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監序言
生老病死,是人生似乎難以更改,難以迴避的大災大難。眾生為了生死,淚成了海,每一生所拋下的屍骨,如不損壞,則可成須彌。
但佛陀找到了那樣痛苦的一個解藥。所有成佛之路的艱辛與偉大,只是為了不忍眾生苦的堅忍探索。偉大的佛陀成功地渡越了生死的大海,並令有情眾生得以渡越,並擁有令有情眾生得以渡越的方便。那方便即是八萬四千法要──浩瀚的典籍所詮說的自度度他的不二法門。而《菩提道次第廣論》以三主要道詮釋佛經的要義,是一個補特伽羅從凡夫到成佛所有的次第無所缺少的一個殊妙法門,自從宗喀巴大師造論以來,被廣大的修道者奉為不能離開的稀有的引導與難得的助伴。所以道次第的注釋,多達三百多種,而《四家合註》是其中最權威的一個注釋,幸得上師仁波切的傳承,鳳山寺的法師們認真的學習藏文二十多年,用了十一年完成了從攝類學到俱舍論的第一輪的學習的課程,才開始譯經。在量與非量層層辨析中,力求準確再準確,多方請教大善知識,為求一字的深義,也曾用心良苦,真是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的真實寫照。
至今終於能出版《四家合註》,請廣大讀者莫將經典容易看,浸滿著傳承祖師、譯師們心血乃至生命譯著,實非為名為利,也非只是讓家中的書櫃多飽滿些,以眩人目,終是為了芸芸眾生依之離苦,無量與無邊有情依之得樂。為勸發此心,為成熟眾善,代代譯師,殫精於此。捧讀之際,成熟相續善種子,出離三界的種子,乃至大乘種子,以此報三寶上師的洪恩、父母恩、僧眾恩、眾生恩,這方是世世代代的出家人擎舉教典的目的啊!
?
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