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日本人也不知道的日本語3:敬語、人物對話、書信書寫、文化歷史……學會連日本人都會對你說「讚」的正確日語
定價87.00元
8
折優惠:
HK$69.6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新藍圖新活路:台灣新經濟模式倡議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5794378
陳錦稷/主編
允晨文化
2016年5月01日
127.00 元
HK$ 107.95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5794378
叢書系列:
當代叢書
規格:平裝 / 416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當代叢書
分
類
商業理財
>
經濟/趨勢
>
經濟學
同
類
書
推
薦
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下)(4版)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從工業化到城市化:未來30年經濟增長的可行路徑
經濟學一次學會套書(共兩冊):《一本書讀懂經濟學》+《一本書讀懂資本主義》【博客來獨家限定套組】
蜜蜂的寓言
內
容
簡
介
新境界文教基金會提出以「台灣經濟發展新模式」引領台灣走一條新的道路,建立一個「以人為本」的政府,從人民的需求與尊嚴出發,決定國家政策方向。我們一致認為未來台完的經濟發展應該是以「創新」、「就業」、「分配」為核心概念,並持「以人民為本」的經濟願景。在這願景之下,經濟成長的動能來自於「創新」,經濟發展的目標是為了創造「就業」的機會,經濟成果必須要做到全民公平的「分配」。
名人推薦
這些青壯學者所倡議的「創新」、「就業」、「分配」三原則,將可以讓台灣人民凝聚出堅定的國家發展主體意識,以民主的監督力量。——李登輝
讓讀者們認同我們改變這個國家的決心與意志,讓我們有機會找回這個國家人民的自信,點亮台灣。——蔡英文
政策的形成,不能夠只是少數人的意見整合,更需要與社會溝通,形成共識。——林全
這些主張將成為國人用民主和科學的態度討論未來經濟發展方式的新基礎,其中很多也將成為國家未來的新策略。——陳博志
本書倡議的台灣新經濟模式從創新、就業與分配三個面向切入,對症下藥,擘劃了一個具體可行的活路經濟藍圖,值得肯定。——胡勝正
目
錄
序
導讀�陳錦稷
作者介紹
壹、當前經濟課題與整治
第一篇、薪資與分配
Ch1 薪資成長停滯�邱俊榮
Ch2 台灣階層別的所得、消費與儲蓄�洪明皇
Ch3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的啟發�蔡明芳
第二篇、就業與教育
Ch4 一個抉擇:台灣需要什麼樣的教育與技術形成體系�葉崇揚
Ch5 繁華下的犧牲—當前失業現象成因與分析�洪敬舒
第三篇、經濟與產業
Ch6 經濟成長動能的衰退與突破�龔明鑫
Ch7 台灣服務業發展歷程與政府角色�龔明鑫
Ch8 在地、國際、創新 台灣的下一步�蔡明芳
貳、全球化浪潮下台灣經濟的新出路
第四篇、創新的思維
Ch9? 全球化下產業政策新思維—從談判權力解構觀點�呂曜志
Ch10 活化台灣創新能量的創新政策與策略�林欣吾
第五篇、國際的借鏡
Ch11 金融危機之後,福利國家如何再出發?�呂建德
Ch12 韓國經濟成長模式為師?為鏡?為訓?�葉懿倫
第六篇、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的戰略
Ch13 對外經貿談判的解構與重塑�吳建輝
Ch14 經貿、安全與發展—TPP 與台灣突圍�洪財隆、楊大慶
Ch15 為什麼是 TPP 優先?—從日本推動經驗看台灣加入區域整合�葉懿倫、蔡明芳
參、結語�陳錦稷
序
推薦序
李登輝
2014年是台灣政治意識與發展潮流出現重大改變的一年,從太陽花學運見證了年輕世代的投入與網路社會的發展,而六都的選舉結果則突顯出台灣人民用自己的力量,教訓了失德失能的執政黨。但這樣仍不能算是台灣人民的勝利,因為人民依舊面對著失業低薪、食不安與住不安的困境,面對未來更是驚惶悲觀。台灣是我們的國家,監督任何執政的政權,讓他們替人民真正解決問題,保障台灣長久利益與發展,才能算是台灣人民的勝利。
未來的台灣要走什麼方向?人民最關心的、最重要的仍是經濟的問題。可是過去十多年來,政府以「全球化」、「自由化」與「兩岸經貿」作為主流經濟政策,讓台灣經濟體系因「兩岸分工」而陷入的產業結構與所得分配失衡,因重「高科技與金融產業」、輕視「中小企業、中南部」,不僅使得區域發展、糧食自給失衡,也傷害了國內消費能力。而政府為求經濟政績,由資本家、財團的商機判斷來主導,取代國家發展方向,造成「利潤私人化、污染社會化」的環境生態與價值理念失衡,導致了台灣在國際經貿發展,走向了「負面經濟整合」,讓大部份台灣人民承擔因過度自由開放後的悲慘結果。
今日登輝很高興,看到台灣有一群年輕的經濟與社會領域研究學者,十分關心台灣因政策抉擇所造就的經濟模式,所形成產業結構偏斜、薪資勞動環境惡化、所得分配不均以及國際經貿整合突破等問題。他們分別從學理與實證數據找出當前問題與政策關聯,並以台灣新經濟模式為核心,就活絡台灣經濟政策的新藍圖提出具體主張。看到這群年輕一輩的學者,展現關心台灣前途與未來發展的精神,並以積極的態度來向政府部門與公民社會提供政策建言,相信對促進經濟發展與維護社會正義,必定有相當大的助益。
台灣身為小型開放的經濟體,沒有能力去主導、改變國際經濟運作的規則,但這些青壯學者所倡議的「創新」、「就業」、「分配」三原則,將可以讓台灣人民凝聚出堅定的國家發展主體意識,以民主的監督力量,促使國家領導人改變過去那種如打造「鐵達尼號」般的求快、求數字成長的經濟迷思;同時加強台灣在國際經濟體系中生存與發展的能力,以確保國家經濟安全、發展國家經貿自主性,並以技術優勢維持成長動能的台灣新經濟模式,將台灣打造成一艘安全、長久的「諾亞方舟」。
書
評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