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愛的69種玩法(I、II雙重魅惑夾鏈袋限量版)
定價227.00元
8
折優惠:
HK$18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別讓焦慮症毀了你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30321
林子堯
晨星
2015年9月14日
83.00 元
HK$ 70.5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4430321
叢書系列:
專科一本通
規格:平裝 / 160頁 / 25k正
專科一本通
分
類
醫療保健
>
疾病百科
>
精神科
同
類
書
推
薦
兒少先後天神經精神障礙及自然療法:妥瑞抽動、過動ADHD、注意力不集中ADD、學習障礙、亞斯伯格、自閉、強迫、智障、創傷後症候群PTSD
遍體鱗傷長大的孩子,會自己恢復正常嗎?+兒少創傷療癒球(孩子溫心守護組)
不懂睡眠就失眠:睡太多或睡太少,你都正在謀殺自己
和自己在一起:後疫情時代的孤獨
無痛思維:來自英國疼痛醫學權威,應對慢性疼痛的全新方式
內
容
簡
介
強迫症、恐慌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廣泛性焦慮症
、特定恐懼症、社交恐懼症。
六種常見的焦慮型態讓你不再煩惱!
目
錄
【自序】
你真的有焦慮症嗎?
別讓焦慮毀了你
•焦慮症有哪些?
PART1 反覆痛苦的強迫症
罹患強迫症很正常!﹖
•你我都有可能得到強迫症?
•為什麼會得到強迫症呢?
不想要卻還是去做就是「強迫症」?
•我也不想,可是---
•再做一次比較安心!﹖
強迫症不就醫也會好嗎?
•藥物、非藥物雙管齊下治療強迫症
PART2 充滿驚恐和無助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嚴重的天災人禍造成反覆的驚恐
不斷想起、不斷害怕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心理創傷是主要因素?
•造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理論
支持的力量可以加速痊
•支持性心理療法可幫助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患者
PART3 失控的恐慌症
•任何年齡都有可能得到恐慌症
我真的是恐慌症嗎?
•你是哪一型的恐慌症?
•連呼吸都會造成恐慌發作?
•恐慌症和遺傳也有關
恐慌症會不會自己痊癒?
•恐慌症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PART4 怕高、怕黑……什麼都可能害怕的恐懼症
•到底什麼是恐懼症呢?要害怕到什麼程度,才是病呢?
多少人得過恐懼症?
•為什麼會得恐懼症呢?
特定恐懼症
•特定恐懼症的分類
特定恐懼症是女性常見的心智疾病
•有針對性的特定恐懼症
•綜合方式治療比單一治療法好
PART5 害怕和人相處的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
•青少年時期最常發作
•了解是最好的治療方式
PART6 永遠有擔不完的心:廣泛性焦慮症
•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八的人得過廣泛性焦慮
•再小的事也會擔心、緊張
•發病的原因還不是很確定
•減少誘發焦慮症的事物
PART7 消除焦慮自己來
用呼吸訓練減低焦慮
•急性焦慮易引發過度換氣
•腹式呼吸才是最正確的呼吸方式
消除緊張的放鬆訓練
留給自己喘息的時間——分散注意力
改變想法,去除不良認知
【附錄】
你可以不焦慮
序
前言
別讓焦慮毀了你
焦慮(anxiety)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正常情緒反應,每個人都曾有焦慮的經驗。早在石器時代,原始人在面對險惡的寒冬酷夏,或是與凶狠的猛獸戰鬥,都要先決定「戰鬥還是逃命(Fight or flight)」,這時焦慮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焦慮也可以是種煩躁、不舒服、不安的感受,它常會伴隨著一些相關生理症狀,如頭痛、出汗、心悸、胸悶、胃痛,以及坐立不安。
焦慮對於一般正常人而言,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種警訊,會使人警覺即將迫近的危險,並讓人得以評估自己是否有能力去處理這個威脅。比如說:嬰兒面對與父母分離的威脅時,會有分離性焦慮(separation anxiety);小孩第一天上學;學生準備大考;成人為家中五斗米苦惱;老年人受疾病折磨等,都容易感到焦慮。
焦慮症有哪些?
焦慮症就是由病態性的焦慮所導致,而焦慮症在精神醫學上的真正名稱是焦慮疾患(anxiety disorder),因為較為拗口,所以我就以通俗的焦慮症來通稱。
常見焦慮症包括了:
•強迫症
•恐慌症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廣泛性焦慮症
•畏懼症(亦有人稱為恐懼症)
本書會就各種不同的焦慮症一一詳細介紹,希望能藉此讓讀者了解如何避免以及改善焦慮症。
事實上,正常的焦慮是輕微、短暫的,對人而言是有利,因為它會讓人為不可預知的未來進行打算及準備。但反之,若焦慮的強度過強或是持續時間過長時,則為病態性焦慮(pathological anxiety)。這種焦慮不但不能讓人躲避或預防危險,甚至還成了「心智的手鐐腳銬」,使人遭受極大痛苦,間接影響到工作與人際關係,反而還會毀了一個人的生活。因此,為戰勝病魔,讀者一定要先澈底了解焦慮症。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