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讓更多的人看懂孩子在畫什麼,在想什麼
? ??
筆者之所以書寫這本書,首先得感謝在大學時代選修國內創作性戲劇大師張曉華教授的「沙箱治療」課程,讓筆者對小朋友的心理世界產生了興趣。這個時期,對心理分析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和概念。
???
後有幸參加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新竹校友會,認識了美術科系畢業的老學長王昭堂先生。學長在新竹教繪畫並成立畫室近三十年之久。他為人誠懇又熱忱,熱情地對於我這個遠從新北市鶯歌區特意來參加的校友,主動給予關懷,讓原本就讀完全不相關科系的兩個人也可以談得很愉快。
???
專業的人總是三句不離本行,談著談著總會回到最熟悉的美術領域。王學長三十年的教學中,對於滿畫室孩子的作品自有一套他自己的分析和看法。只見他隨手拿起一張張孩子的畫說:「這個孩子單親又瘦小,在學校常被霸凌。在他的畫中高高的圍牆把小男生自己圍起來,外面的朋友、親人都是野獸與怪物,可知他的心中已經對這個世界充滿怨恨與絕望。」「這個孩子的家境非常富裕,在家是個嬌貴的公主。她的畫中可以看到的特色是:她先畫自己在中央,四周都是她所熟悉的人事物,就像整個世界是以她為中心在旋轉似的。」……在王學長的一般談話中,我可以感受到王學長對孩子的用心與無奈,也給了筆者很大的啟發。後來,我日益留意到國內極其缺乏兒童畫心理學的相關書籍,內心不禁思忖:應該讓更多的人能像王學長那樣,看得懂孩子在畫什麼、在想什麼。這樣,老師與家長就更有能力去幫助孩子們了。所以,筆者在研究與教學的過程中加入分析孩子畫作之新領域。然而,在研究過程中,難免也遭遇不少挫折,例如沙箱治療(或稱沙遊療法),本身的功能在於治療而非診斷,書上所寫的內容都是針對患有各式各樣疾病的人,包括精神分裂、憂鬱症、飲食性疾病、邊緣性人格疾患、強迫性疾患、拒學症、智能不足、焦慮症等等所做的研究,而非一般人。但是,筆者面對的卻是一般人,於是只好另謀他途,轉而從繪畫與心理學方面去尋找相關的理論。話說回來,筆者仍然很認同用沙箱療法之多次性觀察記錄的方式,來觀察個案的變化。同樣地,筆者認為畫作越多,可資分析的素材也就越多,因此會故意要求作畫者須有「著色」與「彩畫」二張以上的作品。透過不同題材的要求,筆者可以有更多元的資料去分析。
2008至2010年,筆者投入「創造性戲劇」教學的論文研究,正需要孩子提供富於邏輯思考的畫作,遂運用王學長的經驗傳承與少許書籍的論點,展開長期分析各年齡層孩子的作品,多年來已經累積六百餘幅畫以上。今決定將之整理出版,把這幾年的經驗統統分享出來,希望對於兒童畫有興趣的老師和家長可以做參考,也為這領域盡一份微薄的心力,敬請各位先進不吝給予指教。
在本書即將出版的時刻才知王昭堂學長已過世,除了悲痛之外,更感念他這輩子對美術藝術的奉獻,尤其感謝他當年無私的教導,筆者才有能力做研究,甚至出這一本書。甚願把完成此書的功勞獻給他,因為沒有他的分享,就沒有筆者後來的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