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奇蹟之屋

奇蹟之屋

沒有庫存
訂購需時10-14天
9789864790395
布萊恩•賽茲尼克
周惠玲
小天下
2016年8月01日
267.00  元
HK$ 226.95  






ISBN:9789864790395
  • 叢書系列:文學館
  • 規格:精裝 / 672頁 / 14.5 x 21.6 cm / 普通級
    文學館


  • 童書/青少年文學 > 兒童文學 > 其它












    ★英國大文豪莎士比亞逝世400週年,小天下隆重巨獻!

    美國凱迪克金牌獎得主最新力作? 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





    專文導賞



    不一樣,原來是因為這樣

    導賞人�郭強生(知名作家•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教授)




      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與所謂的童書無緣。我這樣子說,並不是在炫耀自己的閱讀能力。好像某些人會說,小學時就把《紅樓夢》看了幾遍。我也沒那麼厲害。



      原因其實很單純,就是大多數那些分類為童書或青少年文庫的課外讀物引不起我的興趣。那些書好像是寫給另外一些與我完全不同的孩子看的。我內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孤獨、懷疑與困惑,不屬於同齡孩子的。



      印象中陪我度過童年的兩本「童書」,日後才明白,它們並非表面上那樣簡單。一本是《王爾德童話》,一本是琦君的《賣牛記》。這兩本書讓我讀了又讀,因為它們在講「不圓滿」,而非「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不要問我,那樣小小年紀我怎麼懂得什麼是不圓滿?兒童的感受有時遠超過成人的想像。我相信,每個小孩都有某種與生俱來的性格與氣質,他們很早就感受到這個世界對自己的要求,就像任何家中寵物都有這樣的本能。做得好會得到獎賞,做不好會被處罰。



      但是人還多了一項動物沒有的本事,那就是假裝與隱藏。早熟的我,從小一直是品學兼優,沒有人覺得我需要被擔心。我在成長的過程中,一方面害怕自己的格格不入被發現,一方面開始大量閱讀,因為想從成人世界的作品中找尋解釋與答案:我究竟是哪裡有問題?



      當被邀請為這本《奇蹟之屋》作推薦,我無法置信的反問編輯:妳確定沒有搞錯?我是個沒什麼童年的人噯!……但,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內心激動不已。這是一本遲來的解釋與答案。如果四十年前它就已經出現,對曾經那個孤獨的我來說,會是多大的安慰!



      時代在改變了,終於有一本為了像我這樣的孩子而寫的書。



      不圓滿會發生,但是除了隱藏自己的真實感受,我們是可以去面對與化解。雖然人生已過了大半,但是《奇蹟之屋》卻讓我重溫自己青少年時的掙扎與對自己的承諾:如果這是個對我不友善的世界,我只能用更多的力氣,去建立那個有愛有情的人生!



      作者以一個劇場作為故事的舞台,故事主線是小男孩約瑟與神祕舅舅之間如何一步步建立情誼。一開始讀,我以為它是一本青少年冒險小說,直到故事一個大翻轉!這個在此不能透露的情節,一下子讓我重回了十八歲時瘋狂愛上戲劇的自己。沒錯,戲劇曾在我孤獨的青少年時期扮演了重要的療癒角色。我相信作者也曾有過與我類似的成長過程。不是那種兒童親子劇場喔,是那種很複雜、很沉重的經典名劇,就像《奇蹟之屋》中那樣以戲劇作為生命密碼,也曾在我人生中真實的上演。實現自己,認識自己,我們只能用想像力穿透現實。以同理心為基礎的想像力帶領我們從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觀點看待這個世界。《奇蹟之屋》用劇場概念貫穿全書,至少對我而言,就像是對自己人生的回顧,很溫暖,也帶著一點不捨。



      雖然故事的結局是正面的,卻不免讓我感歎,畢竟這是一本外國作家的創作。作者布萊恩•賽茲尼克聲譽如日中天,卻仍心心念念要用這樣的方式挑戰世俗,可見得即使在我們認為已經夠開放的歐美社會,這樣的聲音還是不夠的,所以賽茲尼克仍帶著這樣的使命感,算是冒險賭上了自己的事業與形象。



      反觀台灣,有多少孩子也許仍在經歷著同樣的認同困惑?家長對於子女的關心是否仍停留在表象的品學兼優?老師對於群體中比較孤立的孩子又是如何看待?甚至於,我們要如何從幼時就教導孩子偏見的可怕?



      是的,《奇蹟之屋》要講的是多元性�別。



      在作者生動的文筆、以及別出心裁的圖文結構創意之下,台灣的青少年閱讀教育準備好面對這個議題了嗎?



      或許,這本《奇蹟之屋》的中譯本可以成為一個里程碑。它寫出了一個理想,一種渴望,某種程度上也破解了「性�別」與「性行為」劃上等號的錯誤觀念。小男孩約瑟渴望解開家族之謎,其實是對自我認同的投射,與性意識無關。二元的對立不適用於每個人,許多孩子早在發育之前就認識到這一點,但是成人的世界總是選擇忽略。



      原來「他們」不一樣是因為這樣啊?



      如果,在看完這本書之後你能有這樣的一句恍然大悟,我想這世界上的某處,就會多了一個孩子不再害怕。



    後記



      這本書大體上是根據兩位真實人物的生命故事而寫的:丹尼斯.色孚思(Dennis Servers)和大衛.米恩(David Milne)。丹尼斯.色孚思在英國倫敦富爾蓋街18號創造了如今大家所謂的「丹尼斯.色孚思之屋」(www.dennisservershouse.co.uk)。多年來它不斷被票選為倫敦最受歡迎且最令人難忘的旅遊景點之一。



      在我有機會認識丹尼斯之前,他就已經去世了。可是他的好朋友,也就是「丹尼斯.色孚思之屋」現任管理者大衛.米恩,卻成為我的好友。1980年代的某天晚上,他在史彼特區的一條荒廢街道上發現了自己的天命。當時他意外撞見一扇燈光燦爛的窗戶,等他望入窗內時,竟目睹了一場燭光照耀下的十九世紀盛宴。透過大衛.米恩的介紹,我彷彿親身認識了丹尼斯.色孚思。大衛慷慨的向我分享丹尼斯和他自己的生命故事。在他的善意應允下,我借用了很多他的私人回憶來創作這本書。在丹尼斯的真實人生中,他創造出一個虛構家族,來居住在他那棟神祕的屋子裡。他將他們取名為杰維斯家族(the Jervises)。在我的故事中,我把這個姓氏給了主角約瑟,因此,丹尼斯的虛構家族就變成了我故事當中的真實家族。



      為了製造更多懸疑,我把丹尼斯.色孚思和大衛.米恩的許多真實生命故事,以及書中亞伯特.夜鶯與約瑟.杰維斯的故事重疊。但這些故事在很多地方又有許多差異。在丹尼斯和大衛的真實傳記中決不會看見奇蹟家族(the Marvels)。我的故事是架構在他們真實人生上的虛構故事,就像在《奇蹟之屋》故事當中的故事,有很多是根據亞伯特和約瑟的真實人生所鋪陳的。可是,我非常樂意承認,如果沒有丹尼斯和大衛的生命故事作為藍本,我的故事根本不可能存在。我不打算在這裡詳細說明書中哪些部分是直接取材自丹尼斯和大衛的,可是我想跟你們分享一個故事……



      時間拉回幾年前的一個寒冷冬夜,大衛.米恩邀請我去「丹尼斯.色孚思之屋」,當時那棟屋子並未對大眾開放。他在餐廳裡升起了爐火,我們在裡面聊了一兩個小時。整個談話當中,大衛都在擦拭那張黑色餐桌;他雙膝跪地,從那張桌子的水平線檢視,直到確認桌面每一寸都光潔無瑕。我很確定大衛做那些動作時並不是刻意的。對他來說,只是在擦拭桌子而已。可是我後來回憶時,卻覺得那是我此生見過最美麗的景象之一。看著他如此憐愛的呵護著那桌面,我心裡想著,愛和奉獻應該就是像這樣。我始終沒忘記當時那幅畫面,而我在這本書結尾時也安排約瑟這麼做,來表現他有多麼愛他舅舅的屋子。



      我想在此感謝「史彼特區歷史建築信託」(Spitalfields Historic Building Trust)在丹尼斯去世之後,確保了「丹尼斯.色孚思之屋」的存續與維護。這棟屋子的工作人員奉獻生命讓這棟屋子活著,我深深感激他們所做的。



      我故事裡的皇家劇院,幾乎是以典雅壯麗的皇家乾草劇院(Theatre Royal Haymarket)為藍本。我的朋友哈利.洛伊德(Harry Lloyd)是一位傑出青年演員,他曾在這家劇院演出,很多年前他曾帶我去後台觀看舞台的升降裝置,他也是第一個告訴我十八世紀時有很多船員來到倫敦幫忙搭鷹架、建造劇院,當時那席談話直接促成了比利.奇蹟和克拉肯號的誕生(奇蹟家族許多書信與文件都是取材自皇家乾草劇院的真實檔案)。



      雖然書中奇蹟家族所演出的許多劇碼名稱是我捏造的,但故事中所提到的書名、作者名和詩歌全部真實可考。帶領亞伯特來到史彼特區的《賈戈的小孩》(AChild of the Jago),也是真實生活中引導大衛.米恩來此的那本書。它的作者是亞瑟.莫里森(Arthur Morrison),而且這本書至今仍持續出版中。



      美寶.哈奇的出生故事,是根據我所讀過的某位女演員訃聞所改寫,可惜如今我已經想不起她的名字了。不過,之後美寶的故事就純屬虛構了。



      想更進一步認識史彼特區的讀者,請上網點閱「史彼特區生活誌」(Spitalfieldlife.com),這是一個很精彩、讓人讀來欲罷不能的部落格,網誌的撰寫者身分神祕,只知道名叫「儒雅的亞瑟」(Gentle Arthur)。對我來說,這個部落格真是個無比珍貴的資源,幫助我重塑了1990年代甚至更早以前的史彼特區樣貌。



      最後,我要附上丹尼斯.色孚思的完整訃聞,它刊登於2000年1月10日的《衛報》(the Guardian)。你們也許會注意到,我借用了此文的一些句子來完成故事中亞伯特.夜鶯的訃聞。



      這是我讀過最能捕捉真實世界中那棟屋子神髓的一篇文章了。



    丹尼斯.色孚思

    以紅磚與燭光,在史彼特區寫下了一部3D立體歷史小說



    文�嘉文.史丹普(Gavin Stamp)

    《衛報》,2000年1月10日,星期一




      丹尼斯.色孚思,享年五十一歲。長久以來他一直努力讓歷史光影在一棟幽暗奇異的屋子裡復活,使得這棟屋子成為一座有生命的博物館,這棟屋子位於倫敦東區邊緣的史彼特區富爾蓋街18號。



      正如他所形容的,這棟屋子最終成為「一架完美的時光機器」,那些放下疑慮(別去管世俗對於歷史真相的看法、傳統上博物館如何運作,或者古蹟保護原則等),而進入他所布置之短暫歷史幻景的人,會發現自己被轉移到一場夢境裡,置身於古代倫敦一隅,體驗了當時複雜而深刻的社會史風貌。



      儘管有許多人嘲笑這棟屋子是具有創意的「天才鴿窩風格」,但色孚思對於那些譏諷並不在意。他確實是一個具有原創力、擁有天分的藝術家,僅憑著紅磚、燭光、原木,以及許多他從無數小商攤挑選來的廉價物品,就創造出一部3D立體的歷史小說。



      社會史學家拉斐爾.山繆(Raphael Samuel)認為它是「一趟魔幻的神祕旅程,以一連串場景和目不暇給的驚喜,令訪客為之神迷,它比博物館裡某些時代展覽室裡的單純複製品,更令人難忘。」



      色孚思是眾多住在英國卻身世成謎的美國人之一,看似不知來自何方,過往底細如何,祖籍何處,家中有誰,所以讓人有些惱火,不知道該把他們擺在哪個社會脈絡裡。我第一次遇見色孚思是在1960年代末期,當時只是把他當成某個劍橋朋友的外國友人,那時他從事觀光業,駕著無門馬車,帶觀光客漫遊海德公園(Hyde Park)和西區(the West End),也就是「用優雅的方式讓你開開眼界」。他似乎非常迷戀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的文物,當時連我都覺得太過了。然而,色孚思並不是那種穿著彩色運動衫或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成衣的崇英派美國佬;他言談幽默、個性寬厚、待人熱情,整體來說,就是一個謙遜、讓人喜愛的人。



      如今我才知道,他來自加州,父母親是厄爾和海倫.色孚思(Earl and Helen Servers),母親後來改嫁給艾斯康迪多(Escondito),繼父在之前幾段婚姻裡已經有了四個兒子。有一本關於「色孚思之屋」的未出版導覽書,名為《中間地帶》(The Space Between),色孚思在書中回憶說,他童年時是一個愛做夢、愛幻想的孩子,輾轉就讀過許多學校,其中有一所學校認為他是介於「異常」與「智能不足」之間。



      他很會說故事,這讓他在同儕之間備得愛戴,同時,收集東西的狂熱也開始得很早。「在我的內心深處始終相信,」他回憶說:「有一天我將會穿越畫框,進入某種被時間浸泡得更加溫暖、更加軟綿、更加羅曼蒂克的靈光裡。對我來說其中有一種靈光最為特別,我曾經在古老膠漆與顏料的組合裡見過它,它深深吸引我,成為我追求的典範。在十一歲那年,我將它具體化為英國。」



      1965年色孚思來到英國,兩年後高中畢業,搬到倫敦。因為熱愛乘馬車旅遊,於是放棄原本想當辯護律師的生涯規劃,轉而經營起馬車導遊的生意,但後來他位於格洛斯特路(Gloucester Road)附近的馬廄,被一名土地開發商剷平。1979年他買下那棟喬治一世時期的磚造排屋,並奉獻餘生呵護它。



      他買下的時機剛剛好:鄰近的霍克斯莫爾(Hawksmoor)大教堂修復運動正好開始推動,而史彼特區歷史建築信託也大力呼籲,應該要修護近郊那些傾圮的老建築,使它們不再繼續腐爛。那時藝術家吉伯特與喬治(Gilbert and George)已經進駐傅尼葉街(Fournier Street),另一個更引人矚目的先鋒住民或許是已故的拉斐爾.山繆,他在《記憶劇場》(Theatre of Memory)一書中,對於「復古時尚」(Retrochic)這種當代現象進行分析,並大力頌揚骨董藝術品的修復工作;這些都讓丹尼斯非常感動。



      當丹尼斯開始著手修護老屋時,他想做的其實並不是去「復原」老屋和排屋裡面的房間,「而是讓這棟屋子復活成為我的家。當時我帶了蠟燭、水壺和睡袋,輪流在屋內十個房間裡打地鋪,好喚醒我的直覺,來探尋每個房間的靈魂。



      「然後,當我能接近那個房間的靈魂,我就從裡面往外精工細做,創造出一種最終變成氛圍的總和:棲息著時光中各種年齡之靈光與精神的情緒。」



      丹尼斯所居住的史彼特區,比較像小說家彼得.艾克洛伊德(Peter Ackroyd)筆下的世界,更勝於歷史學家約翰.夏默生(John Summerson)所描述的。而為了讓付錢來參觀的訪客能夠察覺其中的氛圍,丹尼斯創造出一個住在這棟屋子裡的家族,稱之為杰維斯,他聲稱他們已經在這裡居住了數百年,只不過當訪客前腳進入某個房間時,他們恰好後腳剛離開。



      丹尼斯秉持著開放的心胸(這是美國人最大優點),聰明的融合了古老工藝與高科技:他在房屋內燃著真實的蠟燭,同時又裝設隱藏式的卡帶音響設備,而且內容經常更新。如果有訪客咯咯笑,或者因為某種原因無法認同他的經營理念,立刻就會被請出門外:這一堅持並不是因為拘泥小節或憤世嫉俗。



      色孚思的成就完全不像新工黨(New Labour)的主張;對他來說,懷著熱情去理解過去是必須的,而且他的視野很全面又具有療癒性,幾乎可說是精神層次的。他覺得,要召喚過往歲月不必透過歷史書籍,而是要藉由對於物件、場所的移情作用,來講述一個虛構的真實故事,「給那些希望能完整而全面感受歷史是活生生的人」。



      長久以來,色孚思一直頑強的對抗愛滋病(HIV陽性)的威脅,最後不敵癌症的蹂躪,於耶誕節過後兩天撒手人寰。在他去世前不久,史彼特區歷史建築信託買下了他的屋子。不過,這棟屋子是否能被妥善維持,目前還很難斷言。



      「很哀傷,」丹尼斯寫著:「我最近已經逐漸接受了一件長久以來始終拒絕面對的事:那就是,這棟屋子終究也只能如蜉蝣般短暫;那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下指令叫氛圍永遠持續。」現在當然不能,畢竟丹尼斯.色孚思已經去和杰維斯一家團圓了。



      ★丹尼斯.色孚思,博物館的創建者,生於1948年11月16日,卒於1999年12月27日。



      訃聞裡所寫的每一件事都正確無誤,不過很奇妙的,最後兩段卻不是。藉由後見之明,如今我們知道丹尼斯的想法錯了,他的屋子並未隨著他死去。現在,在大衛•米恩和史彼特區歷史建築信託的指導下,在一群勤勉又才華洋溢的工作人員呵護之下,這棟屋子仍然運作如常。



      杰維斯一家仍然住在那裡,等候你的光臨,只不過他們通常在另一個房間裡。



      隨時去拜訪他們吧!

    ?




    其 他 著 作
    1. 小小猴私家偵探:Baby Monkey Private Eye
    2. 奇光下的祕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