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九巴車隊八十年(一.1933-1980)

九巴車隊八十年(一.1933-1980)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81648396
龔嘉豪 宋兆立 古月偉
尚線出版
2014年6月30日
238.00  元
HK$ 214.2  






系  列 : 興趣研究
書  度 : 19x27cm
頁  數 : 162頁
釘  裝 : 硬皮精裝



[ 尚未分類 ]








九龍巴士(1933)有限公司前名為九龍汽車有限公司。於1921年成立,主要行走尖沙咀天星碼頭至油麻地、深水埗一帶地區。 當年主要使用Ford T型,Thornycroft及Leyland Lion等單層巴士。直至1932年9月香港政府為整頓香港及九龍的巴士服務,於是公開招標承辦專利巴士公司。結果由九龍巴士投得九龍和新界區的專營權,並改名為九龍汽車(1933)有限公司。直至1939年九巴車隊數目增至140部。可惜後來在香港淪陷後全數車隊被日軍充公。



戰後九巴經點算後只餘下17部巴士,當中只有6部可以行走。除了馬上向英國車廠訂購新巴士外,九巴還需要向英軍借用貨車,改裝成巴士模樣後服務乘客。1949年4月17日是香港巴士歷史上的大日子。因為九巴引入了首批4部的雙層巴士投入服務,行走1號路綫來住尖沙咀至九龍城,自此雙層巴士的數目在九龍半島上有增無減。踏入60年代,九龍半島上多個大型屋邨相繼落成,九巴需要一些巨型巴士來應付不斷上升的乘客人數。結果總長34英呎的AEC巴士投入服務;其後又有「丹拿」D、E型加入九巴車隊。這些巴士動輒可運載120人以上,並且開創英國車廠專門特別為香港市場製造巨型巴士的先例。


進入70年代,海底隧道通車使九巴巴士駛入港島地區,同時九巴也開始實施「一人控制」的巴士運作制度,由巴士司機監察乘客把車費投入錢箱。但由於九巴車隊眾多,於是先實行「一人售票」的操作模式,凡採用「一人售票」模式操作的巴士,車頭均會髹上三條黃綫以資識別。而這個「一人控制」的運作模式,直至1982年3月才完成有關的改革。另外為了提高乘客的舒適度,九巴於1975年引入豪華巴士服務,並且開拓機場巴士路綫。



80年代早期九巴大量引入並使用長12米的3軸巴士行走主要路綫;後來為了應付香港「橫街窄巷」的道路環境,九巴再和英國車廠商討11米的3軸巴士的可能性,結果這些11米的3軸巴士川梭於香港、九龍及新界每一個角落。


我們現時在街上看見的空調巴士,是九巴在90年代重點發展的項目。九巴在1980年及1987年均試驗雙層空調巴士,但效果卻未如理想。結果九巴在1988和1990年試驗Leyland和Dennis雙層空調巴士取得成功;又在1990年引入「三菱」中型單層空調巴士行走一些低客量的路綫。



為了提升服務質素,九巴在1996年引進可供輪椅上落的單層低地台巴士。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九巴更引入首部雙層低地台巴士 – Dennis Trident;到了2002年引入車身加濶至2.55米的「超直巴士」- Transbus Enviro500。


九巴一向致力「環保」,率先在1992年使用「歐盟1型」環保引擎的巴士,及後在1997年開始使用「歐盟2型」環保引擎。而使用「歐盟3型」環保引擎的巴士更在2001年投入服務;到了2006年更有4部採用「歐盟4型」環保引擎的巴士投入服務,而「歐盟5型」環保引擎的巴士更在2009年率先使用。為優化部份地區的巴士服務,引入兩車軸的ADL Enviro400雙層巴士,行走一些客量偏低的路線,以減少營運成本。近年九巴曾先後試用兩款超級電容巴士,以評估在香港使用的可行性。---[新加]--- 近年九巴更率先試用電動巴士作載客服務,為專利巴士業介先河。



八十年來,九巴共購入車輛逾萬,當中有你我熟悉的經典車型,也有些我們已經遺忘了。也許我們應該以這本《九巴車隊八十年》為九巴作一個全面的回顧,重新深入認識這些林林種種的巴士型號,找回昔日我們乘坐她們的回憶。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