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心理大師教你學會神探窺心術:偵察空間線索,解讀行為痕跡,任何人想什麼、做了什麼,你皆能看穿!

心理大師教你學會神探窺心術:偵察空間線索,解讀行為痕跡,任何人想什麼、做了什麼,你皆能看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9214865
山姆.高斯林
洪士美
方言文化
2016年1月27日
120.00  元
HK$ 102  






ISBN:9789869214865
  • 叢書系列:大眾心理學堂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大眾心理學堂


  • 心理勵志 > 人際關係 > 讀心/識人












    【New Scientist權威雜誌年度好書】

    【美國心理學會年度傑出貢獻獎】





    前言──神秘箱子的造訪

    •窺探,是人類的天性慾望

    •蒐集行為痕跡,能找到性格線索

    •尋找對的情報,做正確的解讀



    第一章 解讀空間線索,能看穿人們性格

    •性格習慣不同,起居環境就有差異

    •海報、裝飾品,宣告主人內在價值觀

    •物品怎麼擺放,來自於心理機能

    •浴室是心靈空間,真實面貌不隱藏

    •重複的日常動作,個人特質就在其中

    •垃圾桶,通往靈魂的一扇窗



    第二章 五大性格測驗,從最基本的出發

    •從吝嗇、聒噪到貪婪的三十種性格

    •五大性格測驗,個人特質拼圖

    •開放性,富想像力的達文西

    •嚴謹性,一絲不苟的機器戰警

    •外向性,熱情好動的比佛利山警探

    •親和性,善解人意的好朋友

    •神經質,焦慮又脆弱的伍迪艾倫



    第三章 真正「了解」一個人,三階段便能達成

    •描述陌生人的「性格標籤」

    •從「分享遊戲」到「交友網站」

    •如何看待自我?桌上照片可見端倪

    •郵件的格言引文,暗藏玄機



    第四章 CIA優秀情報員的標準

    •避免主觀判斷,就不會被誤導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浴室、臥房、書架──線索的饗宴

    •直覺是最容易落入的陷阱



    第五章 肢體語言會「說」出很多實話

    •性格密碼的洩漏與破解

    •動物學家的夜店「讀臀術」

    •外表裝扮,自我主張的訊息宣示

    •叛逆的奇裝異服,喜歡追求刺激

    •握手和煞車,透露自信與緊張程度

    •用字遣詞最能看出個性

    •私人帳號名稱,反映外向性



    第六章 從實境到虛擬的空間診斷學

    •大家都愛「假仙」,請接受熟悉度測試

    •刻意的角色扮演,遮掩不了生活真跡

    •有心偽裝?個體差異讓你破綻百出

    •全球欺騙網?凡貼文必留下痕跡

    •如何拆穿虛假,建構真實



    第七章 刻板印象來自經驗,正確使用很重要

    •居住地區,也會影響性格特質

    •區域風氣與個人特色會相互強化

    •女性比較神經質?亞裔多半不太開放?

    •不懂避開地雷區,將惹怒所有人

    •古典和搖滾音樂,人們習慣這麼想

    •慎用刻板印象,記得反思評估



    第八章 只看單一線索,容易誤判個性

    •服裝,才是面談時的重點

    •居家空間的窺探指南

    •「囤積」痛苦,「收藏」嚴謹,兩者大不同

    •辦公桌混亂,是壓力大或組織能力差?

    •學會「區塊分析」,了解不同場域透露不同特質



    第九章 學會窺探之前,先掌握五種訣竅

    •慎防第一印象的影響

    •線索的意義來自其他線索

    •運用看似無關的線索

    •注意窺探資訊的落差

    •熟稔被窺探者的物品特性



    第十章 《早安美國》的直播大挑戰

    •辦公室裡的私家偵探

    •認同秩序,但行為跟不上想法

    •仔細思考渴望,單一線索不足為性格要素

    •留白與精心裝飾皆深藏個性密碼

    •家人合照怎麼擺?給誰看?意涵大不同



    第十一章? 從平凡觀察者到窺心專家

    •真實家園,反映人們性格的三種層次

    •偏好的潛意識,會出現在你創造的空間

    •窺心研究的夢想



    謝辭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