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成為賈伯斯:天才巨星的挫敗與孕成
  • 定價217.00元
  • 8 折優惠:HK$173.6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青銅器與宋代文化史

青銅器與宋代文化史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501558
陳芳妹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年5月20日
167.00  元
HK$ 167  






ISBN:9789863501558
  • 規格:平裝 / 344頁 / 18.2 x 25.7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人文史地 > 中國史地 > 文化史











      王國維曾說:「漢代孔子壁中書出,而有古文經之學;宋代古器物出,而有金石學」,

      但為何象徵中國古史三代的青銅器物,會在一千多年後的宋代大放異彩,並衍生出影響後世深遠的「金石學」?


    ?

      北宋中葉,儒學者一改漢唐以來經學家注疏為主的禮制研究傳統,透過實際出土器物,追求「觀其器,誦其言,形容髣?,以追三代遺風」的復古運動。在劉敞、歐陽修、蘇軾、呂大臨等人的參與下,士大夫之間出現了收藏、研究鼎?之器的風氣,並在徽宗朝「隆禮作樂」的推動下,形成官、民之間仿製古器的風潮。古式禮器出現的場域,也從國家祭典擴及到地方孔廟釋奠,更深入文人書齋與佛道教之中。宋室南渡後,透過朱熹的倡導,仿古器物與道學相結合,將三代意象轉化為朱子學的符號及工具,奠定了往後元、明、清三代的社會文化基礎。影響遠及海外的李氏朝鮮,乃至於清代臺灣孔廟中的祭器形制。

    ?

      本書爬梳大量文獻、文物資料,並揀選再生「三代銅器意象」的代表性器群,清楚呈現出宋代從考古、博古、仿古到玩古的變化過程,並以圖像結合文獻,探索此一變革背後的動力,及其對後世文化史、器物藝術史的影響。





    導言

    圖版目次

    ?

    壹 宋代「金學」的興起與宋仿古銅器

    一、宋代「金學」的建立:從「解經」到「考古」

    二、稽古作新,以追三代之隆:徽宗朝的「隆禮作樂」與《重修宣和博古圖》

    三、餘論:金學與仿古銅器的文化意義

    ?

    貳 「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宋人從「考古」到「玩古」的轉變

    一、士大夫新價值觀及三代銅器的「考古」出土與時空流動

    二、皇室新價值觀與仿古

    三、三代銅器意象的流傳:贊助階層及使用情境的擴大

    四、從考古到玩古

    五、餘論:從考古到玩古者的社會階層流動現象

    ?

    參 金學、石刻與法帖之學的交會:《歷代鐘鼎彝器款識法帖》宋拓石本殘葉的文化史意義

    一、殘葉為「宋石本」的視覺證據

    二、殘葉碑碣格式蠡測

    三、薛尚功與北宋復古潮流中的金學、石刻與法帖之學

    四、餘論:兵火後南宋地方官的金學重建

    ?

    肆 「與三代同風」:朱熹對「釋奠儀式」的形成及影響

    一、朱熹「釋奠儀式」的形成(1155-1194)

    二、影響力的評估:出土證據與儒學教化的「視覺符號」的流傳

    三、餘論

    ?

    伍 十三世紀桂林府學釋奠二圖的新發現

    一、提典刑獄吳純臣的釋奠禮儀觀:圖像化與立碑化

    二、碑面圖像化手法與圖文關係

    三、〈釋奠位序儀式圖〉碑的新發現:「桂學釋奠二圖」的意涵

    四、碑與拓片的形式轉換與位移

    ?

    致謝

    圖版出處

    參考書目

    索引





    (摘錄)

    ?

      本書於2001至2015年陸續完成。此十五年間,我研究的課題,從關注國民政府帶來臺灣的故宮上古青銅文物,到臺南孔廟仍在使用的乾隆紀年的釋奠儀物;從研究中國青銅時代下及於宋元明清的美術考古。本書想探索的是:為何早於孔子時代既已存在的文物,如爵、鼎、簠等的形制或紋飾特徵,在青銅時代結束後仍能流存兩千多年的壽命?我認為此一歷史轉折點應在宋代,這是本書「青銅器與宋代文化史」的焦點議題,也是書名的緣由。

    ?

      在人類工藝美術史上,各種意象從出現到消失,都有與人共現的生命史。譬如青銅爵等三代意象,驚人的長壽以及強勁的傳播力,世所罕見。本書根據考古資料、現存文物和傳世文獻,清楚地呈現宋代所扮演的關鍵角色。更具體地說,是宋代使器物的復古成為「運動」。

    ?

      目前學界基於考古資料,注意到復古及仿古的現象及意圖,在中國藝術和視覺文化發展史上,不只可以遠溯於商代,而且往後下逮近代,並為此長遠的發展史歸納出多樣的復古模式。但宋以前的器物復古,是零星的,點狀的,其延續性並不夠明顯。本書則試圖論證,宋代不只具備孕育復古的基本條件,更在諸多復古模式中,提供形成「運動」的諸多條件,這是其他階段或模式所罕見的特質。

    ?

      宋代器物的復古「運動」,有其從「無意」到「有意」,從少數到多數,從中央到州縣,從廟堂到居家陳設而形成「運動」的過程。其關鍵因素恐怕在於地下出土物遇上新興的飽讀三代經典的士大夫,他們透過器物出土地點及銘文,證明是三代之器。這種提供跨越千年的聖王時代的視覺物證的新出土,證據力是如此明確而具體,建立復古排它性的新價值基礎,對於當時流行的集漢唐經典注疏大成的《三禮圖》所建構的三代器物視覺認知,具有矯正的作用。

    ?

      當時此一「運動」,從點到面,有科舉官僚階層如劉敞、歐陽修等人的積極參與,他們成為新的「收藏」階層;甚至也有如徽宗皇帝的朝廷,變成最大的收藏家。士大夫及皇室相繼出版《考古圖》、《重修宣和博古圖》等,用圖錄具體顯現三代的真正樣本。這些樣本,不只成為製造仿品的典範,形成「禮局樣」,且被試圖應用在《政和五禮新儀》等當代禮儀中。

    與上古相比,宋代銅器的研究則顯得較冷清。客觀上,青銅從上古成為藝術品的主流質材,但到宋以後已淪為非主流,不只作為斷代標準的材料相對不足,學界研究成果也相當薄弱,這是藝術史研究重視原創性觀念所致吧。惟近年來,研究成果及研究條件已有所改善,而仿品事實上也反映了當代人的生活品味與思想心態,加上新近考古材料的陸續出土,已為此一領域的研究開啟新天地。

    ?

      回顧清末至民國以來,宋代的大量文獻著錄,尤其是有關銅器金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已引起學界的關注。古物研究者、古物收藏家、古物仿造、偽造及古物市場取向等課題早被論及,包括「著錄」、「收藏」、「仿造」、「辨偽」及「價值」等方面。但相對於近六、七十年來上古考古研究的蓬勃發展,上述議題則往往淪入沾有古董市場及古董商習氣的範疇,卻罕見學界關注。

    ?

      然而在1980年代,臺灣已有學者根據宋代文獻有關三代銅器與古代石刻,較為全面性與學術性地探討宋代的金石學,惟關於銅器視覺形象方面的議題則仍較少有人著墨。

    ?

      相對地,由於歐美博物館庫房收藏不少秦漢以降的青銅器仿品,學者開始以學術態度,將宋以後仿品放在當代歷史脈絡中討論;也有從仿古主義(archaism)的角度,將宋代仿古銅器與上古銅器作風格的比對,從仿古過程中,形制與紋飾師法的角度,指出《考古圖》及《宣和博古圖》二圖錄成為宋以後仿古範本的現象。此外,文人品味亦被納入宋以後的青銅器研究領域中。

    ?

      古銅器,盛於商周到春秋戰國,漢以後基本上已歸於沉寂。漢唐帝國興起,外來接觸頻繁,銅以外各種質材,包括陶瓷、漆、金、銀等,在器物發展史上各擅勝場。漢唐五代之間,過時的商周銅器雖偶爾意外出現,基本上是被留在「怪異之境」;歐陽修《集古錄》所謂「散棄於山崖墟莽之間,未嘗收拾」,正生動描繪出宋初士大夫感受到的歷史實情。古銅器在漢唐間幾乎徹底被邊緣化了。

    ?

      宋士大夫對這種邊緣化現象,都有鮮明的觀察與論述,正意味著古銅器在宋代地位的轉變。古銅器到宋代,不只是無意間出現而已,且被有意尋訪、珍藏、研究、記錄和出版,宋人謂之「考古」、「博古」或「金石學」,亦即是英國學者羅森夫人(Jessica Rawson)所謂的「Antiquarian」。或被以銅質仿造其形制、紋飾或銘文;或進而以當代時尚的質材如陶瓷、金、銀、玉來仿造,使「三代銅器意象」這種在時代潮流中再生,成為宋及以後器物發展史的鮮明現象。以下歷時約一千年,正是宋人「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從「考古」到「玩古」的復古概念轉變的結果。宋朝時人說的「追三代於鼎彝之間」,正好恰當地描述「三代銅器意象」的「再生」。此「三代」,乃直接引用宋人著錄常用的詞彙,意指今日已為考古學證實的商周及仍待確認的夏代。宋人對此時代嚮往既深,並深深感受時間距離之遙遠,劉敞所謂「于今蓋二千有餘歲矣」。我們用「再生」以強調「三代」從漢唐「邊緣」死而復生,而再被「推崇」的鮮明改變。並以「意象」說明銅器形象的再生,是跨越質材,並且往往從極準確到只存有少數相近特質等復古程度不一的各種呈現。

    ?

      呂大臨《考古圖》序云:「觀其器,誦其言,形容髣?,以追三代遺風。」翟汝文《忠惠集》附錄曰:「考禮於夏商之器,正字於鼎彝之間。」翟耆年《籀史》稱為「鼎彝之學」。我們採用宋人的通用詞彙及概念,以論述這個複雜轉變的歷史現象。

    ?

      本書欲結合文獻紀錄,揀選「三代銅器意象」再生的代表器群,重建人與物的可能關係。這些關係包括人以其社會、政治身分地位與物的使用脈絡間的互動,探索「三代銅器意象」在宋代的再生,以及此一變革背後的動力。宋代銅器一系列觀念的改變,觀念所來自的贊助階層及其社會、經濟、政治與宗教基礎的擴大與變遷,深入儒佛道及民間信仰世界中,奠定宋、元、明、清一千多年的發展基礎。我們也想說明此現象對器物藝術史的影響。雖然新近考古材料仍相當有限,重建的歷史情境仍屬斷簡殘篇,不過圖像結合文獻,解讀其變遷,是本書努力的方向。

    ?

      由於士大夫與朝廷共同參與,使得宋代器物的復古,不只兼具一般復古通見的「收藏」與「禮儀」脈絡,更建立隨時檢驗收藏標本是否確實為三代標本的「考古」脈絡。本書第壹章〈宋代「金學」的興起與宋仿古銅器〉即處理此問題。為使「於古有據」的視覺圖式上碑轉拓得以廣泛流傳,本書第參章〈金學、石刻與法帖之學的交會〉即討論此議題。拓本並且隨著雕版印刷術的「流傳」脈絡而作階層的擴大與時空的轉移。

    ?

      北宋出現的器物復古運動,由於汴京失守,皇家與民間收藏的古物一時喪失殆盡,圖錄也罕見流傳。即使如此,因為基本圖式已經建立,影響到青銅以外的質材,如瓷器、銀器等,成為它們的內涵,經過沉澱轉化,遂在歷史長河中,形成跨時代的、共存的、不易消失的基本意象。

    ?

      此一器物復古運動,參與的階層涵蓋甚廣,從士大夫上至皇帝,從隱逸的文人到無名有氏的婦女。而古式禮器出現的場域,從國家祭典到孔廟釋奠,從文人書齋到佛道教。就圖式而言,則從士大夫圖錄到皇家圖錄,從經典纂圖到日用百科全書,以至印章、碑謁等。在新近考古出土宋至清的禮器,與流傳於民間的三禮圖示系統都並行不悖,本書第貳章〈追三代於鼎彝之間〉,即論述此一議題。

    ?

      具有考古證據的宋代器物的復古運動,徽宗朝雖有皇帝與士大夫的參與,宮廷收藏的上古青銅器樣本隨著徽、欽二帝的被擄而流散,以致於中止。但另一方面,上古青銅器樣本卻成功進入國家祭典以及州縣釋奠的禮制中,以皇室宗廟和中央與州縣學校為場域。經歷宋高宗與朱熹,復古的三代意象如爵、簠、簋、鼎等器形,終於在明、清兩代的國家祭典中位居核心器形。本書除第貳章外,第肆章〈與三代同風〉即論述復古器物在州縣儒學的角色,特別與朱子學的形成與發展相結合。隨著儒學的擴散,我們也看到從中心到邊陲以立碑、刊刻的方式傳播。本書第肆章及第伍章〈十三世紀桂林府學釋奠二圖的新發現〉,以廣西桂林至今猶存的巨碑為例,說明即使在兵火之中,藉由拓片之幾經輾轉傳拓,至今即使相隔將近八百年,三代意象仍然具體存在。另外,我們也看到這些復古圖像,傳到李氏朝鮮,另外有一部分則出現在日本江戶時代的釋奠祭器行列中。

    ?

      總之,北宋的禮器復古運動成功地改變漢唐以下到宋初集大成的三禮圖示,而形成另一種新的三代意象,流傳到近現代。所謂唐宋變革,在政治、社會、經濟、文學與繪畫之外,禮器復古也提供醒目的具體內涵。




    其 他 著 作
    1. 孔廟文物與政治:東亞視野中的臺灣府學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