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序
寫在書前
這冊小書輯錄的散文,是從2013年11月12日至2014年6月1日,半年餘的書寫,因為自認為一生受生、受恩於台灣自然土地生界,且係自己的思想、靈魂所從出,這半年又大致關注三個議題,是以書名訂為《自然哲思三部曲》。
2013年我原本打算全然投入廢核運動,以種種主、客觀因素,選擇在下半年發起〈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運動,旨在挹注台灣社會歷來反核最欠缺 的哲學或倫理背景,強調「世代正(公)義」作為反核的根本依據,並輯為《民國廢核元年─廢四核、清核廢,全國接力行腳(一)》一書,書稿於11月8日二校 後寄給前衛出版社,11月16日出版。而廢核行腳活動於10月10日,假核四廠前誓師出發,10日夜晚我在頭城慶元宮(媽祖廟)廣場賣命「演出」,11日 行腳隊伍行抵宜蘭,該日下午拜訪慈林基金會林義雄先生,傍晚時分我即驅車返回台中。
不幸的事旋即發生或早已發生,壯年輩與老年輩衝 突,因而花東並無如期行腳,只怪我未能全程參與苦行,不敢怪罪任何「熱心」的投入者,而只心懷感恩。更糟糕的事接連發生,不確定是否「抓耙仔」潛伏其中, 或是種種羅生門細節,至10月27日屏東慈鳳宮晚會活動後,年輕世代在會議上痛批壯年世代(我全程錄音),而壯年代的「不負責任」行徑,也叫我「大開眼 界」。會議上我提議,是否由我取回指揮領軍「權」,直接投入?然而,既成「事實」無法挽回,徒呼奈何。
而10月29日於高雄三餘書店 演講反核之後,我「安頓」壯年代,並提出是否暫停、盤點後再出發,卻同樣不了而了、胎死腹中,而「將爛就爛」。此間,負面聲浪已從各地熱心者口中發出。 11月2~4日於高雄市、後勁行腳,以及我上電台接受訪問期間,得知行腳內部往外「中傷」的案例,叫我內心底定往後打算。
11月7日 我撰好「陳玉?教授聲明」(即本書第26篇),極其婉轉地說明筆者自始至終無法介入行腳活動,各執事者不能再假借本人名義對外活動。此聲明於11月7、8 日分別傳給所謂的決策者,且打算11月12日公佈。11月12日在嘉義城隍廟口反核晚會後,我召集行腳隊伍洽談,之後決定該聲明留中不發。因為廢核行腳的 茶壺內風暴委實太細微,只要沒有對社會產生負面作用,而且必須有點兒正面效應,即可再繼續,另一方面,11月4日的後勁行腳,業已觸發我新的工作項目。
之後,我專注於投入隨緣而來的演說,包括嘉義城隍廟口、北港媽祖廟口、麥寮拱範宮前、雲林環科大、雲科大、彰化車站、台中茉莉書店、埔里杷城里活動中 心、中正大學法學院、台中逢甲公園(白天及夜晚2場)、頭份建國花市、中正大學外文系、交通大學等等反核宣說,乃以2013年12月31日台北中正廟前自 由廣場的短暫演講,作為個人在廢核行腳的階段結束。
也就是說,2013年11月12日至12月底,關於反核的相關文章收錄於本書「輯三」。我不在乎個人一切的投入有何結果,只知道我不做會內疚,這些短文及上述,留予以後回顧的參考。差可安慰者,2014年春夏的社運中,社會已出現「世代正義」的呼聲此起彼落。
而2013年11月27日我正式訪談後勁反五輕運動史,夥同11月13日起的準備工作,我一頭栽進反五輕史的研撰,直到2014年3月6日終止調查工作,且在5月7日將《環保神明大進擊─後勁反五輕世紀終戰前夕(上)》書稿寄予前衛出版社,是為這半年間的主要工作。
而2014年3月18日學運衝進立法院,我的更年輕世代的學生們陸續傳來的訊息,乃至我前往立院觀察、關切及沉思,3月19日至4月8日期間撰寫「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前途自己定」、「國共統治下的中台共和國」等,合計9篇文章,輯為本書「輯二、時勢的春天」。
坦白告白,原本最大寄望於3•18者,突破30年台灣政局的「藍綠神話」,另組新的青年的政黨,但迄今為止,我已扼腕!只能再度觀望與祈願,並思考再轉進。
再者,3~4月期間,安排、籌備全美台灣同鄉會返台進行生態之旅,繁多籌辦及編撰手冊或行政工作略顯繁重,而4月16─23日旅程的圓滿,我由衷感恩台灣天地賜予的「福報」!
4月中旬乃至5月,意外傳來的訊息,教我準備人生下一階段的契機。
2014年4月30日,摯友蘇振輝董事長前來台中,責成我進行另項「溫暖的負擔」:蘇董大女兒蘇怡儒小姐將於年底結婚,他想邀集他一生有理想性的友人,合寫一冊書,贈予女兒結婚誌慶,他期望該書內容可以提供女兒在人生旅途境遇中,有意義的精神糧食或點心。
於是,4月30日至5月31日期間,我撰寫了16篇文字,加上規劃該《女兒書》的章節等,於6月3日寄予蘇董卓參。
這16篇文章,我是將歷來演講的小故事,以現今為止的生命探索,改寫成或可?發若干人生境界的小品,行文有淺、有深,但盼「老少咸宜」,輯為本書「輯一、生命教育」,也就是說,5月我全然投入這項撰寫。
除了上述之外,回顧半年來,零星演講如地球公民基金會、良山電台、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系、玉山國家公園解說義工訓練、中興大學植病系畢業講座、成大台文 系、大坑新社高中等數場次,另接受電視台一、二次的訪談,其餘只在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開授一門《台灣的自然與宗教》3學分課,整體來說,我活得不能算是 忙碌,只是在台灣情境上,腦海中還是很沉重!
大約在5月23日,嘉義市的熊蟬開始鳴叫,而台中西屯區的夜蟬則於5月28日初啼,且遲至6月1日上午,熊蟬始告合奏,揭開正式進入夏季的序曲。
初夏的6月上旬,我輯錄本小冊,聊充一聲蟬鳴,也是蟬殼。蟬殼殆屬草藥的一味,有緣人願意咀嚼,則是我幸!感恩!
陳玉? 2014.6
於大肚台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