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name}
{itemname}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地圖+地圖創意遊戲 (附行旅世界地圖包)
定價650.00元
8
折優惠:
HK$520
●二樓推薦
●文學小說
●商業理財
●藝術設計
●人文史地
●社會科學
●自然科普
●心理勵志
●醫療保健
●飲 食
●生活風格
●旅 遊
●宗教命理
●親子教養
●少年讀物
●輕 小 說
●漫 畫
●語言學習
●考試用書
●電腦資訊
●專業書籍
洪炎秋的東亞流動與文化軌跡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3263845
沈信宏
秀威資訊
2016年7月13日
173.00 元
HK$ 155.7
詳
細
資
料
ISBN:9789863263845
叢書系列:
臺灣文學學位論文輯刊
規格:平裝 / 432頁 / 25k正
臺灣文學學位論文輯刊
分
類
文學小說
>
文學研究
>
文學史
同
類
書
推
薦
從香港想像中國:中國現代作家的香港書寫與現代文學的轉折
補白,異彩紛呈之宋前小說史:先秦古韻、魏晉幽彩、盛唐風華……文學空缺的拼圖,傳奇於歷史之外的獨步
槍桿與筆桿下的眷村文學
晚明風雅
空間與視野(全套):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的新進境
內
容
簡
介
洪炎秋(1899-1980)的一生,橫亙了幾個臺灣近代史上最重要的轉捩點。他在日本殖民統治下度過了童年,在帝國首都東京接受中學教育,在文化母國北京接觸五四新文化運動,繼承了五四知識分子啟蒙救國的使命。他當過胡適、周作人的學生,擔任過《少年臺灣》的編輯,努力地向中國人介紹臺灣;他走過抗戰時的淪陷區,透過日語教學與出版來傳達其懷念鄉土與反抗日治的情懷。戰後身為半山的他,也經歷了臺灣的戒嚴統治,他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肅殺年代,擔任《國語日報》的社長,在推行國語教學之餘出版了評論時政的《閑人閑話》與《廢人廢話》。在不同政治意識型態所主導的文學場域下,數十年來他都不曾噤聲隱退。他筆耕不輟,他關懷臺灣,他是洪炎秋。本書藉由洪炎秋留下來的文本與史料,一窺近代臺灣文人在變動的東亞局勢中,如何透過筆桿來表達文化認同。
本書特色
身為胡適與周作人兩位重要文人學生的洪炎秋,過去長期缺乏相關專著而較不為人所知。本書是市面上少見的、特別針對重要台灣文人洪炎秋進行系統性研究之專著,並且榮獲國立臺灣文學館「臺灣文學學位論文出版徵選」錄取。
目
錄
館長序
序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第三節 研究理論
第四節 文獻回顧及探討
第五節 章節架構
?
第二章 日語的工具性意義與文化性意義─以洪炎秋在中國的日語事業為對象
第一節 在京臺灣人的日語事業版圖
第二節 從日本到中國的留學歷程 073
第三節 在中國的日語事業
第四節 北京淪陷前的日語事業
第五節 北京淪陷後的日語事業
結語
?
第三章 淪陷之後到戰勝之初:低調的文化活動與臺灣的重現
第一節 洪炎秋在不同雜誌中對政治資本的借用、迴避與爭取
第二節 《中國文藝》的編輯策略與文化抗日路線
第三節 革命年頭的故作悠閒:探究洪炎秋在中國文藝》的十篇「閑話」文章裡的真實意識
第四節 從《藝文雜誌》看作家社群與小說〈復仇〉中的新女性書寫脈絡
第五節 從《新臺灣》看戰後臺灣人艱難的中國處境與返鄉之路
結語
?
第四章 從中國到臺灣的五四傳承─周作人與洪炎秋
第一節 從喜愛周作人的文學青年到周作人的臺灣傳人
第二節 《文學概論》與周作人的《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第三節 從〈漫談隨筆〉看洪炎秋的散文觀
第四節 戰後周作人五四精神在臺的重現
第五節 五四知識分子形象
第六節 周作人散文的典律化過程與意義
結語
?
第五章 結論
?
附錄
參考書目
序
序
?
洪炎秋曾經被廣泛閱讀,書一本一本出、一版一版的刷,但時至今日,讀的人少了,書在圖書館裡漸漸發黃鬆脫,版型和設計都不再吸引人注意了,他那幽默、博學而語帶機鋒的腔調也被壓在書櫃底層。關於他的研究成果更是缺乏,有些人知道他是國語運動的推行者、國語日報的社長,但很少人留意到他日據時期在台灣、日本與中國的流動經歷,很少有人了解他在殖民地、淪陷區等地的身分認同與文化位置上的痛苦掙扎。
本書以橫跨東亞空間的整體與流動角度,觀察洪炎秋變動的文化身分軌跡,對洪炎秋的生平經歷有更全面的觀察,了解他在不同政權下文化位置的轉變與適應。以東亞流動的角度看洪炎秋,更能對洪炎秋這類半山文化人在戰後台灣的政治活動有更明確的體察與定位,能開展出更豐富的戰後初期研究視野。
?
洪炎秋自述生平的散文多,但作家自述往往經過修改與隱蔽,因此本書試圖超越洪炎秋的主觀陳述,蒐集相關雜誌資料、翻譯作品、未收錄文、朋友的敘述與觀察,以及生平資料,進行實證研究。洪炎秋與其他在京臺灣人在中國的文化活動資料蒐集不易,目前也缺乏研究成果,但洪炎秋在中國曾積極展開文化活動,但目前研究者大多聚焦於洪炎秋的戰後活動,對戰前的洪炎秋較無全面觀照,本書極力爬梳洪炎秋戰前的文化活動,希望對作家研究有貢獻,也對未來的洪炎秋研究有些許啟發。
?
能夠孕育出這些文字,得感謝我溫柔的王惠珍老師,她用條理與謹慎來回打磨我,讓我脫胎換骨,把原本粗礪的稜角磨得稍稍圓潤順手,或許老師看見了我身上的空洞與殘破,也看見了從那些洞裡隱隱透出的微光吧,我從老師眼中看見了自己的樣貌,因此勇敢地往前走了,感謝老師。也感謝啟發我研究視野的陳萬益老師、張泉老師、徐秀慧與彭明偉老師。
?
此刻,我妻與我兒皆酣眠,在我埋首執著於這些我愛的事的時候,是我妻做好了所有其他的我該做的事,她成為母親,呵護著家庭,同時呵護了我純真的夢,讓我還能少年般踴躍疾驅,繼續在蠟燭的熒光裡許下一個願。感謝我妻嬉嬉,這本書獻給妳。
書
評
其 他 著 作
1.
成為男人的方法
2.
成為男人的方法【限量作者親簽版】
3.
歡迎來我家
4.
2019打狗鳳邑文學獎得獎作品集
5.
雲端的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