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比利戰爭【完整新譯本】
  • 定價117.00元
  • 8 折優惠:HK$9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宋代科舉社會

宋代科舉社會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1275
梁庚堯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5年12月15日
100.00  元
HK$ 100  






ISBN:9789863501275
  • 叢書系列:教科書
  • 規格:平裝 / 296頁 / 25k正
    教科書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宋/元/明

















      中國的科舉制度成熟於宋代,而形成一「科舉社會」。

      本書剖析宋代科舉制度的運行模式,及其背後推動的力量,

      進而闡述此一制度對於社會與文化的影響。




      科舉制度在中國實行了一千三百多年,濫觴於隋唐,成熟於宋代。宋廷以考試選拔人才,不限門第,且因出版市場發達,教育機會擴大,知識傳播日益普遍,許多沒有家世背景的子弟為了出人頭地,有志於讀書應考,以求仕進。讀書人不論出身,均有機會經由科舉考試晉升為官宦,演變而為所謂的科舉社會。



      龐大的士人隊伍壅塞於科舉管道,只有極少數人功成名就,士人難免產生前途茫茫之感,而求神問卜、祈夢相命,甚至發展出梓潼信仰。不過,大多數的士人在一兩次落第後,可能礙於生計,放棄科舉入仕的目標,或從事教書、改業經商,或表演伎藝、賣卜,各覓出路。



      本書深入剖析宋代科舉制度的運行模式,及其背後推動的力量,進而闡述此一制度對社會的影響與科舉文化的形成,呈現出宋代科舉社會豐富的內涵,引領讀者深入瞭解科舉制度,並透過此一制度瞭解中國社會,尤其是文化擔綱者士人的生活、心理及其相關文化。








    ?

    第一講 科舉制度(上)

    一、宋代的重視科舉

    二、貢舉程序

    ?

    第二講 科舉制度(下)

    一、科目與考試內容的演變

    二、防弊措施不斷加嚴

    第一、二講參考書目

    ?

    第三講 印刷術的普及與影響

    一、印刷術的發明與推廣

    二、出版業蓬勃發展

    三、讀書與藏書愈益方便

    第三講參考書目

    ?

    第四講 官學的演變(上)

    一、從國子監到太學

    二、太學入學方式的演變

    三、太學的課程與考核

    四、太學生的待遇與出身

    ?

    第五講 官學的演變(下)

    一、州縣學校基礎的奠定

    二、地方學官考試與學生入學考試制度的建立

    三、南宋地方官學生員人數大增

    四、官設書院的興起

    ?

    第六講 私學的興盛

    一、社會對教育需求日增

    二、啟蒙教育

    三、舉業與講學

    第四、五、六講參考書目

    ?

    第七講 政府與社會對士人的資助(上)

    一、官學、官設書院的學廩

    二、民間的義學

    ?

    第八講 政府與社會對士人的資助(下)

    一、赴考旅費的補助

    二、婚、喪及生活等濟助

    第七、八講參考書目

    ?

    第九講 社會流動及其局限

    一、舊門第消失與新士人興起

    二、蔭補、財富與親緣的影響

    第九講參考書目

    ?

    第十講 士人的生活與出路

    一、士人的家庭經濟

    二、求學與應考生涯

    三、不仕士人的生活與出路

    第十講參考書目

    ?

    第十一講 官戶、士人的特權及其限制

    一、官戶、士人的身分

    二、稅、役的減免

    三、法律的特殊待遇

    四、對經商、租佃官田的限制

    第十一講參考書目

    ?

    第十二講 官戶、士人與地方事務

    一、官府、民眾間的橋樑

    二、擾官與擾民

    三、貧窮救濟與地方建設

    第十二講參考書目

    ?

    第十三講 新士族勢力的興起

    一、官宦世家

    二、起家、延續的途徑

    第十三講參考書目

    ?

    第十四講 科舉文化(上)

    一、貢院與進士題名碑刻

    二、坊表與學校建築物的名稱

    三、風水與讖語

    ?

    第十五講 科舉文化(下)

    一、求神、祈夢與相命

    二、積善與種德

    三、榮耀家邦

    第十四、十五講參考書目





    作者序(摘錄)



      本書是我在臺大歷史研究所講授「宋代科舉社會」課的講稿,講授這門課,始於民國八十五學年。原本我在開始指導研究生之後,在八十三學年開授了一門「宋代社會史料選讀」,供學生修習,好讓師生之間有課堂上見面、討論的機會。由於宋代的士人是我在這段期間研究的一個重點,所以選讀的史料就以與士人相關者為重心。教了一年,覺得所選史料在內容上可以改寫成一份較有系統的講稿,經過思考,以「宋代科舉社會」為題,搜集相關的研究成果,輔以自己的研究心得,寫成講稿,開出這門課,這份講稿可以說是本書的初稿。以後這門課和「中國社會史」課輪流,隔年開授一次。至於「宋代社會史料選讀」課,亦未停開,同時由於系裡教學上的需要,我又開出其他的史料選讀課,各門史料課並且擴大為大學部三、四年級學生也可以選修,這些史料選讀課輪流在不同的學年開授。「宋代科舉社會」課則仍維持只有研究生才能選修,並且避免和「宋代社會史料選讀」課在同一年開授,一直到我退休前。



      以「科舉社會」這一個概念來闡釋宋代社會的特色,淵源自錢穆。錢穆在〈中國社會演變〉一文中,從士人身分與政府組成分子出身的角度出發,將唐以下的社會稱為「科舉的社會」,認為這一種社會在唐代已開始,到宋代始定型,其中心力量完全寄託在科舉制度上。我在唸大學時,讀到錢穆收在《國史新論》的這篇短文,以之與他在《國史大綱》中所講唐宋間社會的絕大變遷,亦即唐代世族門第漸次衰落以後社會的新形象,相並而觀,印象深刻。開始教書以後,講授各系的共同課程「中國通史」、本系的專史課程「中國社會史」,講到宋代社會中的士人與士大夫時,都以「科舉社會」的概念來討論;在「中國社會史」課中,更有一講以「科舉社會的成立與逆轉」為題,講唐、宋到元代間社會變化的一個面相。無論是「中國通史」課,或是「中國社會史」課,講述宋代的科舉社會,受到內容分配和講授時間的限制,都只能是其中一講的一個部分。開出「宋代科舉社會」這門課,以一個學期來講授一個專題,有比較充裕的時間來發揮,較為深入地討論牽涉到的問題。



      本書在性質上和已經出版的《中國社會史》一樣,是一本編纂的教材。內容多擷取自學界的研究成果,也有一部分取材於我自己的研究心得,這主要是由於我對相關的問題發表過一些論文,所以把這些心得也寫入書中。此外,還有一些內容是平日的讀書心得,並未寫成論文發表。這些心得散見各講,或是注意到某段史料的意義,或是有某種想法,有些比較片段甚或零星,只能組織編入相關的論述之中;也有些較成系統,甚至可以單獨成為一節,例如第十五講中「積善與種德」和「榮耀家邦」兩節,就屬於這一類。自民國八十五學年初次講授這門課之後,學界在這一個課題的研究上已有所進展,我自己也陸續發表了一些討論相關問題的新論文,有一些新的讀書心得,所以講稿也跟著有所增補修改,大的結構雖未改變,可是若干講的內容已和講稿初次寫成時不盡相同。





    其 他 著 作
    1. 南宋朝野論王安石與新法
    2. 北宋的改革與變法:熙寧變法的源起、流變及其對南宋歷史的影響
    3. 南宋的農村經濟(二版)
    4. 南宋鹽榷: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重訂版)
    5. 中國社會史
    6. 中國社會史
    7. 南宋鹽榷 食鹽產銷與政府控制
    8. 南宋的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