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秘密花園
  • 定價93.00元
  • 8 折優惠:HK$74.4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校園自殺、自傷與暴力:評估、預防和介入策略

校園自殺、自傷與暴力:評估、預防和介入策略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16279
Gerald A. Juhnke
施彥卿,蕭芝殷
心理
2014年11月30日
140.00  元
HK$ 133  






ISBN:9789861916279
  • 叢書系列:心理治療系列
  • 規格:平裝 / 39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心理治療系列


  • 心理勵志 > 心理學 > 兒童/青少年心理












    國內第一本針對校園自殺、自我傷害及暴力介入的專書

      





    第一部分  自殺與自我傷害行為

       第一章 兒童與青少年的自殺

       第二章 校園模式的自殺防治方案

       第三章 校園自殺傾向學生─評估與介入

       第四章 非自殺性自傷學生的介入

       第五章 自殺發生後─校園模式的後續介入工作



    第二部分 暴力的評估、應變與後續介入

       第六章 與暴力、潛在暴力學生及其家人進行面對面臨床會談 

       第七章 用關懷系統方式介入有暴力行為或具暴力傾向的學生

       第八章 使用心理急救回應校園暴力倖存者與其家長

       第九章 適用於焦點解決的倖存者與父母減壓敘說模式



    第三部分 法律議題與準備

       第十章 倫理與法律議題

       第十一章 結束─準備狀態及未來可望進行的介入

    附錄

    附錄一 倫理決策模式

    附錄二 國內自殺與暴力防治相關資源網站

    參考文獻






    譯序一 



      入秋,甫入校園,一下子被大學新鮮人的豐富生活給淹沒,所有經驗總令人躍躍欲試,社工家族既熱情又溫暖,對學弟妹的我們像家人般的照顧。一次和往常一樣熱鬧的家族聚餐隔天,我的學長—一位才華洋溢的社團領導者,在校園裡結束生命。不知如何問,也沒有答案,也不再有家族聚會。記憶中,那年冬天的外雙溪格外寒冷。

      

      進入精神科臨床社工領域之後,每天面對的是受疾病與情緒所苦的人,包括他們自己和他們的家人,努力在生命絕境中尋覓著出路,期盼在幽谷中看見一絲曙光,自殺和自傷議題就這樣化為各種面貌,和我有了新的交集。因緣際會,在帶領社工和關懷訪視員讀書會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這本書,對正苦惱於缺乏自殺和自傷個案介入指引的我們來說,作者用豐富的經驗整理出一個方向,也提醒了我們許多未曾思考過的細節。



      自殺議題在近年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青少年自殺率在國內外更都有上升的趨勢。表面上一個看似衝動的自殺行為,實際上卻是一連串歷程的結果,其複雜性絕非任何單一因素可解釋;而年輕人自殺和自傷行為的背後,隱含著難以向他人直言表達的困難,更成為防治工作的一大挑戰。這在我所參與的「自殺通報個案管理計畫」中,有更深入的觀察,在訪視員主動關懷的個案中,不乏渴望同儕認同的年輕人,用喝酒、藥物、暴力、鬥毆及自我傷害的行為來引起他人的關心;或是自我要求完美的孩子,因為害怕情緒困擾的問題被發現,而選擇長期壓抑,一直到企圖輕生時,才被察覺已達憂鬱症診斷多時。因此,除了由專業人員在自殺事件發生後進行介入之外,提高校園同儕師長對於周遭同學的自殺警訊辨識與及時關懷的能力,才是自殺防治的積極展現。

      

      暴力是另一個長期存在校園的現象,它不僅是校園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若不能及時遏止或得到妥善的介入,可能成為孩童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針對施暴、受暴和目睹學生,以及他們的家長,都需要有一套完整的評估與介入方法。Dr. Juhnke 不只提供了實務操作的技巧之外,他更多次強調對於學生及其家長充權的概念,聚焦於家長和學生正在進行的努力和創傷復原的進展,並且加入重要他人的正向支持,建構一個有力的、系統取向的治療環境。

      

      這本書就在忙碌的日子裡完成了,我們秉持忠於原著的精神,目的是向讀者完整介紹作者所要傳達的理念。

      

      謝謝楊延光主任在百忙之中撥空為本書進行校閱,林惠珠理事長、王春展主任和劉如蓉主任為本書撰寫推薦序,這給了我們莫大的鼓勵;謝謝芝殷允諾加入這本書的翻譯,工程之浩大,早已超出原來的想像,在往返討論和相互打氣之間,記錄了我們將近二十年的友誼;謝謝佩欣協助部分初稿,她曾是自殺通報個案的關懷訪視員,表現傑出且投入;謝謝多年合作的社工夥伴們,每每在大家的討論之中,開啟了我新的視野;謝謝心理出版社的耐心和協助,讓本書可以順利出版,衷心期盼透過這本書,可以讓更多同路夥伴得到幫助。

      

      願將這本書獻給曾經慷慨與我分享生命中的創傷與失落的朋友,陪伴關係雖然會結束,留下的故事卻難以忘記,那份勇氣,終將成為再出發的力量。



    施彥卿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