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論過失不作為犯

論過失不作為犯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554821
陳宏毅
元照出版
2014年10月01日
167.00  元
HK$ 150.3  






ISBN:9789862554821
  • 叢書系列:圖書.法律-刑事實體法
  • 規格:平裝 / 49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圖書.法律-刑事實體法


  • 社會科學 > 法律 > 刑法











      書可用來改變視野,當我們的眼目改變了,我們的行為態度自然就跟著改變,更重要的是,我們實踐的行動力就有了根基。本書以淺顯的文字,表達出法律專業的術語,並不難懂。然這並不表示法律不具專業性,而只是試圖以淺顯的文字表達法律專業性的論述。



      本書不僅是一本刑事法專論,同時也適合於一般大學生研讀的法律書籍。當然如果喜歡公共政策議題的讀者,本書在刑事立法論部分,有非常高的研讀價值,也就是說政治系所或新聞系所的讀者,它是一本非常適合研讀的書籍。偶然間翻閱到這本書,發現自己想閱讀本書的讀者,不妨先閱讀前面的導讀,然後再進入本文,相信會有很多的收穫。






    自序

    本書導讀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的動機�1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方法 �10



    第二章 不作為犯的概念與類型

    第一節刑法上的行為�19

    第二節不作為概念的構成�32

    第三節犯罪體系下的作為犯與不作為犯�51

    第四節不作為犯的犯罪類型�60

    第五節評析意見�76



    第三章 過失犯的概念與理論

    第一節過失犯的行為規範論�80

    第二節過失犯理論的變遷�96

    第三節評析意見�111



    第四章 過失不作為犯概念的形成

    第一節概論�119

    第二節過失不作為犯與行為理論的關係�121

    第三節過失不作為的概念與犯罪階層理論�158



    第五章 過失不作為犯的構成要件

    第一節過失不純正不作為犯構成要件之屬性�162

    第二節過失不純正不作為犯的保證人地位�172

    第三節保證人的地位是開啟構成要件等價性的入口�183

    第四節過失不純正不作為犯之準因果關係�187

    第五節能防止而不防止�196

    第六節過失不純正不作為犯主觀不法要件�201

    第七節過失作為犯與不作為犯的結構�209

    第八節過失作為犯與不作為犯構成要件的判斷次序�217

    第九節整體過失行為評價的基礎�241

    第十節評析意見�245



    第六章 過失不作為犯的違法性

    第一節過失不作為犯的行為無價值�248

    第二節注意義務在過失理論的實質意義�271

    第三節過失行為目的性�281

    第四節過失行為與不作為義務違反�293

    第五節過失不作為的救助義務�298

    第六節信賴原則�305

    第七節結果迴避原則�320

    第八節管理監督的過失�322

    第九節評析意見�327



    第七章 過失不作為犯的有責性

    第一節過失不作為犯之作為義務的認識�333

    第二節過失不作為與期待可能性的關係�336

    第三節規範責任論與期待可能性�345

    第四節過失不作為犯的責任基礎�354

    第五節評析意見�375



    第八章 過失不作為犯之法義務統整與立法建議

    第一節序論�379

    第二節不作為犯的成立範圍�395

    第三節有關立法建議�415



    參考文獻�463






    自序



      在十年前我撰寫《追訴犯罪與法本質之研究》,忝獲副教授資格。不過,在長期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刑事實體法與刑事程序法,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缺一不可。要改變刑事程序法,必須要有深厚刑法學的理論基礎不足以竟其功,儘管刑法與其他法律一樣,都需要經過詮釋與評價的過程,但是刑法的邏輯思維,無論是形式或實質的意義,其詮釋與評價上,皆被嚴格的要求。在「罪刑法定原則」的解釋論限制下,必須合乎邏輯性與精確性,而在法解釋學上,無論是方法論或是立法論,皆不同於其他法律的解釋論。正因為如此,刑法經過百年的淬鍊,發展出完整的犯罪理論與刑罰理論,成為一門有體系架構的學問。這套犯罪理論體系,歷經多次刑法思潮的變遷,大致上幾乎已成定型。故鑽研刑法的犯罪基礎理論,不由此途,實無法窺視刑法的堂奧。



      於民國九十六年回到輔仁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班,重新學習刑法基礎理論。感謝二十多年來指導教授邱聰智老師的培育,與輔大法律系主任謝志鴻老師的輔導與支持,在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能夠順利,終於在民國一百零二年七月間完成了本書的雛形即博士論文,改寫我學術生命的另一頁,於此特表敬意與謝意。




    陳宏毅謹誌

    2014年7月7日

    於警察專科學校刑事警察科研究室




    其 他 著 作
    1.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7版)
    2.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6版)
    3.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5版)
    4.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4版)
    5. 警察偵查實務:探論虛偽供述
    6.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3版)
    7.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2版)
    8. 刑法總則新理論與實務
    9. 刑事訴訟法新理論與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