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序
寓言是一種運用說故事的方式,來寄寓人生哲理的特殊文體,它是中國傳統文學的瑰寶。寓言常由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取材,或為文人所自創,舉凡動物、人物、歷史,皆能納入其間,篇幅雖短,卻蘊藏著深刻的哲理。在中國文學發展史上,先秦、唐宋與元明,皆是寓言發展的高峰。先秦時期的寓言總數達千則以上,文體發展已相當成熟,影響後世深遠。然而,這些精彩的文章散見在諸子百家之中,未能結為成串瓔珞,後世閱讀時總感不便。因此,本工作室從《列子》、《孟子》、《莊子》、《晏子春秋》、《荀子》、《韓非子》、《呂氏春秋》、《戰國策》等書中選錄出三十七篇,彙編成這部《先秦寓言選讀》。
「寓言」一詞首先出現於《莊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可見寓言所佔比例極重。莊子假托故事中的角色言論,用以揭示哲理,闡明思想,增加說服力。這也反映了先秦諸子常常利用曲折迂迴的方式,言在此而意在彼,寄託其修身處世之道。例如,「杞人憂天」反映先民的宇宙觀,「刻舟求劍」說明察今變法的重要性。因此,寓言作品充滿了作者的高妙想像力,辯才無礙的智慧與巧思,有興趣的讀者還可以進一步從中探索人物、故事、內涵、藝術特色及其影響。
先秦寓言流傳迄今,多數已是膾炙人口的故事,譬如「愚公移山」、「一鳴驚人」、「庖丁解牛」、「掩耳盜鐘」、「三人成虎」,甚至變為日常習用的成語,影響可謂十分深遠。本書編纂的方式,在經典文本外,輔以注釋、題解,並附上問題與討論、延伸閱讀。選文著重趣味生動,說理力求深入淺出,希望可以激發讀者閱讀先秦寓言的興味,與我們共同領略往哲先賢智慧的魅力。
編者謹誌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