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魔法森林(《秘密花園》第二集,中文版獨家附贈32頁練習本)
定價93.00元
8
折優惠:
HK$74.4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送到家門口的經營學:宅急便之父小倉昌男「服務先於利益」的經營DNA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2484746
小倉昌男
林孟樺
寶鼎
2015年6月03日
107.00 元
HK$ 85.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2484746
叢書系列:
方向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7 x 21 cm / 普通級
方向
分
類
商業理財
>
管理與領導
>
經營策略
同
類
書
推
薦
你想到,我做到:小林製藥從「小池大魚」出發,讓創意熱賣的經營祕訣
百年企業的關鍵(1版1刷)
amazon絕對思考
佛法與社會企業:以佛法談企業的本質與實踐
新競爭策略:從idea到創業×複利成長經營×品牌轉型突破,一本書網羅創業人必學的觀念法則!
內
容
簡
介
管理必讀經典之作!
長銷16年,日本企業家跨時空不敗經營之道!
目
錄
序言?? 與三越訣別後,踏入宅急便事業
第壹部? 牛丼與曼哈頓──宅急便前傳?? ?
第一章? 宅急便前傳??? ?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是日本第一的貨運公司?? ?
過去的成功變成現在的絆腳石──未能及時開始長程配送事業??? ?
會賺錢的公司與不賺錢的公司? ?
好循環與壞循環?? ?
第二章? 我的學習時代? ?
提高生產力?? ?
第二級產業與第三級產業不同的經營方針?? ?
物流業的改革進展?? ?
從講座中學到的市場行銷�產業型態�全員經營 ?
第三章? 轉換跑道──從商業貨物到個人宅配市場? ?
多角化經營──國鐵通運及百貨公司的配送事業 ?
業績惡化??? ?
兩個市場?? ?
聚焦到個人宅配市場上? ?
向吉野家學習濃縮菜單精華? ?
?
第四章? 個人宅配市場?? ?
將劣勢化為優勢?? ?
關鍵在於集配網絡?? ?
網絡事業的特色?? ?
在曼哈頓看到未來?? ?
第貳部? 服務創造市場──宅急便的經營學?? ?
第五章? 開發宅急便??? ?
全體反對? ?
宅急便開發要領??? ?
事前策畫小組? ?
關鍵在於「貨物的密度」?? ?
商品化計畫? ?
開始營業? ?
?
第六章 以服務品質作為市場區隔??? ?
實踐隔日送達?? ?
處處皆能「隔日送達」?? ?
以「兩班制」的輪流方式提高服務水準??? ?
檢測服務品質? ?
供給者的理論與使用者的理論? ?
第七章? 服務與成本的問題?? ?
將服務擺在利益之前? ?
集配用車的數量比業績更重要? ?
員工就是戰鬥力??? ?
安全第一,業務第二?? ?
?
第八章? 一馬當先的三年計畫,接著又與行政抗戰? ?
創業五年後轉虧為盈?? ?
一馬當先的三年計畫?? ?
與運輸省鬥法?? ?
為變更商品規格,再次與運輸省鬥法?? ?
宅急便在「偏遠地區會虧損!」的迷思 ?
? ?
第九章? 全員經營 ?
自動自發的工作模式 ?
業務司機好比「壽司屋」的師傅? ?
優秀的前鋒?? ?
美國職棒與日本校棒? ?
日本人的生命意義就在於工作的價值? ?
對工作懷抱熱情的員工團隊 ?
? ?
第十章 讓工會助企業經營一臂之力?? ?
企業工會的角色 ?
不裁員的效益??? ?
鞏固勞資雙方的互信關係?? ?
透過工會取得最前線的戰況??? ?
成就上下一條心
?
第十一章 業態化?? ?
何謂業態化?? ?
與豐田汽車聯手開發宅配配送車?????? ?
導入自動分貨機?? ?
資訊系統 ?
?
第十二章 開發新商品?? ?
滑雪宅急便?? ?
高爾夫宅急便?? ?
低溫宅急便?? ?
貨到付款服務?? ?
購書服務? ?
第十三章? 強化財務體質?? ?
宅急便成立前的財務狀況?? ?
多元化的資金調度法? ?
每天都能領現的生意? ?
第參部? 我的經營哲學?? ?
第十四章? 組織的靈活度? ?
戰爭結束後的組織論─—直線與幕僚制?? ?
事業部制度的流行? ?
個人攤提制??? ?
從金字塔型組織到扁平化組織? ?
人事考核制度 ?
?
第十五章? 經營領導的十項條件?? ?
一、理性思考?? ?
二、透析時代趨勢?? ?
三、戰略式思考模式?? ?
四、主動出擊的經營姿態?? ?
五、不依靠政府,自立自強??? ?
六、要成功唯有自救,切勿依賴政治家??? ?
七、和媒體擁有良好的關係??? ?
八、開朗的個性? ?
九、公私費用劃清界線?? ?
十、高道德標準?? ?
後記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