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講道是生命的言說
孫寶玲牧師邀請我為其新著《21世紀聖經講道學》撰序,作為孫牧的朋友,當然卻之不恭;作為其「粉絲」一族,這是我的榮譽;作為他的讀者,能夠快人一步,先睹部分內容,誠為樂事。於是,也顧不得各樣未完成的工作,馬上答應。
眾所周知,講壇對華人教會而言,具有神聖而獨特的位置。一方面,宣講對基督教信仰的承傳,一直扮演重要的角色,耶穌基督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宣講者,而宣講對初期教會發展所起的關鍵作用,從彼得、保羅等使徒身上,更是具體活現。另一方面,由於華人傳統對「教化」的推崇,故講壇的宣講職事,更被蓋上一層神聖的帷幕。從來沒有人會否定「聖道」與「宣道者」間的密切關係,但華人教會對後者,多少又賦予某種神聖的意義(屬靈權柄)。
我們該如何持平地看待「聖道」與「宣道者」(宣講者)的關係?宣講者僅僅是改教傳統宣稱的毫不重要的「器皿」,還是像華人教會屬靈傳統視之為領受聖諭的「神人」?孫牧師在本書第一部分對宣講的神學思考中,便特別將焦點放在宣講者身上,到底宣講者的身分是什麼(第一章)?又如何扮演天國與人間的橋樑(第二章)?宣講者個人與其所屬的群體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係(第三章)?個人以為,這三章是本書最為精彩的部分,恰如其分地勾劃出宣講者的角色,為建構宣講神學,提供了既貫連於傳統,又跨越野視,並與群體對話的啟發與思考。更重要的是,讀來的時候,我們不會將之視為一種抽離的陳述,而是隱若看到(及聽到)孫牧以自己的生命的言說。
孫牧師站講壇事奉多年,也積極參與神學教育,完美地將教會與神學教育的配搭展現出來。他的講道──或聽或讀,均發人深省,將經文的世界與當下的時空連接起來,令人感動、扎心。早於《此時此道》及《宣講之道》一書,他便將講章背後的釋經與構思過程予以解剖,而在本書,孫牧先在第一部第四章詳細講解了從釋經到講章的步驟,然後再在第二部, 以十五篇講章作具體註腳,為讀者剖白一篇講章是如何煉成的故事。這對宣講的學習與實踐,無疑發掘豐富的寶藏,或是進入一次從釋經到講章的導賞之旅,這遠比一般的講章結集,更有意義與價值。
傳統儒學追求「三不朽」,即立德、立功與立言。循著儒家的進路,三者間有著密切的關係,有大德者,自然會創下顯赫功勳,並成一家之言。惟此理想,往往跟現實間存在著極大的張力。對基督教信仰而言,宣講者所重者除了「立言」外,在「德」「功」方面,實也不言輕視。不過,即或如此,基督教也無法迴避三者間的張力與不協調之處。宣講者所「言」,是否具有德性生命的基礎,同時又能敏銳於時代?其對「功」的願景又是什麼?這不僅仍是此時此地宣講者的困惑,也在在挑戰著宣講者的身分。讀到孫牧師在第一章這段話:「但生命和職事的鑄造,絕非只靠私人內向的經驗,而是稠厚的沉澱。宣講者的生命必須持續培育一己和群體的信仰和生活識見。宣講者必須具有由神學識見(theological literacy)和聖經識見(biblical literacy)所孕育的辨識能力(discernment),不斷反思和凝視,以背負和見證聖道。宣講者不能、也不會事事當『專家』,但他卻是受託,將種種識見整合在神的道之啟迪下的傳道者。」(43頁)是的,宣講者絕非來回於天上人間的神人,卻是不斷經歷著神聖與凡俗間的掙扎,仍懷著終末盼望,持續拷問自身與此世的破碎與不完美,並願意將自己對聖道的掙扎、探索與領受,忠實地向這世代宣講。
?
在結束這篇序文時,我想起以賽亞書的僕人之歌。上主的僕人說:
?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
主每天早晨喚醒,喚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
主耶和華開啟我的耳朵,我並未違背,也未退後。
人打我的背,我任他打;人拔我兩頰的鬍鬚,我由他拔;
人侮辱我,向我吐唾沫,我並不掩面。
主耶和華必幫助我,所以我不抱愧。
我硬著臉面好像堅石,也知道我必不致蒙羞。
稱我為義的與我相近;誰與我爭論,讓我們來對質;誰與我作對,讓他近前來吧!
看哪,主耶和華必幫助我,誰能定我有罪呢?
看哪,他們都要像衣服漸漸破舊,被蛀蟲蛀光。
你們當中有誰是敬畏耶和華,聽從他僕人的話語,卻行在黑暗中,沒有亮光的,當倚靠耶和華的名,仰賴自己的上帝。(五十4∼10,《和合本修訂版》)
?
上主僕人的自我體認,豈不正是向此時此地宣講者所發出的召喚?
?
祝願本書成為眾宣講者的明燈,藉此祝福華人教會的講壇,是為序。
?
邢福增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2016年3月21日,受苦聖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