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向林肯學領導

向林肯學領導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052528
唐納.菲利普
謝儀霏
久石文化
2014年12月03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9052528
  • 叢書系列:Business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Business


  •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領導/帶人


















    林肯逝世150週年巨獻之作!

    林肯不凡的領導器度,成為一門新顯學

    美國總統歐巴馬以林肯為師,把林肯領導學帶進白宮

    林肯的領導力,是治國典範,更是企業治理的榜樣

    領導者是把事情做對,管理者則把事情做好





    台灣中文版序:永垂不朽的林肯

    前言: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緒論:林肯領導學是普世典範



    第一部分�贏得民心



    第一章�走出辦公室,走到最前線

    第二章�延攬致敵團隊,攜手共進

    第三章�說服比強迫有效



    第二部分�品格至上



    第四章�誠實正直

    第五章�不記恨、不復仇

    第六章�勇於面對不公的批評,培養高EQ

    第七章�駕馭自己的負面情緒



    第三部分�努力不懈



    第八章�做對的事,絕不妥協

    第九章�分享榮耀,勇於扛責

    第十章�立下目標,力求結果

    第十一章�發掘人才,重用人才

    第十二章�帶領變革,鼓勵創新



    第四部分�積極溝通



    第十三章�善於演說,運用幽默

    第十四章�透過對話與說故事發揮影響力

    第十五章�建立願景,宣揚不輟



    跋:林肯就是領導力的代表

    後記:品格是領導力的基礎






    台灣中文版序



    永垂不朽的林肯




      本書出版不久,我受邀至德州休士頓一所高中的畢業典禮演講關於林肯領導學。演說完畢,一位老紳士佝僂著身子,拄著拐杖向我迎來。他雙眼泛著淚光,告訴我他在中國四川長大,幼時曾讀過林肯,夢想到美國過自由生活。他的曾孫女是當天的畢業生,他內心激動得不能自已。他給我一個擁抱,感謝我撰寫了一本關於偉人林肯的書籍。彼時我很感動。



      林肯逝世後一百五十年的今天,他的人生經歷與領導典範,依然激勵和鼓舞著世界各地的人們。想想林肯接任美國總統時的情況,在1860年11月6日當選,但要等到1861年3月4日才正式就職,期間有四個月的過渡期。在這段期間,有七個州脫離聯邦,成立「美利堅聯盟國」。他們制訂自己的憲法,組成自己的國會,任命傑佛遜•戴維斯(Jefferson Davis)為總統,並招募軍隊組成國防。他們還控制了密西西比河(當時美國商業貿易的命脈),把持了幾乎全數的南方聯邦設施,包括各要塞與軍械庫。此時,林肯必須正視現實,他的聯邦軍隊只有一萬六千名士兵,其中許多還是南方支持者。1857年金融恐慌所造成的嚴重國家經濟危機,尚使美國猶自驚魂未定,全國經濟衰退造成數以千計的公司關門、銀行倒閉,失業率居高不下,政府預算赤字龐大,國債暴增。林肯似乎是坐困愁城,而且看來完全不夠資格登上總統大位。



      舉例來說,他沒受過正規教育(正規教育不到一年),也談不上具備軍事經驗,在華盛頓根本是個外人,之前從未擔任過任何行政領導的職位。儘管如此,在短短四年間(也就是一任總統任期),林肯贏得了美國南北戰爭,讓聯邦從分裂回到團結,並永遠終結奴隸制度。今天,在世界歷史上,林肯被視為偉大領導力的優秀典範,的確實至名歸。



      林肯已成永垂不朽之人。歷史學家桃莉絲.古德溫的著作《無敵》把焦點放在林肯如何放下身段,延攬政敵打造一個強而有力的團隊,使林肯的領導風格再次受世人的關注和熱論。此書內容更被史蒂芬.史匹柏改編成賣座電影《林肯》,風靡全球。如果讀者有看過這部電影,一定會被林肯的領袖魅力所吸引。



      林肯的政策影響深遠,因為林肯提倡廢奴,造就了今天的歐巴馬。歐巴馬說過:「我對這位偉人懷有特殊的感激之情,我個人的歷程,以及整個美國的歷程,在很多方面要歸功於他。」在歐巴馬選上美國總統後,就努力邀請原本的競爭對手希拉蕊出任國務卿,這種領導風格正是深受林肯的啟發!



      林肯不只受到美國人景仰,就連美國的死對頭前古巴總統菲德爾.卡斯楚也說過:「我很仰慕和喜歡林肯。」據傳,在他其中一個辦公室裡,還放了一個林肯的半身塑像。



      林肯的領導價值歷久不衰,對世界各地各行各業的人都極有效用,適用大企業、教會、非營利組織與政府機關等機構。林肯的領導內涵包括:誠實正直;果決;打造強大團隊,延攬政敵以引發多元的思維、經驗與文化;贏得民心;鼓勵創新;授權部屬;激勵人心;說服大眾,而非專制獨裁;鼓勵人民以敬重、善意、尊嚴待人。



      說來說去,領導力其實不脫人民與其天賦人權。如同林肯在伊利諾州奧爾頓最後一場「林肯—道格拉斯」辯論所言:



      「真正的問題在於此……這兩個原則──正義與邪惡──在世間永無止盡的拉扯。這兩個原則亙古對立,未來也會繼續針鋒相對。一為共同人權,一為神授君權……後者不管以何種形式出現,無論是出自於企圖踐踏國民、享受人民勞動果實的君王之口,還是一種族冠冕堂皇奴役另一種族,皆是暴政專制原則。」



      林肯的話語、人生歷程、領導典範,超越山川海洋,橫跨疆界領土,無遠弗屆,帶給天下人深刻意義,富有激勵精神。不管你身在台灣還是德州(Taiwan or Texas)、香港還是匈牙利(Hong Kong or Hungary)、澳門還是莫三比克(Macau or Mozambique),林肯之言至今放諸四海皆準。



      永垂不朽的林肯,其領導典範也會歷久不衰,可供後人學習。這本書就像一顆種子,散播著林肯的典範,希望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都能開花結果。



    前言



    為什麼要寫這本書




      一九八三年某一天,我出發參加為期一週的經營管理研習,隨手抓了一本卡爾•桑德堡(Carl Sandburg)的《林肯傳:戰爭歲月》(Abraham Lincoln: The War Years),想用來打發這類研習中冗長無聊的時光。研習大概過了一半,我開始注意到課程中推薦的諸多經營方法,亞伯拉罕•林肯在美國總統任內似乎都運用了。我的好奇心受到激發,一口氣把書剩下的部分讀完,發現林肯的確稱得上課程內容的典範。比方說,研習課堂上我們學到「走出象牙塔,去親近你的員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瞭解部門中的運作」。回到旅館房間,我在桑德堡的書裡讀到,林肯為了要更能掌握戰時後援,到弗瑞德克堡拜會伯恩賽將軍(Burnside),到安堤坦拜會麥克萊倫(McClellan)將軍,到昌瑟勒斯維爾拜會胡克(Hooker)將軍。



      之後,為了增進自己的經營管理技巧,我決定進一步探討林肯人生的此一面向。我揣想,關於林肯領導與經營風格的書籍與文章,一定為數不少,卻驚訝地發現,有關這個主題的書社區圖書館裡竟然一本都沒有!我聯絡芝加哥的林肯書店(Abraham Lincoln Bookshop),詢問有無關於林肯一生某個特定主題的書籍,書店負責人說,他可以提供任何我想得到與第十六任總統有關的書籍。負責人丹尼爾•溫伯格(Daniel R. Weinberg)問:「你找的特定主題是什麼?」我回答:「領導與經營哲學。」丹尼爾回覆:「抱歉,關於林肯的這個主題,至今尚未有人撰書討論。」



      接著,我聯絡印第安那州韋恩堡(Fort Wayne)的林肯圖書館(Louis A. Warren Lincoln Library),洽詢任何有關林肯與領導的文章或論文,館方寄來三篇:其一由林肯同時代的人諾亞•布魯克斯(Noah Brooks)於一八九五年所撰;其二是對台灣林肯學社(Lincoln Society)的演講摘要;其三主要是對李(Lee)將軍、格蘭特(Grant)將軍的討論,內容其實不相關。情況很明白:我若想進一步瞭解這個特定主題,就要自己來研究。



      於是,這本書動工了。不用多久,我就累積了如山的資訊。整理的過程中,我開始注意到林肯風格中顯著的模式。比方說,林肯的諸多軼事很容易分門別類,諸多類別顯現出他的個性與絕佳的識人能力,更不用說領導哲學。另外,多年來研究林肯的演講與文章,也鉅細靡遺地顯現出許多一再重複的模式。



      這本書要寫得好,我不能只是個林肯迷,而必須成為林肯的信徒。另外,我也必須潛心鑽研領導之學。我把學到的種種,運用在目前的企業環境中,也產生令人讚嘆的正面結果。我的部門生產力提高、成功率提高,員工滿懷熱情、樂在工作。整體而言,從具體事例來研究林肯的領導風範,有助於我更心領神會領導的複雜理論。



      即使多半任職於大企業,在商場上縱橫多年的我,所認識的數百位經理與管理人中,卻少有真正的領導者。許多上位者,不分男女,都因權力而腐敗,明明只需要建議或勸告,卻往往用施壓或命令方式來領導;而且這些人幾乎都對人性的特點缺乏瞭解,比如說,他們不懂部屬較喜歡被徵詢意見,而不是直接聽令。



      也許真正的領導在今日社會很罕見,因為領導力不被真正瞭解,也常遭錯誤詮釋。《領導》(Leadership)一書的作者詹姆士•麥逵格•伯恩斯(James MacGregor Burns)也有同樣的思考,他寫道:



      許多被視為是領導實例的舉動(備受稱讚的或令人惋惜的)——雄辯滔滔、操縱控制、純粹個人晉升、蠻橫地強制規定——其實都不算領導。許多大家公認為領導的——沒人支持也無法貫徹的立場表態、在諸多公開場合登台、漫無目的的操弄、獨裁主義——不過是一群走在遊行隊伍前的小男孩的行徑罷了。當隊伍轉入小巷弄往市集去,他們還繼續在大街上趾高氣昂地齊步走。



      為什麼今日商界的領導者這麼少見?或許是因為,多數的經營管理者大都不懂或不夠瞭解高階領導的箇中精義。這是門深奧的學問,沒有細節可以傳授;要執行更為費力,因為付諸行動意味著不斷摸索、失敗、痛苦、不適。



      因為領導原則通常都表達得頗為抽象,簡明具體的說明於是大有必要。實際的例子才有價值,才能引起共鳴。林肯的研究帶給我們的便是如此——從普世認同的偉大領袖身上,學習實際的範例,本書就是以此為出發點。我希望各行各業現在、未來的領袖,都會因亞伯拉罕•林肯卓越的領導天才而受益(和我一樣),並能運用此知識來增進自身技巧。



      有些時候,我把林肯的陳述改用淺顯的白話呈現,不過讀者也會發現,本書大部分都忠於林肯原來使用的字句。本書分類成好幾個關鍵「課」,每一課都代表一條重要大道,引領讀者領略林肯的個人領導風格。



      本書中林肯的話語節錄,有絕大部分極度仰賴洛伊•貝斯勒(Roy P. Basler)精彩詳盡的《亞伯拉罕•林肯文集》(Collected Works of Abraham Lincoln)。參考該書和其他書目時,我只列入我認為反映出林肯領導哲學的名言,並排除所有就我所知是偽造的部分。



      那些林肯親筆寫下的語錄很容易查證,並高度可信。但不容易找到書面證明的其他語錄呢?舉例來說,有些語錄是來自某人與林肯對談後的回憶,幾年口傳下來,這類的語錄可能混淆不清,與林肯真正所言有些出入。讀者在閱讀任何與林肯有關的故事或趣聞時,應該要將這點謹記在心。



      附帶一提,讀者會注意到,每一章最後附上的某些林肯「原則」,在之前的正文敘述裡並無提及。這些新出現的原則全都引述自真正的林肯之言,內容並與該章主題相關。



      我要感謝丹尼爾•溫伯格與喬瑟夫•沙皮格(Joseph E. Suppiger),他們從一開始就鼓勵我針對這個主題寫作出版。由馬克•尼利二世(Mark E. Neely, Jr.)領軍的印第安那州韋恩堡林肯圖書館,館員不遺餘力地協助我確認和查證本書所引用的林肯語錄。林肯協會(Abraham Lincoln Association)的許多成員一路也幫了許多忙。安東尼•戴爾普特(Anthony Del Prete)花費無數小時編輯,大大提升了初稿的品質。下列人士分別讀過原稿的不同部分,並給予諸多有用的建議:



      Mike Lombardo(北卡羅萊納州格林斯伯勒創意領導中心主任)、Greg Kelleher、Rich Kochick、David Hunt以及Al Lindsay。唐•費瑞巴赫(Don E. Fehrenbacher)

    馬力歐•庫默(Mario Cuomo)百忙之中還騰出時間讀過部分初稿,並給我如及時雨一般的鼓勵,我感激不盡。我還要感謝Bob Lamb、Charlotte和George Friedline夫婦、Don和Alice Phillips夫婦、Timothy和Dawn Kostilnik夫婦,以及Fritz Klein這些年來的鼓勵與支持。



      我的兩位編輯Rick Horgan和Rick Wolff對本書的組織架構功不可沒,並提供精湛仔細的專業編輯。



      另外還要特別感謝Raul R. White,和他對談的無數時間,大大地增進、啟發我對領導這門藝術的認識與瞭解。感謝同樣對林肯狂熱的Dale Hershey,他在我寫作期間,慷慨享他對林肯的淵博而直觀的瞭解。上述朋友的意見與建議,在本書到處可見,對於他們的協助,我的感激之情筆墨難以形容。



      最後,我要把愛和感謝獻給我太太蘇珊、兩個兒子史蒂芬和大衛,以及女兒凱薩琳,謝謝他們給予我鼓勵、諒解與珍貴的時間,讓我得以研究和寫作。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