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實踐倫理學

實踐倫理學
9787506022699
[美]彼得•辛格(Peter Singer)
劉莘
東方出版社
2005年9月01日
74.00  元
HK$ 70.3  





ISBN:7506022699
  • 規格:平裝 / 44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大陸


  • [ 尚未分類 ]











    澳大利亞和美國著名哲學家辛格的這部《實踐倫理學》,是當代最有影響的哲學和倫理學著作之一,有學者將其列入世界上古今最重要的100本哲學著作。自從1979年初版以來。1993年的第二版又做了重要的修訂,並增加了不少內容,幾乎每年都重印,被翻譯成了約10種文字。該書不僅在世界的倫理思想界發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也對涉及人們日常生活的實用倫理產生了明顯的影響。



    辛格是一位理想主義者,但也是一位現實關懷極強的哲學家。數十年來,人致力于消除世界貧困、保護環境、提高動物的生存條件、促成自願安樂死的合法化,他甚至曾以綠黨成員身份競選澳大利亞參議員。他1975年的《動物解放》一書,是對動物解放運動的重要哲學貢獻。本書則在《動物解放》的基礎上,深入探討了實踐倫理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倫理學的基本視角和關注點,批評了傳統倫理觀的局限性。他把平等尊重當做核心的原則,要求這種平等尊重不僅應該打破人們在種族、性別、年齡、國籍等方面的隔閡和界限,而且應當進一步擴大到有感知力的生命,因而與動物解放的思想密切聯系了起來。



    本書英文第二版增加了兩章和辛格為自己在德國被迫沉默所作的說明,中文本還邀請辛格寫了簡短的中文版序言,並請美國新澤西大學哲學系霍克斯曼教授撰寫了介紹辛格的文章。四川大學哲學系劉莘副教授為翻譯本書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主編總序

    向您推薦

    中文版序言

    前言

    第一章 關于倫理

    倫理不是什麼?

    一種倫理觀

    第二章 平等及其意義

    平等的基礎

    平等與遺傳差異

    從機會平等到平等考慮

    積極行動政策

    結束語︰平等與殘障

    第三章 動物平等權?

    種族主義與物種主義

    實踐中的物種主義

    一些異議

    第四章 殺生錯在何處?

    人的生命

    有知覺的生命

    第五章 殺生︰動物

    非人動物可能是命主嗎?

    殺害非人類命主

    殺害其他動物

    結論

    第六章 殺生︰胚胎與胎兒

    問題

    保守主義立場

    自由派的幾種論證

    胎兒生命的價值

    作為潛在生命的胎兒

    胚胎的實驗地位

    使用胎兒

    墮胎與殺嬰

    第七章 殺生︰人

    第八章 富裕與貧窮

    第九章 本國人與外國人

    第十章 環境

    第十一章 目的與手段

    第十二章 為什麼按道德行事?

    附錄︰我在德國為何被迫沉默?(一)

    認識彼得•辛格(二)

    注釋、引文與進一步閱讀

    中英文對照索引





    在本書中,我試圖表明,理性可以在淪理學中扮演一個角色。我這樣做時,不是通過抽象的哲學論證,而是沉入有關許多不同論題的具體的論辯。我考察了人際平等的意義、我們援助窮人的義務、以及我們物種與其他物種間界限的道德意義。我追問我們是否有義務不結束這樣一些人的生命,無論他們是胚胎還是胎兒,還是身患絕癥處于痛苦和困擾中、請求幫助致死的人。在所有這些論題上,我相信,通過仔細考察傳統的立場,看看它們是否有道理,在哪些地方需要改變,由此而可能帶來進步。隨著世界的變化,在許多方面,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以自己的頭腦去思索,不要讓過去傳統的沉重鎖鏈妨礙我們利用科學和醫學來給每個人帶來最大的益處。



    有些人認為,倫理總是與文化相對而言。如果這是真的,那麼在中國,本書只能作為其寫作依據的西方文化傳統的一個典型來研究。然而,我並不接受這種相對主義的觀點。的確,把中國的倫理傳統與西方相比較即可看出,同一些論題的許多方面都在相當不同的文化中進行了辯論,並做出』類似的論證和總結。有時候,還以相當類似的語言得出了同樣的結論。例如,老子在耶穌之前即已提出了與耶穌類似的主張︰我們應該以仁慈對待傷害(以德報怨)。孔子強調了猶太人和基督教徒當中廣為人知的規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我很高興本書將與中國讀者見面。我希望中國讀者不要把本書當做一本權威之作,而是批判地對待它,作為得出他們自己思想觀念的一種刺激素。在許多世紀里,老子和孔子的追隨者們圍繞倫理進行了論辯。這樣的論辯(不必只在不同學派思想的追隨者之間進行,而且也在個人之間圍繞許多論題而展開)是以我們自己的頭腦思考倫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倫理學應當是論辯、理性和論證的持續過程。鑒于中國豐富的哲學傳統,特別是倫理學傳統,我期待著中國思想家將對圍繞本書下面所提出的論題的論辯做出貢獻。



    彼得•辛格

    2003年7月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