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于有非有,于無非無:魏晉思想文化綜論【典範集成.思想1】

于有非有,于無非無:魏晉思想文化綜論【典範集成.思想1】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571720944
江建俊
新文豐
2009年8月03日
220.00  元
HK$ 209  






ISBN:9789571720944
  • 叢書系列:新文豐-哲學類
  • 規格:精裝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新文豐-哲學類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朝代史 > 魏晉/南北朝











      魏晉學術思想之特色,在於溝通儒道。儒重視名教,崇尚「有」;道追求自然,注重「無」。二家的宗旨,在當時所謂「將毋同」的共識下,「無」與「有」實不可分,僅是本末、體用的關係;換句話說,「無」與「有」具有相輔相成的關聯。而魏晉玄學本在研究老、莊、易「三玄」,正視「般若學」而列為「四玄」;劉卲《人物志》推究人物質性,實開正始「崇本」、「貴無」之先聲。竹林時期的阮籍,標「應變順和」之處世觀,到元康時轉流行「適性安命」,此亦由莊子「轉俗成真」之精神,在向、郭刻意「隱解」下,逐漸向「順世隨俗」滑落。又元康時士人尸祿耽寵,士風因之頹靡,故務實者乃貴「有」而反玄,以斥浮偽。至於莊學經阮籍之「達莊」、郭象之「隱莊」而使莊義大行,然也造成負面影響,故王坦之有「廢莊」之作。以上議論,皆足以反映魏晉學術思想之流變。(典範集成.思想1)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