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中醫神藥青蒿(黃花蒿)

中醫神藥青蒿(黃花蒿)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6664977
李政育
元氣齋
2016年2月02日
100.00  元
HK$ 85  






ISBN:9789866664977
  • 叢書系列:自學中醫
  • 規格:平裝 / 33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自學中醫


  • 醫療保健 > 中醫 > 中藥











      中醫藥研究者屠呦呦因受到東晉醫書《肘後備急方》記載: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汁,盡服之」之啟發,

      研發治瘧疾藥「青蒿素」成功,榮獲諾貝爾醫學獎。

      青蒿因而被譽為「中國神藥」。

      附最古老醫書《五十二病方》,絕不可錯過。  

      

      青蒿(黃花蒿)的效用不僅抗瘧而已;中醫藥典籍記載,青蒿性味苦、辛、寒;可入肝、膽經、三焦、腎經。功能清透虛熱,涼血除蒸,解暑,截瘧。可用於暑邪或陰虛發熱,夜熱早涼,骨蒸勞熱,瘧疾寒熱,濕熱黃疸。還能辛香透散,為陰虛發熱要藥,兼有解暑退熱作用。



      現代研究發現,青蒿能提高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增強免疫作用;還可抑菌、消炎,揮發油還能治皮膚病;但以防癌抗癌作用最受到重視。本書作者為國內最善用青蒿治病者,其臨床經驗值得大家重視。

      





    自 序:中藥青蒿的作用不僅抗瘧而已……中醫師 李政育

    前 言:中西結合才是傳統中醫藥未來的發展方向

    靈感來自東晉醫書《肘後備急方》

    青蒿的效用不僅抗瘧而已

    屠呦呦因中藥青蒿一戰成名

    中西醫結合是必然的發展方向



    第一章:開發緣起──從中藥青蒿到抗瘧名藥青蒿素

    西元前一六八年已有青蒿記載

    胡椒也有抑制瘧原蟲作用

    只有傳統中藥正品青蒿才有效

    屠呦呦選用青蒿中的黃花蒿

    青蒿素發現背後的故事

    青蒿素使上百萬瘧疾患者免於受苦

    青蒿藥理

    直接用中藥青蒿也許較不會出現抗藥性

    有此一說:屠呦呦接受揚瀾訪談錄



    第二章:細說中藥青蒿及其價值

    《五十二病方》將青蒿用於治療痔瘡

    本草備要:青蒿瀉熱,補勞

    本草綱目:

    中藥青蒿包括五種

    (一)青蒿

    (二)黃花蒿

    (三)珍珠蒿(Artemisia anomala.Moore)

    (四)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五)驅蛔蒿(Artemisia cinaBerg.)

    青蒿與黃花蒿的異同



    第三章:現代研究將其分成六個品種

    為中藥青蒿正名

    青蒿及其他五個品種—植株與性狀

    1、青蒿

    2、邪蒿

    3、豬毛蒿

    4、茵陳蒿:味微苦,有特異香氣。

    5、牡蒿

    6、南牡蒿

    從葉片觀察比較最易分辨



    第四章:實驗證明中藥青蒿及青蒿素的藥用價值

    一、中藥青蒿確有殺瘧蟲效用---抗瘧實驗

    小鼠抗瘧實驗

    猴子的抗瘧實驗

    二、安全性試驗

    (一)急毒性試驗

    (二)對主要臟器的影響

    (三)病理組織學檢查

    (四)藥理學檢查

    (五)人體試驗(試服)觀察毒副作用

    (六)臨床研究:青蒿中性有效部分首次用於臨床

    三、青蒿與青蒿素化學成份

    (一)成分鑑別

    (二)含量測定

    四、生藥青蒿的藥用價值—簡介藥理實驗

    傳統典籍記載的多重效用

    近代研究又有很多新發現

    (一)地上物(葉):能解熱、耐高溫、抗炎、鎮痛、抑菌

    (二)青蒿揮發油:能祛痰、鎮咳、平喘

    (三)青蒿製劑:可清熱、化痰、祛濕

    (四)青蒿製品效用廣泛

    五、青蒿素類化合物的作用—其他生物活性和醫療用途

    具有多種良好的生物活性

    還有多種醫療上用途

    (一)治療皮膚病

    (二)防治寄生蟲疾病

    (三)還能治鵝口瘡

    中藥青蒿可能比青蒿素的應用更廣



    第五章:提高青蒿產量為當務之急—栽培,生產中藥青蒿的嘗試

    青蒿的人工栽培注意事項

    無性繁殖、播種

    改進遺傳性狀

    組織培養可能為未來方向

    利用化學合成方式



    第六章:青蒿的臨床應用舉例

    傳統典籍記載之效用處方

    青蒿種子效用較少提及

    臨床經驗與實務例舉

    以少陽熱理論為基礎辯證論治

    少陽熱理論的基本意涵

    哪些疾病適用少陽熱理論

    臨床常用的治療少陽熱方劑與藥物

    臨床使用青蒿證治舉例

    一、「肌痿」(肌無力)

    二、免疫過亢:登革熱引起膚衄?? ?

    治療化、放療中長期副作用

    瘀熱證可用青蒿

    最好依腫瘤性質處方用青蒿

    不可忽略的引經藥

    其他含有青蒿的藥方

    (一)小柴胡湯加方

    (二)知柏地黃湯加方

    (三)育生通經方加方

    更年期後症狀:亦為「青蒿適應症」

    青蒿適應症

    曾以青蒿複方治好南非總統故鄉的瘧疾病患



    第七章:為何其他中藥沒有抗瘧之效?—二十種中草藥的性味與用法

    為何其他中藥都沒有效?

    一、常山

    二、馬鞭草(鐵馬鞭)

    三、地骨皮

    四、一枝黃花

    五、紅菱

    六、鴉膽子

    七、烏梅

    八、烏頭

    九、甘遂

    十、蛇蛻

    十一、地龍

    十二、鼠婦

    十三、珠砂

    十四、皂礬

    十五、硫磺

    十六、雄黃

    十七、黃丹

    十八、鱉甲

    十九、穿山甲

    二十、鳳凰衣

    中藥一定要複方才具有根本治療之效



    結 語:如何解決青蒿素的抗藥性問題?—兼談中醫藥的未來

    情況正如麻黃與麻黃素一樣

    中藥複方科學化為未來必走的路



    附 錄:長沙馬王堆五十二病方—含青蒿部分

    長沙馬王堆漢墓五十二病方內容

    五十二病方目錄

    先摘錄與青蒿有關的內容





    自序



    中藥青蒿的作用不僅抗瘧而已 李政育中醫師


      

      記得民國六十七年左右,自己剛開業不久,有一位美國人奉世界衛生組織之派,將赴緬甸擔任衛生指導員,協助緬甸抗瘧,前來我診所問大陸發展出「青蒿」抗瘧藥,問我青蒿的臨床用法,我詳細將青蒿的學名、外觀、生長於何處的一些資料提供給他。自此我對青蒿的臨床觀點就與市面上的傳統書籍不太一樣。

      

      傳統中醫抗瘧疾,在傷寒雜病論中,是依辨證論治,分別以小柴胡湯、常山飲、柴胡桂枝湯等為主,而《醫宗金鑑》編輯雜病心法「瘧疾總括」中,則以麻桂各半湯、麻黃羌活湯、桂枝羌活湯、麻黃羌活加半湯、白虎湯、白虎桂枝湯、柴胡桂枝湯、草果柴平湯、大柴胡湯、清脾飲治瘧。四獸飲、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加方治久瘧、虛瘧、勞瘧。柴胡截瘧飲、密陀僧散截虛瘧、實瘧。桂枝麻黃柴胡四物加桃仁湯治痎瘧,瘧母則用鱉甲煎圓方、牝瘧用蜀漆散。如瘧疾的「表證」尚未發完,一般不會用「截瘧」類的藥,因截瘧類的藥會導致外表看起病是好了,但瘧蚊所注入人體的「微絲蚴」並不一定完全被撲滅,仍會再殘留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出現進行性慢性化,無表症的繁殖,仍可能會形成全身性的硬淋巴腫(象皮腫),亦即中醫在《傷寒雜病論》、《難經》、《黃帝內經》中所記載的「石水」。隋巢元方所著《諸病源候論》稱象皮腫為「?」,即像整根未頗開的籐條,或細竹編製物。

      

      象皮腫係潘(或譯為盤)氏瘧蚊叮咬人體之後,其微絲蚴在人體大量繁殖,但被人體抗體對抗之後,阻塞於皮膚表皮下的淋巴腫所致,嚴重的會全身所有淋巴結、淋巴管皆阻塞,像麻花糖捲般,除了常動關節會有凹痕外,皆腫粗硬如象皮,如灌滿氣的足球般,其色瘀、紫、硬、不發汗,甚至於陰囊會大如碗公,陰莖大如免洗紙茶杯,上下眼瞼也腫硬如兩個核桃穀蓋在上面,不易睜開眼瞼,這種頭面腫脹如獅子的症狀,就俗稱為「獅面」。

      

      另外還有一種「河盲」,那是由另一種瘧蚊叮咬所引起,一樣會出現「獅面」,但不一定有象皮腫。

      

      不論是象皮腫或獅面,這種瘧蚊叮咬引起的感染患者都不會有生命危險,但因當形成象皮腫後作切片(皮膚),因皮膚太厚,無法切到與找到微絲蚴,抽血也因皮膚太厚,幾乎抽不到血,針無法扎進血管,所以只能由外觀診斷。如果在初發淋巴腫之時立即抽血,就會發現如「高氮質血症」般,血中尿素氮(BUN)、肌酸酐(Cr)稍微高起,尿中會有少量的蛋白滲出,但不會形成腎衰竭尿毒。

      

      早期形成象皮腫的病人有內外二種治法,外治法也有二種,第一種為做一個圓圈或方形中空的灶,將病人全身用布緊緊纏裹,置於灶內烤令汗出,通常汗出到何處,象皮腫就消到何處,一直烤到象皮腫全消。第二種外治法係用銀杏葉煎湯浸泡。內治法則為口服藥,可用五苓散或桂枝人參湯,或育生五苓散(腎炎方)加重黃耆、銀杏葉、乾薑、附子(黑天雄),再加人參粉、川七粉,一樣讓其發汗。服此方後,汗發到何處象皮腫消到何處,此時所發的其實不能稱為「汗」,應該說是「水份」。患者接受治療時雖然大汗淋漓,但無味道,非常快速有效,只可惜目前已經很少有這麼嚴重的病患。我在民國八十年代遇到一例,也就因醫這個病例,才將瘧疾在人體的變化弄得清清楚楚。例如瘧蚊的微絲蚴若進入腎臟或泌尿系統內,瘧疾患者就可能出現「高氮質血症」,這個發現比哈里遜內科學還早了十五年,因為哈里遜內科學一直到第十五版才稍微提到,還不是講得很清楚。

      

      人體若不小心被瘧蚊叮咬,通常當天還不會立即出現惡寒或發熱,頂多只是仿如感冒般感覺不適。有人說他被瘧蚊叮咬後,服用ACETAMIN○PHEN類治感冒藥,服用後症狀消失了,但半年後又發作,既發燒又有淋巴腫,而且來勢??。其實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因為瘧疾的種類有單日瘧、雙日瘧、三日瘧,亦有熱瘧、寒瘧,若為惡性瘧,還可能引起腦膜出血,死亡率相當高;就算醫好了,也可能出現幻覺,或留下膜腦綜合癥等後遺症,以後老化的速度會比一般人快,必須注意。

      

      其實治瘧疾不一定要用青蒿素,也不一定要如《備急肘後方》所說的「絞汁服」或「低溫絞汁」,只要取中藥青蒿水煮(煎湯服用),就可以治瘧疾,只是效果略有差異而已。屠呦呦由青蒿萃取、製成的「青蒿素」(ARTEMISININ),因為已經純化為單一化學結構式,其臨床使用只局限於「抗瘧」,因純化成單一化學結構式已非自然藥材,所以臨床使用時日一久,就與「奎寧」(QUINE)一樣,會產生抗藥性,就必須修改其結構式,否則抗瘧效果就會變差,其適應症反而不如自然藥材的青蒿廣泛,這也是我出版本書的最大原因---把青蒿及其相關中藥材的作用公開出來,讓大家知所應用。

      

      總括一句話,中醫應用青蒿的範圍相當廣泛,也具有一定的藥效,例如中醫將病症分類為「少陽熱」、「血熱」、「骨蒸勞熱」,如懂得中醫生理、病理與藥理,只要看到少陽熱、血熱、骨蒸勞熱之類證象,就是青蒿的適用範圍。這一部份會在後面的章節中進一步介紹。

      

      一般而言,經過純化的物質(藥物)皆只能抑制病毒或細菌、原蟲、腫瘤、抗體中的一、二個受體,以軍事術語來講就像「單兵作戰」一樣,只有單一性(只能用步槍,一次射一個目標),對同樣的目標一再用同樣的東西攻擊,這個「敵人」慢慢就會發展出對抗方法以避免受傷,這就是細菌或病毒會產生「抗藥性」的最好說明。若要讓疾病對藥物不會產生抗藥性,就必須像發動大規模的各兵種聯合作戰一樣,最好使用複方,多種藥物配伍才能將感染源本身及其對人體、感染後代謝廢物的干擾全部排出體外,徹底消減並修復受干擾機體,因而恢復健康。這就是中醫藥的特長,也是出版本書的目的。

      

      感謝元氣齋出版社林社長的協助,讓本書能順利出版。本書相關病例的病歷整理皆博士候選人吳哲豪醫師所作,他目前正跟著我學習。本書匆忙付梓,如有不夠完整之處,還請專家學者前輩不吝指教。祝大家健康平安

      

      中華民國一○五年一月杪於育生中診所




    其 他 著 作
    1. 新編運氣醫學(上):細探五運六氣奧秘與因應對策
    2. 新編運氣醫學(下):細探五運六氣奧秘與因應對策
    3. 新編運氣醫學(上):細探五運六氣奧秘與因應對策
    4. 新編運氣醫學(下):細探五運六氣奧秘與因應對策
    5. 中西結合共治肝膽病(上):以現代檢驗數據為本的中醫診治實錄
    6. 中西結合共治肝膽病(下):以現代檢驗數據為本的中醫診治實錄
    7. 中西醫共治腦腫瘤:中醫藥介入治療的理論與實務
    8. 中西醫結合治療神經性疾病
    9. 防疫救命秘笈:防治新冠肺炎(COVID-19)等病毒性傳染病教戰守則
    10. 中西並治糖尿病臨床心法
    11. 省視養神則目不病:中西醫結合之現代中醫眼科心法
    12. 危急重症.難治之病中西醫結合之中醫治則與臨床例舉
    13. 獨家新編 五十二病方:諾貝爾醫學獎搖籃,最原始的中醫治療學
    14. 發現尿毒莫驚慌:中西醫結合可治腎衰竭
    15. 中西醫結合治癌新法
    16. 傷寒論之現代應用精華(下)
    17. 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治療心法(下)
    18. 中西結合之中醫臨床治療心法(中)
    19. 中西結合之 中醫臨床治療心法
    20. 養生抗老DIY
    21. 季節養生心法
    22. 不吃藥飲食法(二)
    23. 十二經脈飲食法
    24. 健康性愛寶典
    25. 蔬果瘦身美容
    26. 讓孩子健康很容易
    27. 人參為補藥之王:體質與疾病用參指南
    28. 點穴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