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本諾赫夫教授著,洪瑞璘譯的書,把我帶回到約四十年前的光景。1977年當認知心理學才剛在臺灣萌芽時,我以研究中文語句與圖形的驗證歷程拿到臺大心理所碩士學位,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負笈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UC Irvine),進入美國第一個以研究行為神經基礎為主的心理生物系(Department of Psychobiology)攻讀博士,那時我對神經系統幾近無知,同班同學大學時則主修生物、化學、心理與哲學等學科,這異質性更讓我覺得困惑,這個系到底在做什麼,雖然我知道進入的實驗室是研究學習與記憶的神經基礎。那年美國神經科學會(Society for Neuroscience)在學校附近的安娜邯(Anaheim)舉行第五屆年會,我躬逢其盛。我還記得一群學者在某場研討會中輪番上陣,報告邊緣系統(limbicsystem)中「海馬體」(hippocampus)的神經細胞和空間記憶有關的各種證據,其中有一位學者歐濟夫(John OKeefe)談論到他所發現的方位細胞(place cell)電生理反應與老鼠空間活動的關係,三十多年後他獲得了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同時,我也聆聽了另一群學者在「海馬體」發現「長效增益作用」(long-term potentiation)的報告,這現象被認為有可能是學習與記憶的神經基礎。這個會議讓我意識到,神經運作和許多行為活動關係密切;而發展中的神經科學正逐步將這樣的關係用經驗證據顯示出來。隨後幾年,我在博士課程中得到的知識以及這個領域的持續茁壯,更強化了這個經驗進路似乎無往不利的印象。
諾赫夫的這一本書,或許還沒有完全解決過去困惑我多年的問題,但是它所提供的哲學知識,幫助我更加釐清問題的樣貌,同時也指引了解決的可能方向與架構,甚至還引發了我一些實驗推論構想。我想閱讀這本書成了我這個暑假最大的收穫。本書清楚的書寫與呈現方式,非常適合有志於探討或正在研究認知科學、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或神經科學擴及相關學科的學生與老師閱讀。國內的神經科學的研究,極重視新技術的應用而較忽視問題背後的思想淵源。一個可能的原因是我們的科學教育中,往往很少談到促成技術進步與思想發展的哲學基礎。很多年前,聽聞一位學者被質疑為何要在生醫大學設立心智哲學研究所時,說了一句話:「大學校園裡只要有一位哲學家在走動,整個學校的層次就很不一樣!」同樣的,當一個認知科學家或神經科學家在進行研究時,能夠把哲學納入思維中,他的研究層次也會有所不同。當然,如果一位心靈哲學家進行思辨時,能夠minding the brain,也一樣會有所不同。相信這本書對上述所有的人都是有益的,我期待它能發揮擺渡者的角色,協助有心人突破知識的限制,使得心靈與大腦兩岸能有連接的管道,讓許多認知神經科學家與心靈哲學家能登上自己陌生的彼岸,印下青鞋第一痕。這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對心腦問題有興趣的學子與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