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那些動物告訴我的事:用科學角度透視動物的思想世界
定價127.00元
8
折優惠:
HK$101.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奇幻森林的娘娘腔事件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0846270
吳在媖
聯經出版公司
2015年10月05日
87.00 元
HK$ 69.6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570846270
叢書系列:
文學館
規格:平裝 / 112頁 / 17.5 x 20 cm / 普通級
文學館
分
類
親子教養
>
教育現場
>
人際輔導
同
類
書
推
薦
好痛,但能跟誰說?:陪伴自閉兒、亞斯兒等特殊孩子走出霸凌的傷
為國中生上的愛情課
親子QA:教養解憂柑仔店(上)
親子QA-教養解憂柑仔店(下)
不適任:兒童不應因走入校園而失去人權
內
容
簡
介
在學校,面對許多挑戰,
那麼你一定要先看看這本書
?
序
推薦序
張黛眉
(賽斯身心靈診所�天晴診所臨床心理師•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專業講師)
爸爸媽媽如果有機會假扮成小孩,到學校上學一天,就會驚訝的發現,原來孩子的生活中,充滿了這麼多言語的嘲弄和譏諷。
從國小低年級升上中年級後,隨著語言及認知能力的發展,彼此間言語的嘲弄和開玩笑幾乎是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有時候它是一種帶來歡樂的潤滑劑,可以增進友誼;但有時候它也可能是一種偽裝的惡意攻?,日積月累下造成很大的心理創傷。
欺負的關係常常是在無意中形成的。半大不小的孩子,一方面因為同理心尚未發展成熟,一方面又基於期待被同儕接納的心理壓力,不知不覺中參與形成了整個欺負的過程。在這個關係中有欺負者、被欺負者及在一旁默許支持的旁觀者。孩子從小學三、四年級一直到高中階段,都有可能在班上經歷其中的某一個角色,在內心感到糾結不安或是不知所措。
在這本故事中,作者貼切的刻畫出欺負關係的真實現場,而且細膩地描寫出每個角色的內心感受和心路歷程。相信看過這個故事的孩子,都能在人際關係中更加的自覺。當生活中出現這樣的現象時,可以經由故事的引導,清楚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因應和面對,不再焦慮和恐懼。
爸爸媽媽也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學習對霸凌事件有一個更宏觀的視野:沒有壞孩子,只有需要被幫助的孩子。相信在父母和老師的支持和引導之下,每個表面看似不幸的事件都是一個包裝不漂亮的禮物,當走過之後,對每個孩子來說,都將成為成長的養分,讓他們更成熟、更茁壯。
序
給親愛的父母
第一次聽到孩子對我說出他在學校被欺侮的事情時,我跟你一樣,聽了非常無助: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除了詢問身旁的親友,我也查閱相關書籍,試著幫自己及孩子尋找答案。
從親友的反應,慢慢知道這種事幾乎天天存在於校園裡。親友的反應莫衷一是,有人說最好大事化小,畢竟孩子還要天天相處;有人說要以牙還牙,別讓對方以為軟土可以深掘。
書籍則提供了執行步驟,看似簡單易懂,但要落實在各自的難題裡,還真有不易實行之處。有的書籍則講了各種面向,我越看越覺得這類事件背後有好複雜的層面要考慮,包括霸凌者、被霸凌者及旁觀者。
我第一個注意的是霸凌者,他們之所以成為這樣的角色,其背後往往有一些不容易被發現的心事。如果有人能發現,並且以愛待之,事情說不定就有轉圜的餘地。最近台灣社會發生捷運殺人事件及校園割喉案件,那些無法挽回的寶貴生命,令人嘆息,日本前文部科學省霸凌問題顧問小森登美里曾說過:「孤獨會將孩子的心逼上絕路」,我盼望這本書能發揮一點點的力量,讓悲劇事件能夠不再重演。
其次,我注意到在我們身邊,大部分的人是旁觀者,這些人擁有最多的力量,可是往往不自覺,他們表面上看起來對事件是冷漠的,其實他們的內心是掙扎的,他們對善惡自有看法,卻沒有勇氣站出來。其實身為大人的我們不也是一樣?所以我寫了這個故事,希望能給旁觀的孩子一點勇氣與決心,也是寫給我自己。
透過故事,我希望讓孩子及大人從中體會霸凌者、旁觀者、被霸凌者及家長、老師的心情,以較為全觀的角度去思考未來如何面對這樣的事件。我相信,只要能多站在對方的立場,很多事情會解決得較完善,即使並不一定最快解決。
身處在工商業社會,大家做事都希望能速戰速決,往往沒有時間停下腳步,靜靜傾聽孩子的心聲,希望這本書可以帶給大家思考的時間,以一顆溫柔的心去看待霸凌。
最後,以小森美登里說過的話送給大家:「與其追究責任歸屬,共同面對問題更是重要」,這也是我透過這個小故事,想要傳達給整個社會的話。
?
給親愛的孩子
在學校,你一定遇過有人被欺負的事。
沒有人想當被欺負的人,如果你是被欺負的人,心裡一定很不開心,而且也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停止對方下一次的欺負。
沒有人想當在一旁觀看的人,雖然明知道這樣不對,但是你也不曉得要怎麼阻止這種事再度發生。
你知道嗎?也沒有人想當欺負人的人,欺負人的同學,其實戴上了一個面具,想要保護背後一個受傷的自己。
這個故事,希望能給你一點想法,讓你了解自己,也了解別人的心情,下次面對欺負事件時,能夠不再那麼難受,甚至還能試著做點什麼事情,來幫助別人和自己。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