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SUEP. Book 1 末光弘和+末光陽子建築作品集:Architecture as a part of Natural Circulation

SUEP.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204876
SUEP.
方尹萍
田園城市
2015年1月26日
183.00  元
HK$ 155.55  






ISBN:9789866204876
  • 規格:精裝 / 204頁 / 18.6 x 18.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藝術設計 > 建築 > 各式建築 > 環保建築












    「建築,如何作為自然的一部分?」

    日本新銳建築組合SUEP.�末光弘和+末光陽子的建築哲學,

    就從把家屋構築在大地之上開始──





    Preface│序

    環境?呼???、創造性??建築�回應環境的創造性建築�

    A Response to Innovation in Green Architecture │蕭有志



    自然系建築2.0 �自然系建築2.0 � Logia Architecture 2.0 │謝宗哲



    ???????感?意識�感官地圖的覺察之路�

    A Path of Awareness to the Map of Senses │方尹萍



    Essay│自序

    ????????�仿生自然形態� Biomimicry │末光弘和



    Works │ 作品

    - KOKAGE

    - HOUSE OF CAVE

    - KUBOMI

    - HAMMOCK GALLERY

    - HAKAGE

    - URESHINO JUNIOR-HIGH SCHOOL

    - URESHINO CULTURAL CENTER

    - SHIMOKAWA DENTAL CLINIC

    - HOUSE TOWARD SUN

    - DOUBLE ROOF HOUSE

    - OFFICE OF WICKERWORK

    - LIGHT WELL HOUSE

    - BIRDY TERRACE



    Work List │ 作品列表

    SUEP. Profile │ SUEP. 簡介










    回應環境的創造性建築 文�蕭有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系主任




      認識末光弘和建築師是在2013 年的九月,透過在系上兼任大二設計課的方尹萍老師推薦,我們邀請了末光先生來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為大二全體同學指導一個名為「Sustainable House-Learning from Nature」(從自然中學習可持續發展建築),為期五天的密集式建築設計工作營;也同時邀請他在本系「國際建築師系列講座」中發表與工作營主題同名的演講。



      在這個演講中末光弘和建築師介紹了SUEP. 這幾年來的許多作品,這些作品也大多收錄在這本作品集中。乍看SUEP. 的這些建築作品,雖然與時下所謂的「綠建築」同樣強調以建築設計回應建築永續性的議題,或說試圖創造具有永續意識的人造環境。但SUEP. 的作品由於同時在建築形式與建築構造上亦多有創新,因為這樣多管齊下的設計濃度,推出了這些與時下常見的「綠建築」有著不太一樣空間品質的建築作品。



      在上述為期五天的工作營中,末光先生首先引導學生們針對地球上具有不同氣候條件的各種氣候區進行認識,接著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們在其選定的氣候區中挑選某些動植物進行研究。學生們在這些動植物的研究中發現其生物構造上所發展出的各種環境適應特徵,並且據此將其特殊的生物特徵與該氣候區的環境條件加以對照並做成圖示,從中發掘出可運用在建築設計的各種構想,最終發展出能反應各種氣候區特殊條件的建築設計構想。



      雖然是短短的五天工作營,但學生們在末光先生有系統的逐步引導下,深刻的體認了在地球上的生命形式與太陽的存在之間微妙的相互關係,也深深的感受到了作為提供「人」這樣的地球生物於其間進行各種活動的人造建築設計,其與太陽所形成的地球環境之間,確實存在著無法逃避的親密關係。而對這種關係加以深切地認識並且提出具創造性的回應,似乎也正是末光先生透過這個工作營想要傳達給建築學子們的訊息。



      雖然只有前述短短的緣分,我很榮幸受到末光先生的邀請,讓我為這本以中日英三語,首次面向日本以外更廣大的建築社會發聲的SUEP. 作品集撰寫推薦序文。謹以這段簡短的文字邀請各位讀者,透過本書認識SUEP. 以太陽及地球關係為起點的宏觀視野出發,輔以多面向的建築研究與探索,合成出其獨特而創作能量飽滿的當代建築觀,及其為熱切思考著當代建築,企圖尋求建築設計與環境永續性的人們所演示的精彩建築作品。







    自然系建築2.0:與Energy Flows親密交往的SUEP.建築 文�謝宗哲 亞洲大學室內設計系助理教授




      在21 世紀之初的2001 年,是日本建築巨匠伊東豊雄生涯代表作仙台媒體中心落成的一年,也是日本當代新建築的起點。它某種程度上揭開了自然系建築的序幕,但另一個值得注目的焦點則是1970 年代出生的這一群年輕建築師已經走出校園,開始從事建築創作,而逐漸展現出他們與90 年代以Atelier Bow-Wow 及蜜柑組為首的、以城市脈絡作為建築設計線索的Unit 派建築師的迥異作風。日本知名建築學者�評論家五十嵐太郎教授為Unit 派作出「從空間邁向狀況(脈絡)」的定位,並對以藤本壯介、石上純也及平田晃久為首的這群自然系建築師們傾向以歸零的立場重新看待建築歷史、試圖運用某種秩序或原理來進行回應自然界的狀態與現象、衍生出有機造型的建築創作與生產的做法,下了「從狀況(脈絡)邁向原理」的註腳。之所以有這樣的趨勢與傾向的流變,我想一來是這些年輕人在日本豐富與多樣化的風土環境下所孕育出的一份對於自然的敏銳感性、一方面也是身為新世代建築家的他們在尋求創作上的自明性,有意無意地在建築形象及空間容顏上的展現。



      身為自然系建築教組的伊東豊雄曾經公開呼籲,「當建築技術已經成熟到一定的地步,那麼接下來的課題便是如何重返自然,透過建築來作為與自然同居交往的媒介」。堪稱最新星的SUEP. 建築師末光弘和毫無疑問地用他的建築體現了這樣的一個價值。相對於他的先輩建築師們(藤本、平田、石上等等)在作品上所透露出的「現象的、直觀的、原理的、表象的」的這些屬於建築形式與空間表現上的特質, 我認為末光的精彩之處在於將建築視為自然的一部份,直接把「現象、原理及秩序」用來執行關於「機能1」上的建築設計的操作:那包括「遮陽」、「冷輻射」、「循環系統(水與熱)」、「洞窟的涼爽」、「地熱」、「植栽與樹蔭」、「導熱」、「通風」的這些與物理環境息息相關的「Energy Flow(能量流)」的妥善對待、介入與配置,讓這些原本所看不見的流動得以可視化,在這些原理的驅動下進而形塑出最後的建築形態。換句話說它們突破了原本容易受到單純形象操作之「Iconic Architecture」的指謫,而進化成以被動式(Passive)環境控制的手法下所構築而成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建築傑作。如果說過去我們所閱讀的綠建築相關典籍比較是在於「知識論」上的探究,那麼SUEP.末光弘和的這本建築作品集便是一部完美的「綠建築方法論」的經典案例集成。



      這是同屬伊東建築一派的超新星建築家── SUEP. 末光弘和的建築。



      那是以思考如何與環境交往作為線索、在原理的脈絡下,因勢利導而成的嶄新「機能」主義──來自與環境對話與互動的21 世紀新現代主義建築。或者亦可暱稱其為「自然系建築2.0」吧。







    感官地圖的覺察之路 文�方尹萍 Adamas Architect Ateliers 主持人,本書譯者




      盲眼的白蟻是如何靠著心智網絡去建造黏土的城堡? 河狸是如何建築水壩來控制水流? 大自然文明的真貌與人類的繪畫、商業、科學是不同的存在,每一個生物與大自然的地、水、風、火,形成所謂的「自然文明」,那個文明是所有動物植物的意識及土壤、化學元素的意識所合作形成的文化。觀察與發現自然界共存和諧的智慧也是本書特別關切的重點。



      與末光弘和先生相識於2000年的暑假,當時我們都還是在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打工的學生,而相繼也成為「衍生的秩序」伊東豊雄傳承的建築子弟兵,曾一同在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共事的我們深信自然中擁有一種衍生秩序的存在,而這件事情在伊東事務所內類似一種信仰與精神,同時將此秩序的邏輯找出並演化成建築設計的元素。當時在事務所內有許多有關生態學、植物學、大自然百科全書等等,而卻很少有建築設計書籍。在各個菁英員工中皆可看見大家共同的頻率,卻各自有自己的獨門武器。當時同期的菁英們還有平田晃久、中山英之、三好隆之、高塚章夫、藤江航先生等等,個人認為也算是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創作爆發力最旺盛的時期。



      於2003 年末光陽子太太率先設立SUEP. 建築設計事務所,當時末光弘和先生白天尚在伊東事務所工作,夫妻倆通常都在半夜的時候一同討論設計。這樣辛勞的日子長達四年之久,支撐夢想持續的熱情來至如何透過自然衍生的邏輯,觀察基地內自然存有的物理原理,將它引入設計元素之中達到節能效果。因為末光先生覺察到動物在無先進科技的輔助卻可以築出自己舒適的家,它們通曉如何運用大地自然的能源,並將「家」構築在大地之中,在最小破壞環境的限度下築出自己的巢,這是值得人類像動物學習的地方。



      人類目前失去對大自然與土地的認同感,身為建築師對這世界與社會能貢獻些什麼? 其實SUEP.建築設計事務所的作品以關懷自然與節約能源的姿態,直接落實在他們每一件作品之中。回到台灣的我,想要透過這本書傳遞對自然的尊敬與珍惜。建築與自然彼此不是敵人,他們可以互相尊重與互相合作的方式共存與共生。我們只要打開我們感知的觀察力,察覺大地原有的紋理與脈絡,珍惜的運用自然帶給我們豐富的資源,我們的環境和生活會更加和諧與平衡。




    其 他 著 作
    1. SUEP. Book 2:末光弘和+末光陽子設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