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區政新角度
定價64.00元
8
折優惠:
HK$51.2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連日本的上班族都敢當,你還怕地獄嗎?:侯・克里斯多福・山雅治の東京職場放浪記
庫存=1
將於1個工作天內出貨
9789865813734
老侯
二魚文化
2016年1月30日
113.00 元
HK$ 96.0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813734
叢書系列:
閃亮人生系列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閃亮人生系列
分
類
商業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哲學
同
類
書
推
薦
努力,但不費力:只做最重要的事,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
主管使用說明書:詳解7大類主管,讓你對症下藥,再難纏都能搞定!
被領導學:當下屬別只是坐著乾等,向主管學習,直接培養你的領導能力!
老實人狡猾工作術:只要努力就會被看見?結果你會經常幫同事收爛攤。最強員工,從誠實交代、狡猾做事開始。
從仙台跳槽矽谷,日本企管講師寫給新鮮人的職場進化手冊!
其
他
讀
者
也
買
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04)
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05)
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06)
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6.5)
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07)
果然我的青春戀愛喜劇搞錯了7.5
內
容
簡
介
去日本上班高薪很嗨?去了才發現每天只能說??、??、??! (是、是、是)
目
錄
代序:男人四十
【日本職場?目擊】?? ?
?? ?
人生經歷的第一場小暴雨?? ?
海外就職面試紀實?? ?
去了日本工作,還怕地獄??? ?
徜徉在日本公司無邊無際的文件大海裡?? ?
這人甚麼都好,就是會說日語?? ?
黃笑話?? ?
敦子小姐的苦惱?? ?
受霸凌的亞香里小姐?? ?
要辭職的同事?? ?
日本發生的「人身事故」?? ?
個性,在會議中一點點銷蝕掉?? ?
在日本當上班族的最後一天?? ?
有給保衛戰?? ?
辭去日本上班族之後的日子?? ?
堅持在不為人知處?? ?
【日本生活?目擊】
日本人的平日修為?? ?
關於英文的都市傳說?? ?
關於「便所食」的都市傳說?? ?
癡漢癡漢滿天下?? ?
六十萬分之一的女孩?? ?
神棍神棍滿天下?? ?
日本衙門親歷記?? ?
【日本文化?雜談】
三地中年男士衣著小考?? ?
雜談日本地址?? ?
千年一次的測驗?? ?
好字二字與偽日文?? ?
日本的「?洒落」?? ?
為何偶像劇裡,大多只說「喜歡(好?)」??? ?
「開動了」嗎??? ?
扒飯?夾飯?你們是怎麼吃飯的??? ?
在日本穹蒼下的忘情之舉?? ?
序
序
男人四十
最近,說我長得像「福山雅治」的人少了,連我自己都忘了說,結果就更是沒人說了。
我來日本工作後,始知日本女性對於福山雅治與木村拓哉的喜好,非楊即墨,分庭抗禮。福山與木村兩人典型不同,大體上,喜歡一個,就難喜歡另一個。我夾在中間,很難做人,選個年齡相近的福山,與其結盟,也是情非得已。看官們認不認同是一回事,起碼日後被人問起我像哪個藝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我必然只能選「福山」。這是出於分類的需要,不得不然。
是的,日本人就是這麼「好分類」。與日本同事、朋友聊天時,「分類」是個很能助興的話題。最常聽到的說法,就是「你曾被說過像哪個演藝人員」。這話匣子一打開,日本人都能說出自己像某個藝人,但屈指一算,不超過百人。以外表來分類,上億的日本人,不超過一百類,您說,這有趣否?
這「像不像」的定義,可別拿我們的標準來看。我們說「像某人」,就算不是全面神似,起碼也得局部雷同,否則,聲稱自己像某個美女藝人,是會招人笑話的。日本人的「像某人」,往往離「神似」差很遠,有的僅僅是鼻子眉毛「有那麼點意思」,有的則乍看細看都不像,只在轉頭側面三十七度沾了一點邊。這些都不礙事,純粹是社交場合的談資,說的人不以為意,聽的人心照不宣。
日本人的分類方式,不只一端;血型可分、星座可分、癖好可分,連「性好受虐與否(S或M)」都可以作為分類準則。我就遇過一個日本人,自稱「喜歡醜女(???)」;還遇過一個出身東京的女孩,聽到男的說方言就來勁(方言???);有些日本男人,逢假日就女裝現身;有的日本女人,與人初次相親就拉著對方到祖先墳頭祭拜……。形形色色,一言難盡。
除去上述各類極端「個性」,日本人之間仍有「共性」存在。比方說,只要是日本人,見面必然鞠躬、聽話必然點頭、飯前必然合掌,走路必然靠左……。除去上述各類極端「個性」,日本人之間仍存在「共性」。比方說,只要是日本人,見面必然鞠躬、聽話必然點頭、飯前必然合掌,走路必然靠左……。所謂「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日本人的「共性」明顯,絕不撲朔迷離。這些「共性」再加上特殊的「個性」,構成了我在日本職場這些年的種種奇聞軼事。
在他鄉異國的職場,成天耳濡目染久了,難免想與國內的朋友們閒聊幾句。網上幾行塗鴉,一篇文章就出來了;文章累積了幾篇,如今一本書也出來了,實在出乎意料。細細思索下,其實這意外的成果(可不是甚麼「成就」),是有理論根據的。據說,游泳選手的最佳狀況是在廿多歲的前半段;拳擊選手的最佳狀況是在廿多歲的後半段;棒球選手晚一點,卅五歲也迎來了高峰。無論如何,過了高峰,體能就必然江河日下。但寫文章則沒這類限制,甚至反其道而行,越寫越好。理由就一個:人類是一種懂得累積經驗、傳承下一代的物種,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甚麼都開始退化,唯獨思考經驗始終累積,上帝留給四十男人一張嘴,不肯收回,用意即是要我們口傳筆授,告往知來。
只是,我不是甚麼文章大家,生活經驗也只比一般人多一點海外見聞,說不出甚麼大道理,「隨時劄記,久而成書」,結果必然東拉西扯。有人問起我這本書有甚麼中心概念,我左思右想,僅得這一句話:還一個「等身大的日本」。百年來與這個鄰國愛恨交織的歷史,反而使得我們心中關於日本的形象逐漸扭曲,不是善鄰,便是惡鄰。透過這本書、一個普通白領上班族在日本社會與職場長時間、近距離的觀察,讓中文世界的讀者多少修正對這個國家、民族的認識,對於極端「哈日」或「仇日」的人,發揮一點正本清源的功用。
最後要提的:自從我在網上寫出一點名氣以來,我的臉書不時會有一些港澳朋友訪問留言,告訴我「老侯,你寫的中文很好懂」,這不能算是無心插柳,明眼的看官應該早就看出我在用詞上的堅持。在當今「網路用語」、「火星文」充斥的時代,仍能在文章中避開這類網民喜聞樂見的新詞彙,其實是要靠一點孜孜矻矻的傻氣。但願百年之後,人們早忘記「自稱像福山」的老侯,卻仍記得「文起八代之衰」的老侯,則幸甚!
是為序。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