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好好舞

好好舞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194303
廖之韻
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
2015年6月12日
93.00  元
HK$ 79.05  






ISBN:9789869194303
  • 叢書系列:小文藝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k正
    小文藝


  • 文學小說 > > 華文現代詩












    女子x跳舞x身體





    01.群聚:

    主婦的日常

    妹妹

    女王

    部落女孩





    02.練習:

    練習時間之一

    臀的抖甩搖

    胸部練習

    蛇腰駱駝





    03.後臺:

    試衣間

    舞臺妝

    誰能借我一片衛生棉

    準備中

    等待時間



    04.彩排:

    定位點

    假裝有一個你

    遲到

    這不是我的音樂

    走位



    05.幕起:

    入場須知

    上臺前一分鐘從舞臺布幕後面往外看

    不跳舞的男人們

    席間

    演出前一分鐘在觀眾席



    06.前臺:

    舞孃

    鼓舞

    今夜女身燦爛

    第一支舞

    群舞



    07.幕落:

    結束的姿態

    花葉落

    謝幕

    大合照

    熄燈之後



    08.後臺:

    卸妝

    汗濕的舞衣

    隨手丟棄的假睫毛

    我們的完成

    收拾



    09.群散:

    舞後的慶功宴

    舞孃佔據大街小巷

    回家

    舞孃的男人們

    再見



    10.練習:

    練習時間之二

    蛇手

    滾肚

    轉手花

    女子好舞





    推薦序



    舞好好——我讀廖之韻的《好好舞》 蕭蕭/詩人、明道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舞

      

      唐朝最重要的詩人杜甫(712-770),曾經在他六歲那年(玄宗開元三年,717)在郾城見過公孫大娘跳《劍器》和《渾脫》舞,即俗稱劍舞,留下深刻印象。



      五十年後,唐代宗大曆二年(767),五十六歲的他又在川東夔州(今重慶奉節)目睹公孫大娘的弟子李十二娘舞劍器,這兩場劍舞相距五十年,相差兩代,舞技不遜,但繁華蕭條已異,讓杜甫升起這樣的感觸:「當年玄宗皇帝的侍女八千人,公孫大娘的劍器舞姿數第一,五十年光陰容易過就像翻了一下手掌,連年戰亂風塵滾滾昏了王室。玄宗梨園子弟消散如雲煙,只餘李十二娘的舞姿掩映寒日。金粟山前玄宗墓木已經雙手可以合拱,瞿塘峽白帝城一帶秋草蕭瑟。繁華的玳筵、匆急的管弦又已終了,樂極哀來明月靜靜東出。我這老夫不知何所往,長滿繭的腳在荒山裡越轉越愁,越愁越疾。」杜甫升起這些感慨,實在是因為政局昏暗快,世事變遷太大。這是他寫的〈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詩的後半段,我以接近白話、不變韻腳的方式重寫一遍,可以感受到「一、室、日、瑟、出、疾」入聲字的慌急無所措。



      不過,一般人欣賞〈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大多欣賞詩的前半段,寫劍與舞的演藝之美,寫劍光霍霍有如想像中后羿射落九日,寫舞姿矯健彷彿天帝駕著神龍飛翔,寫劍勢凌厲就像現實裡雷霆威猛讓人震懾,寫劍收舞停又似長江大海上泛著瀲灩清光,這樣的意象奔馳令人神迷,這一段押的韻全是「方、昂、翔、光、芳、揚、傷」的江陽韻,適合穿戎裝、舞長劍這種迅疾光燦之美。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天地為之久低昂。

      霍如羿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驂龍翔。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絳唇珠袖兩寂寞,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其實,除了欣賞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時的英姿,很多人也欣賞〈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並序)〉裡的詩前序文,序文中最常被提及的是這一小段:「昔者吳人張旭,善草書帖,數常於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張旭,字伯高,約658-747間人,唐朝中期的知名書法家,出生於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杜甫將他列為「飲中八仙」之一,被人尊之為「草聖」、「張顛」,與懷素(725-785)有「顛張醉素」的稱號,所寫草書被稱為「狂草」,傳世的作品包括〈肚痛帖〉,可見杜甫的說法頗有實據,那種「放」的書法精神,「顛、醉」的豪邁激揚,放蕩不羈,可能來自跨界觀賞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的靈感激發,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杜甫寫出了〈劍器行〉,張旭揮灑出他的狂草,甚至於當代「雲門舞集」觀摩狂草書法,舞出〈狂草〉(2005年11月19日台北國家戲劇院首演),都是跨界激盪的藝術成就。



      除了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影響了張旭的書法,跨界激盪的藝術成就還包括裴旻的舞劍也影響了吳道子(約680-759)的繪畫。公孫大娘是唐代擅長劍擊之術的「舞者」,常出入於宮廷、民間獻舞,一舞劍器動四方,天地為之久低昂。但真正擅長劍擊之術的「武者」,卻是裴旻將軍,裴旻是唐朝開元年間人士,相傳李白曾跟他學劍,顏真卿有〈贈裴將軍〉詩,前四聯說:「大君制六合,猛將清九垓。戰馬若龍虎,騰陵何壯哉。將軍臨八荒,烜赫耀英材。劍舞若遊電,隨風縈且回。」其中「劍舞若遊電,隨風縈且回」的句子,類近於杜甫對公孫大娘師徒的歌頌,尤其是「劍,隨風縈且回」,據說是有所本的,相傳裴旻在洛陽時邀請吳道子作畫,吳道子久無靈感,請裴旻舞劍作氣以助揮毫,最神的地方是裴旻將劍擲向空中,疾如遊電墜下,裴旻卻能以劍鞘接住「隨風縈且回」的長劍,因而激發了吳道子作畫的靈感。唐文宗(李昂,809-840)因此稱詩仙李白、草聖張旭、劍聖裴旻為「三絕」,有趣的是,草聖、劍聖都曾因為觀賞劍舞而有所悟得,詩聖杜甫、顏真卿也因為劍舞,跨界思考而寫下好詩。



      這一切,都因為——舞。

      

      舞.好



      舞者與詩人都是以美好的心靈去看待事物或事務,將許多事物轉換為美好的資材或姿勢。



      所以,我在想,六歲看過公孫大娘跳《劍器》和《渾脫》舞的杜甫,當時會不會遺憾自己還不能駕馭文字去表達心中的激動?五十六歲的杜甫再度看到的卻是公孫大娘第二代李十二娘舞劍器,會不會遺憾自己沒能像李白那樣習劍、仗劍,行江、走湖?會不會遺憾六歲那年沒隨著公孫大娘習舞,像張旭那樣從舞中獲得詩的靈感,甚至於從親自舞動身姿體會文字的韻律?從劍舞的力勁感悟現實主義的詩要掌握多少力勁最能服人?會不會遺憾五十六歲的老骨頭已經舞不動春風,更遑論羿射九日,帝驂龍翔?



      杜甫,顯然是想著「舞」。



      同一個時候,公孫大娘是不是帶著李十二娘想著「詩」。能「歌」,所以善「舞」。能「詩」,是不是更可以善「舞」?公孫大娘們(包括雲門舞集們),是不是心中有著相同的遺憾,如果能「詩」,是不是更可以善「舞」?



      後代的杜甫們、張旭們,是不是一起想著:能「舞」,多好!

      

      .舞好好.



      現代詩人群中,唯廖之韻(1976-)早早見識到這點:為什麼我不可以同時是杜甫、又是公孫大娘,我以我的身體舞我的舞,我以我的詩寫我的舞!



      2004年廖之韻出版首?詩集《以美人之名》(寶瓶文化,2004),那時她是美人、是詩精靈,文字輕靈、活潑,不沾染一絲俗氣,不論眼眸之間的情愛流轉,或者細膩意象的捕捉,廖之韻輕盈得讓人不以為意。但是2011年廖之韻出版第二部詩集《持續初戀直到水星逆轉》(聯合文學,2011),這時的作者介紹是:「作家、詩人、肚皮舞孃,冷熱並存的雙子座B型人。」同年同時出版散文集《快樂,自信,做妖精:我從肚皮舞改變的人生》(有鹿文化,2011),作者坦言自己是:「從靜態的寫作者到動態的舞孃,從坐在電腦前到跨入舞蹈教室,從眼睛疲勞到兩腿發痠——回想起從『文藝組』轉到『體育組』的心路歷程,不禁會心一笑。不同的體驗,宛如用五彩線來織錦,上下交錯卻不衝突,也許可以把慾望、身體與身分的關係,以及視線統統編織進去。」從中東、埃及來的「肚皮舞孃」印象從此必需加疊在詩精靈的美人身上。



      「給自己一個可能。去跳一支舞,去做一件事,去摸摸發熱的身體,去愛——不管你是熟女姊姊或年輕妹妹。一念,一動,生命如此不同。」這是廖之韻的新宣示。



      四年後的夏天,廖之韻推出了杜甫與公孫大娘合身的《好好舞》,是觀者、舞者、詩者三合一的作品,是她從肚皮舞改變人生的詩路歷程、詩境傳導。我以表列的方式,將廖之韻《好好舞》與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作了一個對照,一目了然其中的異同。

      

      詩題?? ?〈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 《好好舞》

      作者?? ?唐.杜甫(712-770) 當代.廖之韻(1976-)

      身分?? ?詩人(觀舞) 詩人兼舞者

      性別?? ?男性詩人觀女性舞者舞劍器 女性詩人肚皮舞孃自我反思

      文類?? ?古體詩?? ?現代詩

      篇幅?? ?單首(26句,並序) 組詩(分十節,共50首)

      內容?? ?前七聯觀舞,後六聯感懷 五節上臺前,五節下臺後

      舞式?? ?劍舞 肚皮舞

      觀舞?? ?霍燁矯健 婀娜多姿

      心境?? ?傷懷多於美感享受 耽美多於心境分享

      影響?? ?詩、舞、劍、書法 詩、舞、美

      

      《好好舞》是ㄏㄠˇㄏㄠ舞



      《好好舞》是一本有機書,有著完美的設計,全書共分十節,每節固定五首詩,但每首詩的寫作技巧各有不同的表現。十節依序是:群聚�練習�後臺�彩排�幕起�前臺�幕落�後臺�群散�練習。單單從最前兩節、最後兩節,可以看到:不論是群聚、群散,都是練習、練習、練習,不斷的練習,詩與舞,無非是累積十年功,展現上臺那幾分鐘,《好好舞》意味著「ㄏㄠˇㄏㄠ舞」。

      

      〈臀的抖、甩、搖〉

      

      生存的不同方法

      無所謂對錯猥褻或優雅

      依循本能而生

      控制地

      釋放

      

      流蘇搖晃著女子的祕密

      鼓動的

      第一堂課

      

      世界從此練習

      共振

      相愛的頻率

      

      這本詩集甚至於可以當作舞技手冊,教你肚皮舞的臀如何抖、甩、搖,教你如何模仿駱駝、應用流蘇,但是如果僅止於舞技教學,那她就不是人文詩集,所以,在〈臀的抖、甩、搖〉教學練習中,所謂「依循本能而生�控制地�釋放」是術的傳授,何嘗不是生存的哲理認知?「練習�共振�相愛的頻率」何嘗不是生存的智慧?

      

      《好好舞》是ㄏㄠˊㄏㄠˇ舞



      《好好舞》既然可以是舞技教學,彷彿焦桐的《完全壯陽手冊》揭示廚藝功夫,所以《好好舞》可以發音為「ㄏㄠˊㄏㄠˇ舞」,就像在告訴同行的朋友,人生的一切不是「ㄏㄠˊㄏㄠˇ玩」嗎?肚皮舞難嗎?「ㄏㄠˊㄏㄠˇ舞」喔,很好舞呀!這是對新興事物好奇的人最好的心理建設。



      這種心理建設還可以有不同的方式練習,試看〈胸部練習〉,第一段說的是各種不同的女性乳房,本然或人工,功能或情色,自戀或眷戀:「身體的�自然而然的�之後慢慢長大或加工的�某種生物學上分類的�嬰孩戀戀的�束緊了又渴望放鬆的�在意大小的�誘惑指標的�敏感的�眾人目光的�限制級袒露的�局部流行的」。第二段是乳房的意象設計,美好的舞姿聯想:「宛如細雨在午後�小小的花兒飛舞天空�女子甩動胸前流蘇�順時針或逆時針�世界圈在懷中�用某種狂放的姿態�跟著移動目光�交會處傳來風鈴草的歌�跟著節拍抖落瑣碎的日常�用某種美麗的勾引�交換一整個春天」。最後則是乳房與新生命的連結,乳房與愛的連結,被歌頌的:「溫暖的�獨一無二的�驕傲的�豢養生命的�女子俯身親吻大地�愛著的,被愛的」。



      〈胸部練習〉是肚皮舞的胸部練習,也是寫詩者的乳房造句練習、意象創造、思理推展。詩與舞,在這首詩中相互連結,互為因果,舞的方法論交疊著詩的方法、美的技巧。



      《好好舞》就是「ㄏㄠˊㄏㄠˇ舞」,有著「盍興乎來」的召喚力。

      

      《好好舞》是女子ㄏㄠˋ舞



      或者,《好好舞》只是「女子ㄏㄠˋ舞」而已,一個愛好跳舞的女子的抒情書寫、心靈療癒,無關乎國計民生,沒有杜甫國是蜩螗的慨歎;一個浪漫者的寫實主義作品,一個族群聚落的斷代性描述,在長久苦悶後「練習一種換氣的方式、練習一種放鬆的方式、練習一種用力的方式、練習一種律動的方式、練習一種身體的方式」,回到最初的、單純的、作為女子的方式(〈女子好舞〉)。

      生命,不過是詩或舞的原始,詩或舞的單純。

      

      2015年芒種寫於明道大學蠡澤湖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