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突破服事倦怠

突破服事倦怠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1985008
山弗得
黃凱津
校園書房
2016年5月01日
93.00  元
HK$ 88.35  






ISBN:9789861985008
  • 叢書系列:教牧館
  • 規格:線裝 / 192頁 / 25k正
    教牧館


  • 宗教命理 > 基督教 > 心靈關懷/成長

















    服事倦怠,

    也可以是生命更新突破的契機!





    導讀? i

    前言? 001

    導言? 007



    第一章?? ?服事倦怠:問題特殊?? 013

    教牧人員在事奉上所面對的九項特殊難題



    第二章?? ?問題是:事情永遠做不完?? 029

    教牧同工的事情永遠做不完



    第三章?? ?教牧同工空氣般的事奉?? 037

    有時教牧同工無法看出事奉是否有任何成效



    第四章?? ?旋轉不止的輪子? 045

    教牧人員的工作具重複性



    第五章?? ?面對期待? 053

    教牧人員經常要面對眾人的期待



    第六章?? ?人際關係帶給我們的幫助? 065

    年復一年,教牧人員服事的對象都是同一群人



    第七章?? ?餵養靈魂? 077

    由於教牧人員事奉的對象都是有需要的人,因此會特別耗費心力



    第八章?? ?自我中心的問題? 091

    教牧人員服事的對象中,很多人來找她、來教會不是為了扎實的屬靈餵養,而是為了尋求「安慰劑」



    第九章?? ?我們呈現出來的面貌? 109

    教牧同工很多時候必須倚靠他的「人格面貌」(persona)來做事



    第十章?? ?以利亞的問題? 119

    教牧同工可能會因為失敗而感到疲憊



    第十一章?? ?「疲憊的自我」所帶來的問題? 131

    「疲憊的自我」牽涉的是一個人的整個「自我」累壞了



    第十二章?? ?重新找到力量? 157

    精神力量有可能會用盡,用盡之後就必須去尋找新的力量來源



    參考書目? 175





    導讀

    廖乃慧(新加坡長老會禧年堂教牧)

    ?

      願那呼召你來服事的主,總是點燃起你心中對主的愛慕,以最大的熱忱來研讀主言,讓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被提醒是誰呼召你。

    ?

      對現代人來說,一份工作能做多久?可能年輕人會覺得:試試看,如果不合意,再換一個。但《突破服事倦怠》的作者約翰.山弗得屬於上一代。牧會十九年後,他正式向美國聖公會提出辭呈,而後因著累積許多相關閱讀和學習,師從榮格(Carl Gustav Jung),為病人做心理分析,正式掛牌做心理諮商師,直到退休。



      擁有教牧和專業諮商背景的山弗得如此定義「倦怠」(burnout):「不易入眠;抱怨身體異常,例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頭痛、腸胃不良;不管怎麼休息睡覺都還是長期疲勞,惟有渡假才稍作改善;成績低落;持續憂鬱;不斷地抱怨無聊。」看到這樣的定義,很多人心中可能會想:這樣的人八成是憂鬱症患者?或者得了腸胃炎?甚至他活得不耐煩?分明有好日子,卻無法好好享受,活得不快樂。甚至老一輩的人恐怕會看不慣,覺得年輕人怎麼搞成這個樣子?但是,感謝今天有心理分析師,他們可以得到合適的對待。究竟什麼人會倦怠?從山弗得執業的背景來看,相信他會有一個長長的單子,且非常熟悉每個病人的背景,可是為什麼他單單寫了《突破服事倦怠》(Ministry Burnout)一書呢?他當過十九年的教區牧師,從一個嫩嫩的助理牧師,成為一個講道令人印象深刻的資深牧師。他承受過許多壓力,有形的、無形的,因此樂意為教會的牧者完成一個獻禮,使他們有機會明白自己恐怕已經耗損,需要留意,不要以為只要熬一熬,多一個休假,也許就可以換個心情。

    ???

      雖然我在神學院畢業兩年後就讀過《突破服事倦怠》英文原書,但隨著牧會時間增長,我發現,原來要不倦怠真的不容易。我目睹同工總是需要在自己的休息日,到醫院探望將要動手術的病人、或者快要安息的病人。我已經把這樣的服事當成是休假日中非常重要的事,做這樣的事就如醫生在安息日也看垂危病人一樣,那是需要的;這能為你帶來滿足感,看到上帝的聖工能完成,是何等和諧與美麗。但是長此以往,總有透支的一天。對於華人教牧來說,傳統文化裡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衡量一個傳道人是否忠心到底的重要判準。那些退休之後、再接受另外一個新委任的牧長,只要死在任內,就會得到很高的評價,讓信徒無限地懷念。正因華人「勤有功,嬉無益」的觀念實在根深蒂固,所以我們更需要用心來體會山弗得的提醒。



      在本書的建議之外,以下兩方面的補充和提醒,則希望提供所有讀者參考:

    ???

      第一,全球化帶給所有人許多挑戰。它像是雙刃的劍,使我們比前人更容易提升,但也使現代人的競爭比以往更激烈。例如,現在你只要通過youtube,就能快速學到各樣新技能,從前看不到的書刊,彈指之間就可以買到。同樣的,回到山弗得的話,在今日社會要更新你那「疲憊的自我」,頗為容易。因為回到家裡,今天想不通的問題,可能在網上就找到解答。然而,我也聽過三十歲這一代人的回應,他們經常被排山倒海而來的資訊淹沒,每天都覺疲累。如果你有這樣的狀況,也許你需要找一個治療師,理解你這種疲憊的感覺。

    ???

      第二,聆聽你身體的聲音。我們要承認自己有侷限,找人來指導你吧。作家哈吉(Hoge) 和魏格爾(Wenger) 給每個牧者忠告:找一個治療師(therapist)、導師(mentor)和牧者(pastor)陪伴你!我記得有一次去整脊,結束後脊師找我坐下,跟我促膝談話,他說,無論壓力來自什麼地方,我一定要自知,然後解決它。

    ???

      那番談話對我幫助很大。後來,我逐漸承認,自己有許多身體上的毛病,其實跟沒有好好保養自己的經絡系統有關。於是,我每天晚上會留一段時間,保養顧惜自己的身體。耶穌說:「有病的人才需要醫生」,這句話很重要。我們會生病,需要醫生,所以不要忌諱投醫,反倒要因為身邊的人需要關懷,而願意累積健康、保養的相關知識,然後與人分享。當我懂得顧惜自己,在牧養過程中,也就能夠顧及別人。有一個很愛護我的治療師鄭重交代我:晚上八點之後不要工作,連家務都不可以做,因為繼續用腦或用手指,會影響睡眠品質。七點之前必須吃完晚飯,八點之後不可以工作,十點應該跟手機和家裡電話說晚安,然後開始保養身體,讓身體可以放鬆下來。十一點之前要躺下。那麼,何時晚禱?其實,一整天都要記得禱告,與我們最大的醫師對話,不要等到晚上才禱告。



      願那呼召你來服事的主,總是點燃起你心中對主的愛慕,以最大的熱忱來研讀主言,讓自己一次又一次的被提醒是誰呼召你。當然,誠然有人面臨如以利亞那樣的焦慮與困境,也絕對不要灰心,就好好靜下來,靜默吧!上帝的愛是不會離開你的。



      (摘自《突破服事倦怠》導讀)




    其 他 著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