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高雄師範大學地理系的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每個禮拜在高雄廣播電台「地球脈動」節目中討論地理學與國際政治之間的關係,《地球脈動:一場臺灣世界地理學的討論》的內容就是兩位教授將節目中討論的內容紀錄整理並集結出版成書。我本身也是每週二在臺北的綠色和平電台主持廣播節目「有影上大聲」,所以相當了解在廣播節目中評論新聞時事的難處。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昨天甚至當天早上的新聞,很可能馬上在其他的新聞節目已經被評論過了,如果我們下午的廣播節目要對當天的新聞來做評論,很可能拾人牙慧,反而沒有創新的觀點。相反的,要立即評論當天發生的新聞,其實也有難度,因為要在短時間內對新聞的意義作出定調,掌握相關的資訊,並預測後續可能的發展,若無法提出適當的定調與預測,過兩天之後,自己的評論反而會成為其他人評論的笑柄。
因為「地球脈動」是每週二播出的廣播節目,所以《地球脈動:一場臺灣世界地理學的討論》書中的國際新聞也是以「週」為單位,對當週的國際新聞提出評論。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使用「區位」、「距離」、「組織」來評論當週的國際新聞,不僅可以免除時效性帶來的風險,同時佐以地圖的資料,和一般媒體生硬的新聞評論相較之下,更顯得有骨有肉,對讀者國際觀的提升增加了更多的興趣。例如在書中提到的「亞投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議題,兩位教授為讀者說明了亞投行在國際關係中所產生的意義,以及中國成立「亞投行」背後的戰略目標,對於國際關係有興趣的讀者,本書很適合當作入門閱讀的書籍。我自己也在廣播節目中評論過「亞投行」的議題,因為我本身是政治人物,評論就偏重在臺灣加入「亞投行」利弊得失,「亞投行」如何與美國的「亞洲開發銀行」抗衡等現實政治的問題。
洪富峰教授是我在擔任高雄市長時期的社會局長,同時也是多年的好友。洪富峰教授在社會局長任內與市政府和議會都保持很好的關係,是虔誠的佛教徒,最近開始在學習太極拳,而我最近也剛好在教授獨創的流體太極,所以我從洪教授的字裡行間可以看出他的人生哲學、對生命豐富的關愛以及對生態環境的關心。因此,我們有許多相同的嗜好和想法,雖然最近開始忙碌於選務工作,但是仍相當樂意為洪富峰教授與施雅軒教授的新書寫序,並向讀者推薦這本好書。
?
謝長廷(前行政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