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亞當.斯密的兩個面貌
一般人聽到亞當.斯密,聯想到的作品是《國富論》,而重要性與《國富論》相當的哲學類著作《道德情操論》則較不為人所熟悉。
《道德情操論》的主要論點是:社會中的個人相互依存,若要增進整體福利,則人與人之間要有同理心(sympathy)或同感心(empathy)。「同感」的概念用中文來表達,就是「感同身受」、「替他人設身處地」、「人溺己溺、人飢己飢」。
但《國富論》指出的論點則為:人是自利的、市場是競爭的、無情的。「互助共利說」與「競爭自利說」,是截然不同的人性論。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德國學者,給這個矛盾性的議題取個名字:「亞當.斯密的問題」(Das Adam Smith Problem),用來指稱人文社會學者與哲學家對這項矛盾的爭辯。有許多人宣稱已經解決這個議題,但至今為止仍無明確定論。
我認為最簡潔也最有說服力的論點,是維農.史密斯(Vernon Smith,二○○二年以實驗經濟學得諾貝爾獎)在一九九八年提出的見解:在社會的層面上,斯密認為人必須互助共利,所以在《道德情操論》提倡「同感說」。但在經濟層面上人是自利的,在市場層面上人是競爭的,所以「競爭自利說」成為《國富論》的核心。
維農.史密斯認為,《道德情操論》與《國富論》之間沒有矛盾,因為斯密在處理不同層次的議題。斯密的這兩本主要著作,從兩個互斥的主題(一論道德一論競爭)來探討人性問題。《國富論》談的是自利與不合作(競爭),《道德情操論》談關注他人的同感心、同理心、同情心。這是屬於兩個層面的議題──經濟行為屬於「非人身的市場交換」(impersonal market exchange);社會行為屬於「人身的交換」(personal exchange)。在不合作行為的市場競爭行為裡,人要從交換行為中追求利益極大;而在人身交換的社會合作行為裡,是以相互性為基礎,例如互贈禮物、幫助他人、給別人方便。
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其實人性兼具合作與不合作的面向,正如同你我心中同時具有慈善與凶惡的組合,兼具天使與魔鬼的成分。對待鄰人與朋友時,我們是慈善的、天使的,對待敗類與敵人時,我們是凶惡的、魔鬼的。不論行為是善是惡、是交換或競爭或互助,基本人性還是自利的,只是有時以互助利他的形式出現,有時以自利競爭的形式表達。我覺得這是很合情理的見解,研究黑猩猩的動物學者也有類似觀察。
《身為人:從自利出發,亞當斯密給我們的十堂思辨課》這本書,用生活化的案例與淺白的文字引介《道德情操論》這部作品,也藉由「亞當.斯密的問題」等看似矛盾的議題,提供讀者思辨人性與理解亞當.斯密不同面貌的機會。
賴建誠,國立清華大學經濟系榮譽退休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史、經濟思想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