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鼻咽癌是可治癒的疾病
台灣的癌症死亡人口已經連續三十年排在第一位,每一年有超過4萬5千人死於癌症。而每年新增的癌症個案更高接近九萬人,預估台灣到二○二○年會朝向12萬人的發生人口邁進。癌症聽起來真的很可怕,實際上也確實傷害著不少患者與其家屬。雖然我們無法確保未來是否會罹患癌症,但可先從疾病的基礎開始先瞭解,並記住一個重點「癌症其實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同時也是可以治癒的疾病」。
以鼻咽癌為例,三十多年前台灣的鼻咽癌五年存活率低於50%,時至今日鼻咽癌的5年存活率已經接近9成,這也代表鼻咽癌是一個可治癒的疾病。因此若發現自己或親友罹患鼻咽癌時,也無須過度緊張。只要是早期發現的鼻咽癌,仍有機會可以完全痊癒,恢復以往的健康。但術後的調養須妥善處理,以避免復發的可能性。在治療後的未來5年、10年,癌症都還有復發的可能性,而會不會復發的根源在於「癌細胞」是否還存在於患者體內。此時,體內的免疫力,就成為對抗癌症的主要關鍵。因此術後的調養與預防,極為重要且不容忽視。
隨著醫學日益的進步與成長,我們慢慢地發現誘發鼻咽癌的環境、家庭與個體等致病因素。掌握這些有利的關鍵後,我們就能從中加強預防,減少危險因子入侵身體的機會。
另外,由於醫療科技的進步、先進的放射線治療儀器,以及電腦運算的進步,也使得鼻咽癌治療更加的精準。上述種種的原因都是癌症治癒率好轉的原因所在。但更重要的是,病人的心態。如果一開始就對自己缺乏信心,甚至不信任醫師,但癌症的治癒率也會變得比較低。簡而言,連自己都放棄了,那該如何好好打這場仗呢?因此,除了醫療環境外,請務必建立健全的心態。
我曾經到過東南亞一些發展中的城市,發現他們的鼻咽癌的五年存活率到今天為止,還停留在25%,其主要原因依我的觀察與醫療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此可見,我們更應該慶幸現今的台灣醫療環境,促使我們能更遠離疾病的纏身。
為戰勝鼻咽癌,我們更應該定期至醫院進行全身檢查,以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的,相信台灣的鼻咽癌5年存活率就能達到接近100%。
本書的出版目的,希望讀者能確實地了解鼻咽癌的發生原因,以及治療的現況。萬一發現週遭的朋友或是親人遭遇鼻咽癌時,能夠及早治療,且正確的治療,以及勇敢的治療。請相信鼻咽癌絕對是可以治癒的疾病。也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們順應未來的健康生活。
喜悅健康診所主任醫師 楊友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