)」。而「慢」,指的則是一「剛剛好」的節律與速度。因此,我們才說「慢即是美(Slow Is Beautiful)」。



      對我來說,這本書中包含著特別的思緒。「慢生活(Slow Life)」運動已然在日本開始;而本書,就成了該運動所發出的首部整理成文的宣言。我與夥伴們在九十年代末期結成了「懶人俱樂部」。而它的象徵,則是那生活於中南美熱帶雨林中的緩慢絕倫的動物,三趾樹懶。他們並未與其他動物比拼強弱、大小或速度,反而轉身實現了低能耗、循環型、共生、和平的生活方式。時至今日,我仍然發自內心地認為,正是樹懶這種緩慢的生活方式,才滿載著能夠幫助人類在二十一世紀中求得生存的啟示。



      這本書誕生於二十一世紀剛剛開始不久的二??一年,正好是美國發生「九•一一」事件的時候。以那次事件為契機,絕望向著全世界蔓延開來;這種絕望,與充盈於本書中的希望,在我的內部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它們撕裂著我。



      自那以後,十三年過去了。看起來,世界所面臨的各種危機,似乎變得愈加嚴重了;人們對人類之未來所產生的絕望情緒,似乎仍在不斷上漲。可就在另一方面,希望亦由點連成了線,由線組成了面,不斷地擴展開來。「快」的世界越發加速著,持續著它的狂飆;而與此同時,試圖創造「慢」之世界的人們,其事業也確實正結出著一個個果實來。



      近年來,與歐美同樣,亞洲也一一湧現出了許多享譽世界的典範實例,比如:生態主義的(ecological)、整體論的(holistic)、靈性的(spiritual)新型價值觀、生活方式、商業模式、教育、區域建設等等。我本人,也因為能在這種新的趨勢中發現自己,而感受著莫大的歡悅。



      那位著名的聖雄甘地曾經說道:「Be the Change——如果你希望見到變化,就必須自己去實現它(欲變世界,先變其身)」。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從東方豐饒的知性傳統中汲取智慧,然後從自己身上,將向著當來之新時代所發生的大轉換體現出來。這是一場重大,並且意義深遠的事業。不必驚慌,不必匆忙,讓我們大家一起從力所能及的地方著手,慢慢進行下去吧。不是有句古話叫作「寧靜致遠」嗎?



      儘管力量微薄,我還是想將自己能夠做到的事情,繼續做下去的。




    二?一四年夏 於東京??? ? 信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