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川康之戰是國軍與共軍在大陸上的最後一戰。「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國,高祖因之以成帝業」。這是諸葛亮對四川戰略價值的估計。兩千年以來,大家都一直認為四川是一個可為的地方。十八年前,也曾利用四川作對日抗戰的根據地,從而獲得最後勝利。這是四川在近代戰爭史上仍有可為的證明。事實上,四川是一個盆地,周圍皆有高山,而且這些高山異常險峻,盆地內河流縱橫,公路發達,空軍基地不下二十處之多,從近代戰略眼光來看,它確實是具備著軍事學上所謂「內線作戰」的優勢條件的。何況,國軍當時之雲集在四川者尚有六十萬人之多呢?所以,對於川康之戰,事先,大家都寄予厚望,至少,亦認為將有一幕精彩場面演出。然而事實告訴我們:自共軍開始踏進川境起至四川全省易守止,為時總共不到六十天。其間,簡直就沒有發生過一次像樣的戰鬥。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是國軍士兵無戰志嗎?是國軍指揮官太無能嗎?抑或其他?無論它究竟屬於那一原因,我們都值得檢討。因為國共兩軍的戰鬥,今日尚未結束,中共仍在叫囂著要解放台灣,而我們也在準備反攻大陸,那麼,為了把握未來,我們更有檢討以往的必要,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也。但自從大陸易守以後,除了宣傳資料以外,雙方均無詳確戰報發表,其中真實情況,各方始終無法明暸。為此,所以作者特別把川康這一角落易守前後的經過寫出來,以供各方的了解,作者也很明瞭,川康易守前後的情形,只是整個戰局中的局部情形。但全是由局部構成的,由各個局部的瞭解,也許可以促成我們對全部戰局的了解。
其次,是自從大陸易守以後,凡是有關中共的財經、工商、文教等情形,各方報導已多,但有關軍政方面的事項,則報導的較少,有之,亦不過戰場的轉移及若干戰場上表面事實的敘述而已。對於戰爭的內幕情況,則少之又少。因此,對於國共兩軍的戰鬥經過,許多人雖欲明瞭亦無從明瞭。本來,要了解戰爭的內幕情況,原是比較困難的,因為這不是身歷其境的人就無從得知。作者對此恰曾親身目睹耳聞,而到今天,這些內幕又還一直沒有人報導過,所以,作者不敏,特以最客觀的看法,將它一一寫出來,以供各方面的參考。雖然,在許多方面,本文也未能盡其詳。
第三是歷來的戰爭報導,都偏重於戰爭態勢的敘述,而缺少人物方面所起作用的記錄,本文則是特別注重人物,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是以人物為中心來敘述的。
第四是歷來的戰爭報導都很少談到地下工作。而國共兩軍在川康之戰的過程中,在地面上雖無激烈經過,但在地下工作方面卻有許多精彩內容,因此,本文對於中共在川康之戰中的地下工作有頗為詳細的敘說。
以上四點是作者選述本文所特別著重的地方。現在寫在這裡,作為本文的前言。
劉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