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百轉千迴的「暗影」書寫
寵物先生
?
在日本,若提到「社會批判」的力道,相信沒有一個作家比得上松本清張。
自一九五八年發表小說《點與線》、《眼之壁》,清張的作品就以「舞台開放性」、「寫實的調查程序」、「著重人性與社會的犯罪背景」三大特色,開創社會派推理之先河。一九六○年的非小說《日本之黑霧》更以二戰後同盟國成立的機關「盟軍最高司令官總司令部」(通稱GHQ)佔領日本後發生的一連串案件為書寫對象,將現實案件直接納入批判版圖,其勇於揭發社會弊端與組織陰謀的精神,也奠定日後的大師地位。
一般讀者對「社會派」的印象,多認為重視謎團、動機的寫實面,在詭計與佈局上,不若傳統本格推理來得炫奇與精巧。然而,細觀《點與線》、《眼之壁》與《零的焦點》(一九五九)、《砂之器》(一九六一)、《時間的習俗》(一九六二)等這些清張早期作品,其解謎元素無一不合乎本格精神,差別僅在於真相的揭露方式是一層層逐漸解決,不是由「名偵探」於結尾一口氣發表而已。而此等「撥洋蔥」般的解謎結構會帶來閱讀的緊迫感,搭配一些戲劇性轉折,反而使作品具有更高的娛樂性。
於一九五九年開始連載,一九六一年發表單行本的《影之地帶》亦是這樣的作品。
故事從一段客機上的邂逅開始。攝影家田代利介於結束工作返家的班機上,偶然結識一名身穿黑洋裝的美麗女子,與一體格微胖的男子。回到東京後,於經常光顧的酒吧BAR ELM先後與這一男一女巧遇,幾天後,酒吧的媽媽桑英子便離奇失蹤,店也宣告歇業。之後田代受雜誌社委託,前往信州(長野縣)拍攝湖畔風光,於當地車站再度偶遇微胖男子,且發現男子與「東京寄來的神祕包裹」有關。另一方面,田代的好友久野住家附近,有間正在興建的可疑肥皂工廠,田代偶然間在施工地又看見微胖男子的身影。過了幾天,報上開始出現某政治家失蹤的消息……
在推理的佈局上,本作具備懸疑大師康乃爾.伍立奇的「懸疑線」設計。事件出現的人物往往充滿謎團,經主角的走訪調查,原有的謎團又增添新的謎團,變得更加撲朔迷離。中段時作者神來一筆,將敘事的對象由田代轉為記者木南,藉由不同的調查方向引出更多線索,卻又在不久後拉回至田代視角,除了回歸主線,也令讀者對木南的生死存亡感到擔憂。到了故事後段,看似不相關的點逐漸匯聚成一線,最後併攏收束,成為單一的事件全貌。期間田代與幕後黑手的交鋒與周旋,其步步進逼的緊湊感與身陷險境的危機自是不在話下,令人屏息。整體來看,是具有高度娛樂要素的作品,五百多頁的篇幅節奏卻毫不拖沓,讀來相當滿足。
然而,若是閱讀過《眼之壁》的讀者,或許會覺得這兩本於劇情要素上有諸多相似之處。《眼之壁》始於一樁支票詐騙案,之後逐漸發展成連環謀殺,案件一樣有著充滿謎團的男女(就連主角對該女子懷有微妙情愫這點亦相符),舞台均與長野縣有關,也都有一名與主角同樣懷有對事件好奇心,卻各自追查的記者伙伴(在《眼之壁》是名叫田村滿吉的角色)。就故事結構面來看,同樣是由小事件發端,逐漸牽扯出大事件,最後指向龐大的幕後黑手。
甚至兩作也都有一個作為推理核心的,某種類型的特殊詭計(至於該類型為何,閱讀內文便知)。我們可以說,清張以舊瓶裝新酒的概念,於舊有骨架增添新的血肉,再度成就一部優秀的社會派作品。不過在《日本之黑霧》發表當時撰寫的本作,比起《眼之壁》自然多了那麼一點東西。
那點東西,就是與「現實社會案件」的連結。
一九四九年七月五日,時任國鐵第一任總裁的下山定則於出勤途中,指示司機開車至日本橋的三越百貨,進入三越後不久即失去聯絡,一整天沒去上班。警方展開大規模搜索。翌日凌晨,在國鐵常磐線的北千住站與綾瀨站之間的鐵軌,發現下山總裁遭列車輾斃的屍體。
這便是有名的「下山事件」。該案一直懸而未破,理由在於當晚現場下的雨沖刷了大部分跡證,使得指揮解剖的法醫與現場勘驗的監察醫兩人,對於屍體到底是「活活被輾死」或「死後才被輾過」這樣的基礎判斷產生分歧。由於這也影響死者是否為自殺的看法,媒體、作家與社會評論者於是分為兩派,「他殺說」與「自殺說」均提出有力見解,目前仍無定論。清張是選擇「他殺說」的一方,《日本之黑霧》首篇即為〈下山國鐵總裁謀殺論〉,內容以報導文學的體裁,敘述他推理出的事件真相。
閱讀《影之地帶》時,我們多少可看見清張掛心於「下山事件」的影子。書中政治家的失蹤案便是開端,而在主角追查出真相後,也出現像是提及下山事件的內心雜感。究其真相內容,也可見到清張對「巨大的暗影」這類與下山事件之見解的一貫性。
此後,清張更加埋首於該事件的研究,他參與的團體「下山事件研究會」還做了詳盡調查,於一九六九年出版該案的相關報告《資料.下山事件》。
觀察社會脈動,將自身見解鎔鑄於創作上,有著工匠般苦其心智的鑽研精神──這,就是松本清張的大師風範。而針對「下山事件」兩部有如工藝品般的非小說之間,居中承先啟後的小說《影之地帶》自然是不可錯過的優秀作品。其豐富的娛樂元素,讀來有如觀賞一部百轉千迴的長電影,還請讀者諸君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