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殘酷的4G:寬頻網路背後的戰爭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065566
鄭延修
零極限
2014年11月05日
117.00 元
HK$ 99.4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9065566
叢書系列:
成功誌
規格:平裝 / 304頁 / 25k正
成功誌
分
類
[ 尚未分類 ]
同
類
書
推
薦
內
容
簡
介
各家電信公司紛紛推出4G方案,你了解什麼4G是怎麼誕生的嗎?
你真的相信,換了4G就能在跨年夜網路不塞車嗎?
這本書將帶你一一破解4G的殘酷現實!
目
錄
前言?? ?
第一章、第四代行動寬頻網路的迷思?? ?
第二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原來3G才是真正的大贏家
第三章、WiMAX從2000年開始後的歷史
第四章、WiMAX這個標準在IEEE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第五章、Intel的商務模式與豪賭
第六章、Qualcomm的對策?? ?
第七章、WiMAX的前景與錢景?? ?
第八章、WiMAX的致命事件?? ?
第九章、這個世界那個營運商真正的需要LTE?? ?
第十章、移動寬頻網路在商務模式的根本性問題?? ?
第十一章、第四代移動寬頻網路的成功營運模式?? ?
第十二章、該談新技術還是該談對於社會有利的服務模式?? ?
第十三章、當LTE起不來,誰會成為贏家?? ?
第十四章、4G Essential IPR的價值?? ?
第十五章、4G的多重賽局?? ?
第十六章、多重賽局下的多贏策略?? ?
第十七章、筆者曾經手的專案?? ?
第十八章、G的意義?? ?
後記
附錄一、行動通信頻率使用費計算基準表
附錄二、2005年各營運商數據通信費率表
附錄三、3GPP頻帶定義
序
前言
在這個時間點寫這本書其實有點跟LTE陣營作對,過去幾年,LTE陣營花了大把的銀彈在世界各地做宣傳並結合了媒體的勢力,企圖把WiMAX陣營壓過。從結果來看,LTE陣營獲得極大的成功,無論從市調機構,或是報章媒體,就是一面倒的訴說著一個美好的遠景,並非常成功的取得營運商的信任,讓營運商覺得自己在一個美好的道路上,如果不是對於LTE這個標準的內涵有進一步的理解,其實我也是一如常人對LTE有著無比的信仰,堅定的一如我2006年時的投入與付出。但很現實的一件事,LTE陣營塑造一個技術,並希望營運商接受,但這整個故事的成功,尚須仰賴營運商根據這樣的技術去打造一個成功的商務模式去讓終端使用者接受,但終端使用者能否接受跟是否有足夠的終端使用者去支撐這個商務模式,讓營運商賺錢,才是這最重要的關鍵,那也是2006年的我從技術角度出發所未能想像的世界。
市場其實不是那麼容易預測,LTE陣營花了大筆的金錢與市場對做不見得會得到相對應利潤,有時反而是浪費資源。根據目前4G的競局來看,其實是技術商強推技術而並非市場反向有強大需求,從WiMAX的發展來看,從2005年由Intel所主導時的沸沸揚揚,到2009年的聲勢日潰,到2011年的看似退出市場,一群的市場預測者在當年一直預測WiMAX會有極大的市場,但到後來市場跟這群市場預測者多半有著極大的差異,當然可以說該死的LTE導致這個局面的發生,但真話應該是技術與市場脫勾,在這期間,我們也可以看到Nortel、Nextwave等公司的倒閉與退出,也可以看到這個世界浪費了多少資源在WiMAX這個名詞上,包含台灣。同樣的,雖然在2010年LTE大鳴大放,但在2011年LTE的聲音又不是如前幾年那樣響亮,過去LTE陣營挾著強大的行銷優勢順利的打下了這個勢頭,但那是因為LTE尚未被市場檢驗,在GSM/3G/HSPA的強烈光環下,市場依舊對這個3GPP資優生有著強烈的期待,但真實的一句話是,LTE在2011年才開始正接受市場的考驗,雖然LTE提供了有趣的標準規格,但市場才是真正的王,王會跟我們說WiMAX與LTE孰優孰勝,不過真正的答案將會是3G HSPA,這個市場先行者,就如現在最大的勝利者其實是GSM一般。
這本書有一部分將探討WiMAX的問題,從2005的大鳴大放,到2009年的聲勢日墜,再到2011的慘淡狀況。回頭看LTE,可能相同的現象會再一次發生。但WiMAX跟LTE之間,畢竟存在著一個根本性的差異,就是WiMAX的商業模式是成立但LTE的商務模式需要花費更高的成本。用一個實際的例子來說明:俄羅斯營運商Yota營運WiMAX三個月就攤平成本,而這世界3G的營運商花了幾十年到底哪個營運商賺回來?為什麼LTE可以有比3G更能讓營運商攤平成本?這是一個對全世界營運商來說的一個天大的難題,希望有商業智慧的營運商可以創造一個可長可久的商務模式去為這個難題作個解答。但各家營運商為了求生存,現在除了咬著牙,忍痛投資跟降低費率,已經別無退路可走。
走到現在,4G的標準大致底定,4G的前哨戰也大致完結,後續的戰爭不再是4G的市場跟營收有多大,而是4G戰場上誰的營業利益率高跟誰可以仰賴4G去真正的帶給股東跟投資人最大的投資報酬率。在過往的幾年,我們可以從分析數據得知,蘋果跟三星分享了超過100%的利潤。亦即剩下的玩家至少有幾家是持續虧錢做生意,只為了增加市占率,分食4G這塊大餅,4G給人夢想,但也給人一個殘酷的未來,當競爭者越多,失敗者也越多,社會的損耗也更為驚人。殘酷的4G世界,真正的贏家已經不再是以營業額分勝負,該看的是營業利益率有多高。營利是負的,生意做越大就是虧越多,帶給股東的收益率就是負的,也就是糟蹋社會資源跟投資人的金錢,真正的決勝點還是在商務模式跟創新應用服務,就像是Line、Google、Facebook。
走入5G,台灣的WiMAX發展史,韓國的CDMA被坑史,都足以成為後繼者的借鏡,現在正是5G標準的前哨戰,往後還有五年的戰爭,全世界各大公司都規劃未來的產品,並希冀成為5G的主流以換取5G參賽權,全世界的參賽者都該檢視這殘酷的歷史以避免未來的失敗跟資源消耗。應用服務業者跟營運商也該思考5G標準對長遠的競爭優勢的影響,正如筆者在文中所寫的德意志電信的例子,在標準中直接佈局商業模式,為其幾年後的商機而鋪路,5G,現在還有機會。
最後用華倫巴菲特的波克夏哈薩威公司為例來說明4G是如何的殘酷。波克夏原本並非是一個投資公司而是一間紡織公司,有一天,有一個推銷員來跟巴菲特推銷新的紡織機器,推銷員說新的機器可以生產一樣多的布匹但只需要一半的員工,這時候巴菲特就回答,天啊,我真希望這機器不要那麼厲害,不然我的公司就要關門了。第四代移動通訊網路就是一個類似的故事,營運商花了更多的錢購買更有效能但更耗資源的機器去提供類似的服務,但營運商需要更聰明的商業頭腦去創造新的商務模式並帶來營收跟利潤並挹注到營運商身上,就像是波克夏轉型成為控股公司,不然這些營運商可能就真的如波克夏一般結束虧損的紡織事業並倒閉。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