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新視界】出版緣起 ?
不只是好故事,也是生命中重要的事
回想童年時代,與「閱讀」有關的回憶總是溫暖而充滿愛:晴朗微風的週末午後,父親牽著我的手走進兼賣各式文具、參考書的社區小書店,讓我挑選自己喜歡的書。經過一番躊躇猶豫,把架上的幾本書拿上又拿下,好不容易選定了書(很節制的一次只挑一本),讓書店老闆用素雅的薄紙包起。而後喜孜孜的捧起書,父女倆手牽手,愉快的散步回家,期待不久之後的下一趟「買書小旅行」。
彼時在小女孩心田深植的閱讀種子,如今已發芽茁長,讓我成為悠遊書海的愛書人。而今有幸成為出版人,最美麗的理想便是為孩子們出版好書,讓他們享受我曾經享受過的,關於閱讀的種種美好。
近年來有不少專家學者發表「閱讀與人格發展」的相關研究成果,指出「閱讀小說」是培養解決問題能力的絕佳方式。小說情節往往呼應現實人生;觀察小說主角的思考邏輯與行為模式,擴展了讀者的生活經驗,提升與人群和環境對應的能力。
諾貝爾文學獎作家馬奎斯筆下迷人的魔幻世界,原型來自童年時期外婆娓娓敘述的鄉土神話傳奇。外婆的故事穿過門外的雲絮與穹蒼,緩緩飄升,擴展了幼年馬奎斯的想像,使他融入幾千里外另一世代的眾多心靈,與不同時空的人群同悲共喜。
暢銷小說《哈利波特》作者J.K. 羅琳曾在哈佛大學畢業典禮勉勵畢業生:人類是地球上唯一不需要「親身經歷」、便能「設身處地」想像他人心思和處境的生物。而啟動我們內心這股「魔法想像」與豐沛能量的泉源,正來自一部部開展讀者眼界與想像力的文學傑作。
義大利作家卡爾維諾說:「『經典』是每次重讀都帶來新發現的書;經典之書對讀者所述永無止境。」
經過縝密的評估、規劃並諮詢專家學者,遠流出版於二○一六年初春隆重推出【經典新視界】書系,為少年讀者精選世界經典傑作。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多數書目為數十年來首見中文版,盼能為讀者彌補過往錯過的美好。這些好書均已在國外長銷半世紀,是一波波時光浪潮淘洗而出的珍珠,更是世界文學史上的瑰寶,榮獲國際大獎或書評媒體高度讚譽,值得品讀、典藏。
每本書不但有好看的故事,更有豐富深刻的議題。我們相信透過閱讀,能讓人生中各個階段重要的思考課題自然融入孩子心中;特別是家庭情感、土地認同、情緒管理、同理包容、人際關係、獨立思考、滋養創意、追尋夢想、公民意識……等。
這些好書陪伴孩子面對成長課題、養成一生受用的態度與價值觀,也幫助成人讀者深入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成為孩子的傾聽者與陪伴者。為此,全系列每本書均委聘專家學者撰寫深入導讀,培養讀者的精讀力與思辨力,並可作為親子互動或教學活動的指引。
我們期待——透過經典好書涵養孩子的美感品味和情感底蘊;對生活有豐富的感受,對他人有同理包容之心。
我們期待——透過經典好書讓孩子培育深刻思辨、演繹批判和創新領導能力,進而拓展寰宇視野;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站得高、看得遠。
我們深切期待——【經典新視界】為孩子構築與閱讀和家庭相關的美好記憶,讓孩子大口吸納成長的養分,眼中閃爍著被好故事點亮的靈光,看見新視界!
導讀
刺激想像,尊重動物
說真的,我非常欽佩波普先生。我和他一樣嚮往南北極、熱愛關於極地的影片和極地探險的書,甚至拜託出版社編輯簽下北極探險的書來讓我翻譯。但假如有人送我企鵝,我恐怕沒辦法像波普先生那樣,即使幾乎傾家蕩產,仍以企鵝為優先;凡事均以企鵝會不會開心、吃得好不好為前提來對待牠。
但我仍「追逐」企鵝。過去在京都求學的時候,隔壁研究室有人研究企鵝,除了在動物行為講座的專題討論之外,我不時會請教這位學長有關南極和企鵝的細節。此外,只要有時間和機會,我一定不會錯過任何有企鵝的動物園和水族館。
去澳洲開會時得知菲利浦島上有種神仙企鵝(又叫小藍企鵝),儘管白天開會累得要死,傍晚仍興匆匆的搭乘來回數小時的巴士到小島上,看牠們隨著一波波的海浪從海中冒出來:一隻、兩隻、三隻……但冒出頭的企鵝左右張望,發現一旁虎視眈眈的捕食者數量比企鵝更多,就再退回海裡。等浪一次次的打上來、現身的企鵝聚集了十來隻時,衝啊!成群的粉桃腳丫和左搖右晃的企鵝屁股就爭先恐後的衝往岸邊,然後慢慢踱向民宅旁的草叢裡,或其他屬意的場所過夜。所以這個小島有一款交通標誌是車子底下有一隻企鵝,提醒車主在發動車子前一定要檢查車下有沒有窩著企鵝。
等等,澳洲也有企鵝?
沒錯,企鵝並不是南極才有的動物;澳洲、智利等地也有。但我並不是要跟大家說「想養企鵝就養」,絕對不是!先不管合不合法,一般人一時心血來潮就飼養企鵝的話,只會害了牠,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貓狗或其他各類寵物經常被棄養。波普先生的企鵝雖是一件突如其來的「禮物」,其實是個大麻煩,但他仍舊盡最大的力量幫企鵝謀福利,從頭到尾,始終如一。
《波普先生的企鵝》這本書出版於一九三八年,真的是部跨世代的兒童文學經典。對我來說,能夠稱得上經典、且有動物出現的兒童文學作品,必須是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且裡面的動物行為和生態敘述基本上沒有嚴重差錯,不會讓讀者對動物有錯誤印象。像《柳林中的風聲》、《夏綠蒂的網》也都是值得閱讀的經典。
動物和人之間,是真的可以培養出感情的。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應該把牠們「擬人化」,幫牠們穿衣穿鞋,甚至不讓牠們下地而時常抱著走或讓牠們坐娃娃車,而是應該要尊重動物,不論牠是家裡的寵物還是野生動物,或是被養在家裡卻沒有被正確對待的倒楣動物。就算被稱為「毛小孩」,牠們也還是動物而不是人類小孩,有牠們原本的行為與生態;如果沒辦法提供適當的環境,就不該飼養動物。
波普先生的企鵝從原本的一隻變成兩隻、再變成十二隻。在書中以各種誇張的情節描寫了飼養野生動物時所可能發生的問題,很值得想養寵物的人參考。特別是在故事最後,讓我聯想到小學生的腦筋急轉彎考題「北極熊吃不吃企鵝?」,以及絕對應該制止的放生問題。經典之所以為經典,就是因為它不但能刺激想像力,還能讓我們不斷思考與討論。
那麼,波普先生的企鵝究竟是哪一種呢?
書中把特徵都清楚的寫出來了。全世界的企鵝不到二十種,先查詢書籍或網路的圖鑑,再跟親朋好友或我,或動物園企鵝館的保育員確認答案吧。
?
張東君(青蛙巫婆.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