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格雷的五十道陰影I:調教(電影封面版)
  • 定價127.00元
  • 8 折優惠:HK$101.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奈費勒雕像

奈費勒雕像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450350
韓商羚
釀出版
2015年9月25日
107.00  元
HK$ 90.95  






ISBN:9789864450350
  • 叢書系列:釀冒險
  • 規格:平裝 / 372頁 / 25k正
    釀冒險


  • 文學小說 > 懸疑/推理小說 > 華文懸疑/推理小說











      奈費勒,水利工程學專家。應副督軍童震之託設計豐源水壩,引水至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其深思遠見促使當地石油業興起,成就一地繁榮。

    ?

      七、八十年前,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發現石油,水利工程師奈費勒奉命引水到數百里外的沙漠,完成群眾開採石油的夢想,人們因此在水壩旁設置了一尊奈費勒雕像,紀念其功勳。奈費勒家族後裔也代代受此蔭護,得到村民尊敬與擁戴。



      數十年後,納忠言偶然在河灘旁撿到一個神秘匣子,匣子裡刻著秘文,迷信的他只當是尋寶指引,繼而窮追不捨,卻意外翻出這段人人稱頌的光榮歷史背後疑點重重。所有涉及其中的關係人,在追查真相的過程中,展開一場明爭暗鬥的驚奇冒險,揭出輝煌史蹟背後一樁樁隱微、不堪的真相。

    ?

      有人說,歷史是贏家寫的,其中的迷離弔詭、多重版本,是相違或者互補?奈何人們往往礙於胸中定見,簡化、忽略了其中的複雜與多面性。在環環相扣的情節中,隨著「寶物」見光,引領讀者探見所謂的「真相」。



    本書特色



      ※? 歷史懸疑小說,邏輯嚴謹而又環環相扣,在故事最後,你會發現,這些察探而得的歷史與故事又形成了新的「歷史」。



      ※? 筆法經典,語言凝鍊,作者在文字中展現出深厚的古典文學素養,讓整個故事畫面呈現出一種質樸的東方美感。



      ※? 角色鮮明,不論是書呆子、尋寶人、電影家等人物皆栩栩如生;洋溢著新疆回族風情的景致與人文背景,宛如掉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名人推薦



      多位推理作家大呼推薦──

      知名推理小說家:林斯諺(《淚水狂魔》)、秀霖(《甜蜜殺機電影小說》)、高普(《索菲亞•血色謎團》)、張渝歌(《詭辯》)、冬陽(知名推理評論家)!

    ?

      推理作家【林斯諺】──題材新穎、筆力雄厚,娛樂與深度兼具的歷史推理佳作。喜見華文推理再添生力軍,值得讀者注意。



      推理作家【秀霖】──一段被歷史的歷史所掩蓋的歷史,不堪追查的真相,不容戳破的謊言,峰迴路轉,發人深省的懸疑力作。



      推理作家【張渝歌】──作者將歷史謎團透過人物重現,從千折百迴的真相探索之中,信手拉出一幅色彩異豔的西域畫卷。



      推理評論人【冬陽】──用詞典雅、敘事酣暢,將中國章回小說與英美懸疑故事的特點熔為一爐,深入思辯「是誰寫下給誰看的歷史」。登場人物性格鮮活、互動饒富趣味,尋覓真相的過程中加入詩句解碼、遭敵暗算等推理解謎與緊張冒險的元素,與感性的友情、親情與愛情相揉合,顯見作者寫作企圖宏大。個人尤其喜愛「一意多解」的智謀布局,在角色反覆推敲辯證的思索和作為中見識人性的殘酷無情與掙扎無奈,並揭示了歷史不會只存在於過去,而是早已浸透我們對當下的理解判斷並決定了未來的行止。







    第一回  雙合圖徽

    第二回  三道秘文

    第三回  雕像傳奇

    第四回  豐源水壩

    第五回  悖史題壁

    第六回  八角匣盒

    第七回  委任存聯

    第八回  重巒異景

    第九回  岫華胸墜

    第十回  播村流言

    第十一回 至巔之境

    第十二回 鳴琴高塔

    第十三回 針織白帽

    第十四回 無址空函

    第十五回 小錦遺誌









      數年前,我還住在澳洲的時候,有一回去了 Mundaring 水壩旅行。那天身體微恙,車開上目的地之後,我便坐在一尊雕像旁,聽 Tim 說起了這個水壩的故事:約莫在十九世紀末,西澳沙漠發現金礦,愛爾蘭工程師歐康那(C. Y. O’Connor)奉命築壩引水,至礦區供應採礦工人日用。這項史無前例的工程耗費了龐大資金,歷時數年卻遲遲無法竣工,人們淘金夢破滅,轉而質疑工程師歐康那貪污無能,而他終因為受不了這巨大的輿論逼迫,自盡身亡。十個月後,水壩的水成功地經由管線流到金礦區,人們這才覺悟錯怪了這個偉大的工程師。功在身後,這樣一個悲劇英雄人物!

      

      當時我為這段事蹟深深震撼,看著眼前這尊歐康那的雕像,心想有一天一定要寫這樣的故事。但也只是一念閃現,還未想到以什麼方式呈現。

      

      這個靈感一直放在心裏,後來偶然間念到古詩:「或云堯幽囚,舜野死,九疑聯綿皆相似,重瞳孤墳竟何是……」堯舜禪讓的美談,竟教李白疑作一個歷史陰謀?那時我又為之所動,想著有一天一定要寫一個關於「歷史真相錯綜複雜」的故事。這篇小說的靈感大抵就是從上述二事交錯而來。

       

      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終欲付何人。

      當時黮闇猶承誤,末俗紛紜更亂真。

      糟粕所傳非粹美,丹青難寫是精神。

      區區豈盡高賢意,獨守千秋紙上塵。──王安石〈讀史〉

      

      歷史總是擺盪在可信與不可信之間的弔詭,這是這篇小說最大宗旨,也是用以貫穿全文的主軸核心。其次則是想探討人在受到「從眾心理」影響下的盲目與昧惑。

      

      原初我也考慮過直接以西澳為背景,但想想經過演繹,小說內容已與原典相去甚遠,為了避免誤解,便另擇地點──對於寫作和閱讀,我總偏好擬真而非摹真,書中太多熟絡親近的場景和對白總令我彆扭不安,太過超脫的又無法說服自己,導致頻頻出戲。虛實之間需要一個適當的距離,逼真而又不覺得逼近。像卞之琳評論莎士比亞劇所說的:「深入一時一地的實質反映又不囿於一時一地的表面錄像、刻板圖解,才在各時各地都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長遠的生命。」

      

      文章以「境界」論高下,境界則倚賴筆墨濃淡襯托而出,情思的深遠與文辭的精確不可偏廢。我從前寫作時也受到西方和現代文學的影響,但總覺少了點什麼,回過頭來便向華文古典中去尋,文化的交流固然可喜,卻須慎戒邯鄲學步。而藝術總需要轉機,需要顛覆也需要繼承,就像洛可可風格到了極致,新古典主義興起,既是遙接古典,卻不是全然復古,而是嘗試在古典中融入新的元素。這篇小說便是對於此一理念的演練與試驗。

      

      至於書中一些隱微的密碼,像是幾組隱性重像(latent double)的人物關係,就留待讀者自行發覺了。

      

      我一直希望能寫出這樣的作品──年歲之後,當一切活動靜止、人脈斷絕,沒有雜音鬧擾,沒有附加餘興,甚至就是糊著粗紙成冊,封皮只堪辨識篇名。除去層層裝飾,還有人發自內心地來念我的文章,那時候,我或許身已腐爛,白骨不存,無魂無魄,只有那些許文字,還流連於人世,千迴百轉,與爾同歎。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