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

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
9789862136027
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
大塊文化
2015年5月07日
667.00  元
HK$ 566.95  





ISBN:9789862136027
  • 叢書系列:Mark
  • 規格:精裝 / 180頁 / 25.5 x 28.5 cm / 普通級
    Mark


  • 藝術設計 > 音樂 > 音樂史












    沒有歌的時代,是寂寞的。

    只有噪音的時代,更寂寞。

    要壓倒噪音,安慰寂寞,唯有歌。

    ——余光中





    前言 沒有白活 �陶曉清

    編者的話 歷史是立體的 �楊嘉



    【思想起第一段】還原一個時代



    第一曲 1970年代的流行音樂

    1-1 話說當年青春的心!校園民歌為什麼會出現在1970年代? �楊嘉

    1-2 創作歌謠的先行者1:洪小喬 �王承偉

    1-3 創作歌謠的先行者2:胡德夫 �李蝶菲

    ?

    第二曲 民歌從這裡開始——楊弦

    2-1 楊弦在余光中的詩中聽到了音樂

    2-2 楊弦:中國現代民歌集�西出陽關



    第三曲 從西洋歌曲到唱自己的歌??? �陶曉清



    第四曲 誰在西餐廳唱歌?——民歌西餐廳地圖 �陶曉清採訪、楊嘉整理



    【思想起第二段】一個唱歌的故事? ?



    第五曲 新格唱片篇

    5-1 金韻獎合輯系列

    • 金韻獎1-10輯

    5-2 屋簷上的藝術家——李泰祥的民歌時期

    演奏曲篇

    • 鄉土•民謠1、2

    • 延綿交響詩

    歌曲篇

    • 齊豫:橄欖樹�祝福�你是我所有的回憶

    • 唐曉詩:蹈�黃山

    • 葉蒨文:春天的浮雕

    • 陳明、王誠:少年遊

    • 簡上仁:老調.新聲 童年的回憶

    5-3 番外篇1:《金韻獎》幕後推手——姚厚笙

    5-4 金韻獎歌手專輯

    • 陳明韶: 傘下的世界�陳明韶的歌�浮雲遊子

    • 包美聖:你在日落深處等我�長空下的獨白�那一盆火�樵歌

    • 李建復:龍的傳人

    5-5 番外篇2:砍倒〈橄欖樹〉,改變〈龍的傳人〉,歌曲十二禁!

    5-6 金韻獎歌手專輯

    • 楊祖珺專輯

    • 黃大城:今山古道�唐山子民

    • 王夢麟:母親!我愛您!�一家歡樂百家愁

    • 王海玲:偈�從此以後? ?

    • 施孝榮:施孝榮專輯�俠客

    • 楊芳儀:楊芳儀�徐曉菁重唱專輯�老師.斯卡也答

    • 楊耀東:早安晨跑�怎麼能夠

    • 鄭怡�王新蓮�馬宜中合輯

    • 木吉他合唱團專輯

    • 我唱你和:金韻獎合唱專輯1、2



    第六曲 海山唱片篇



    6-1 民謠風合輯系列

    • 民謠風1-4輯

    6-2 民謠風歌手專輯

    • 林詩達:STAR傳奇

    • 葉佳修之歌

    • 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故鄉的風

    • 蔡琴:出塞曲�秋瑾

    • 銀霞&旅行者三重唱:蝸牛與黃鸝鳥.蘭花草

    • 旅行者三重唱

    • 羅吉鎮:夢的衣裳

    ?

    第七曲 其他唱片公司篇



    7-1 四海唱片

    • 鄉音四重唱:秋天裡的野菊花.農村酒歌�車站風光

    • 邱晨:新民風第一輯——邱晨的季節

    • 天水樂集:李建復專輯——柴拉可汗�蔡琴.李建復聯合專輯——一千個春天

    • 靳鐵章:給我一片安樂土

    7-2 歌林唱片

    • 新金曲獎——青年創作園地1、2

    • 黃仲崑:你說過.我想問你�記得我.無人的海邊(綜一)

    7-3 拍譜唱片

    • 蘇來:讓我與你相遇

    • 侯德健:龍的傳人續篇

    • 鄭怡:小雨來的正是時候

    ?

    7-4 滾石唱片

    • 吳楚楚.潘越雲.李麗芬三人展

    • 邰肇玫.施碧梧二重唱專輯:小草歌手的第一張專輯

    • 邰肇玫:邰肇玫創作專輯(光美)�雪歌.蘆葦

    • 潘越雲:再見離別�天天天藍

    7-5 麗歌唱片

    • 趙樹海專輯

    7-6 環球唱片

    • 現代歌謠——青年創作專輯 1

    7-7 鄉城唱片

    • 鄉城組曲

    7-8民間有聲出版社

    • 潘麗莉:名歌集

    • 任祥專輯

    • 楊錦榮:青草地

    • 長短調

    7-9 亞洲唱片

    • 1984新人獎

    ?

    【思想起第三段】舖成一條夢想大道



    第八曲 音樂的雕塑家??????????????????????????? ?

    8-1 編曲�樂手�錄音室

    8-2 重要的幕後推手

    第九曲 校園創作歌曲的傳承

    9-1「大學城」出版合輯全紀錄

    9-2 新格唱片後金韻獎時代作品

    第十曲 民歌對華語流行音樂的影響

    10-1 「民歌」對台灣流行音樂的影響 �馬世芳

    10-2 他從台北來 �公路

    第十一曲 四十年來重要民歌演唱會全紀錄 �陶曉清

    第十二曲 那些值得珍藏的歌曲——附錄3CD �陶曉清解說、王家棟製作



    3 CD曲目



    那些值得珍藏的歌曲?? ?

    母帶製作�王家棟?? ??? ?解說�陶曉清



    這三張CD中的歌曲包括:



    • 16首過去從未發行過的精彩現場演唱歌曲版。

    • 25首來自民歌初期三張經典合輯《我們的歌》中的重要歌曲,絕版多時,重新復刻出土。

    • 4首未曾發行過的新歌,由楊弦、吳楚楚、蘇來等人重新錄製。

    • 外加一首王新蓮首張專輯絕版歌曲。



    CD 1



    這張CD中的歌曲,都是過去從未出版發行過的現場演唱會版本。有一些是演唱者在當時電台的錄音室所錄的版本,有的是從過去舉行的演唱會實況中所選出的歌曲。



    曲目?? ??? ??? ??? ?演唱者

    1. 候鳥之歌?? ??? ??? ?李建復

    2. 鷺鷥?? ??? ??? ??? ?鄭怡

    3. 雨中即景?? ??? ??? ?王夢麟、趙樹海

    4. 愛情?? ??? ??? ??? ?周麟

    5. 爸爸喝酒的時候?? ?李宗盛

    6. 龍的傳人?? ??? ??? ?侯德健

    7. 唱自己的歌?? ??? ?楊光榮

    8. 雨花?? ??? ??? ??? ?任祥

    9. 離別在深夜裡?? ??? ?趙樹海

    10. 茶山情歌 ?? ??? ?鄭怡

    11. 江湖上?? ??? ??? ?楊弦、黃大城、施孝榮、殷正洋

    12. 地球的孩子?? ??? ?邰肇玫、鄭怡

    13. 民歌?? ??? ??? ?楊弦

    14. 燕子?? ??? ??? ?殷正洋

    15. 陽關三疊 ?? ??? ?吳楚楚

    16. 謝幕曲?? ??? ??? ?蘇來



    CD 2



    「洪建全文教基金會」在1977和1978年間贊助發行了三張《我們的歌》合輯,由陶曉清策畫,收錄了眾多民歌風潮初起時的重要作品。這三張經典合輯絕版多時,這次難能可貴地取得「洪健全文教基金會」的同意,以及原始詞曲作者與歌者的授權,重新整理混音,附錄於本書再次發行復刻版,可說萬分珍貴。楊弦重新錄製了兩首未曾發行過的新舊作品也收錄其中。



    曲目?? ??? ??? ??? ?演唱者

    1. 紙船?? ??? ??? ?朱介英

    2. 好了歌?? ??? ??? ?吳楚楚

    3. 慕情?? ??? ??? ?韓正皓

    4. 三月思?? ??? ??? ?楊祖珺

    5. 學子心聲?? ??? ?韓正皓

    6. 墟?? ??? ??? ?吳統雄

    7. 你的歌?? ??? ??? ?吳楚楚

    8. 遊子情懷?? ??? ??? ?韓正皓

    9. 走橋要走我搭的橋?? ?吳統雄

    10. 歸來?? ??? ??? ??? ?吳楚楚

    11. 匆匆?? ??? ??? ??? ?胡德夫

    12. 華靈廟?? ??? ??? ?吳統雄

    13. 楓葉?? ??? ??? ??? ?胡德夫

    14. 媽媽的愛心?? ??? ?楊祖珺

    15. 牛背上的小孩?? ??? ?胡德夫



    CD 3



    收錄《我們的歌》第三輯中的所有歌曲。最後的五首歌,除第十二首是選自絕版的唱片外,其他的歌曲是楊弦、吳楚楚、蘇來特別為了本書重新錄製演唱的版本。



    曲目?? ??? ??? ??? ??? ?演唱者

    1. 風?? ??? ??? ??? ?韓正皓

    2. 月琴記?? ??? ??? ??? ?任祥

    3. 擺渡船上?? ??? ??? ?吳楚楚

    4. 並不知道?? ??? ??? ?潘麗莉

    5. 屋頂下的詩人?? ??? ?魏琮坤

    6. 行到水窮處?? ??? ??? ?吳楚楚

    7. 長島午夜?? ??? ??? ?潘麗莉

    8. 冬愁?? ??? ??? ??? ?魏琮坤

    9. 雨色?? ??? ??? ??? ?任祥

    10. 故鄉情?? ??? ??? ?韓正皓

    11. 地層吟?? ??? ??? ?楊弦

    12. 問心?? ??? ??? ??? ?王新蓮

    13. 小小孩?? ??? ??? ?吳楚楚

    14. 一棵開花的樹?? ??? ?楊弦

    15. 台灣有什麼好?? ??? ?蘇來






    前言



    民歌40——沒有白活




      2013年就牽掛著2015年即將到來的民歌40年。當時「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理事長殷正洋希望找李建復接任下一屆的理事長,之後可以帶領大家做「民歌40」相關的事。然後在2014年的春天,新任理事長如願上任,關於「民歌40」的相關工作也一一展開:紀錄片、展覽、演唱會、書……



      我先寫了一封信給「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的會員,向大家徵求可參考的資料。感謝許乃勝第一名,馬上寄來了他的珍藏。後來徐曉菁、涂佩岑、丁曉雯、梁弘志的姊姊,也都分別提供了資料。我也把家中所有資料全捐了出去,還需要幫手來家裡幫忙搬運去協會。結果要寫稿的時候還必須進協會去翻看自己的資料,這可是最初沒想到的事!



      楊嘉——這位熱門音樂時期的舊識,在民歌初期一起工作多年的老友,剛好回國定居,並轉換跑道以文字工作為業。知道這個訊息我真是太開心了,因為書的主編就有最適合的人啦!



      果然,在所有的項目中,書的進度幾乎是一直跑在最前面的。從開始討論、到有了腹案,到確定了出版社,再到所有書稿的完成,幾個月來幾乎成了我們彼此交談或e-mail來往的最主要中心。楊嘉有時候去堆放唱片的倉庫翻找我們需要的唱片,有時候忙著影印唱片封面或文案,有時候在圖書館找資料,有時候要從堆積如山的各種資料、書籍、剪報中挑選至今仍可用的文字,並加以剪裁;有時候跟人開會研究哪篇文章要怎由哪個角度切入、又該怎麼寫,更多的時候得自己寫!



      現在看到這本書接近完成,我心中十分地感動與感激!並不能免俗地除了楊嘉之外還要感謝一些人:



      大塊出版社的郝明義先生,感謝他在第一次聽到出書計畫時,給我們的回應是:看看大塊能怎麼幫助這本書做得更好。沒想到在「民歌40」系列活動起跑的記者會上,郝先生說1975年6月6日楊弦的演唱會他也在場,這緣看來在四十年前就結下了。



      林怡君還是大學生時,就參與《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和《永遠的未央歌》二書的採訪和撰稿,後來「中華音樂人交流協會」出版《台灣流行音樂200最佳專輯》時她是出版社負責此書的主編。這次能再度一起工作,並再次看到她的認真負責,我確實感到十分開心並感謝。



      本書附錄的幾張CD,要感謝所有相關人士同意授權給我們無償使用。在2014年耶誕前夕,楊嘉、熊儒賢、姚黛瑋和我,在馬世芳家一起聽了好多「私房歌」,包含很久以前歌手在電台錄的歌,一些我自己都忘記了在整理資料時挖出來的珍貴的演唱會實況,還有一些已經絕版的唱片,並從中挑選出可能會放進這份CD的歌曲。之後世芳將它們放在雲端,好讓被選的作者與歌者聽過後給予我們授權。



      後來楊嘉提起在洪建全基金會出版的三張《我們的歌》,早已絕版,她希望讓大家有機會聆聽最初的這些歌曲。身為這三張唱片策畫人的我當然非常高興,第一時間就去徵求並獲得洪簡靜惠女士的同意。接下來蕭玲玲小姐幫忙詢問版權並一一去信得到絕大多數人的授權。還有王家棟擔綱把這些來源不同 (包括卡帶、盤帶、唱片、CD等) 的歌曲重新混波,讓我們有最美好的聆聽經驗。真是非常感謝所有人的努力,我們才能交出這份得來不易的成果,可說是一份漂亮的成績單!



      在尋找多年不見的作者時,很感傷地發現好幾位已經過世了。有些作者還找得到家人或朋友(如鐘鼎文、周夢蝶、黃大城、杜文靖),所以還能得到授權;但有少數沒有後人,也找不到接頭的對象(如潘麗莉、鄧禹平),我們只能在此特別說明:我們非常重視創作者的版權,但並非我們沒有徵求同意,而是真的不知道該找誰洽詢。



      此刻,我的心情是豐盈的、充實的、感恩的。多年後能因此書而去採訪老友、撰寫文稿,深感幸福,並再次認為自己的生命沒有白活,多好呀!




    文�陶曉清

    2015年四月於台北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