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好吃(NO.5+6)套書(共二冊)
  • 定價99.00元
  • 8 折優惠:HK$79.2
  • 放入購物車
二樓書籍分類
 
擁抱不完美:野生藝術治療師

擁抱不完美:野生藝術治療師
9789620440342
陳雅姿
三聯
2016年10月28日
133.00  元
HK$ 119.7  





ISBN:9789620440342
  • 規格:平裝 / 216頁 / 32k / 13 x 19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香港


  • 心理勵志 > 心理諮商/治療

















      野生,泛指生活在自然中,未經馴化的狀態。



      筆者在野外環境自由自在地成長,大自然的山與水,孕育出順應環境的生命力。在學習成為藝術治療師的旅程中,我也發現及接納了自己成長的黑暗面,擁抱自己的不完美。



      除了自然環境,家人的包容和接納也提供給我很大的空間,容讓我以最自然的狀態,去冒險和面對人生,培養抗逆的能力。



      雖然經歷過不少困難,但總是透過藝術治療走出陰霾。我相信空間與個人的獨特性,希望以藝術治療師的身份,服務其他有需要的人,為他們提供可以探索自我的空間,一起承載及分享難以言喻的情感。

    ?





    序一? 陳漢廷

    序二? 唐明敏

    前言

    ?

    第01章? 何謂藝術治療

    第02章? 過動村童

    第03章? 與藝術做朋友

    第04章? 藝術治療學徒記

    第05章? 社區藝術和藝術治療

    第06章? 家長,is your turn!

    後記





    序一



    陳漢廷(筆者的中學老師)


      

      門生雅姿要我為她的書寫篇序言:限時一天,字數不逾三百五十字。命題寫作於我而言已是半個世紀前作中學生時的事了,要是別人,我可能不應命;但雅姿命我,我不能不應命──因為她稱我為「肥爹」,是我教學生涯中遇到的「問題學生」中根本不成問題的一個。每當想起她,腦海中就呈現出這樣的一幕:深宵時分一個精力過剩的女生,在荃灣通往光板田村的行人天橋上呼嘯著飆滑板車!很難想像,這樣的女孩成長後成為藝術治療師,更能沉潛的寫書!由此可見青少年的成長與發展往往是充滿無限可能,我們做教師的看著他們成長與蛻變,亦有無限的驚喜。雖然此刻我仍未看到她寫的書,不知道寫的是什麼,但可以肯定的是:無論她寫的是個人專業領域中的經驗心得,或是她自己成長過程中的點滴與感悟,都會令讀者有所感動、有所啟發,因為我知道她是個深情而至誠的人。

      

    序二



    唐明敏(加拿大註冊藝術治療師、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主席)


      

      認識陳雅姿,始於二?一一年在香港藝術治療師協會的執委會,與她及幾位藝術治療師一起辦活動和展覽。當知道她要寫一本關於藝術治療的書的時候,感到十分期待,因為中文的藝術治療書籍多數是來自台灣的,中國內地出版的也有幾本(可能由於大家的訓練及理念不同,我看過一兩本卻未能看得懂),香港藝術治療師寫的就寥寥可數。

      

      看了幾頁之後便深深被吸引,只想一口氣把書看完,就連電視上播放著我最愛的奧運體操和韻律泳也沒法打斷我的閱讀。因為書中不單單講述藝術治療是什麼,她更以簡潔真誠的文字述說她成長中的難關及經歷過的傷口,她「怎樣成為一個人」、「怎樣成為一個藝術治療師」的故事,令我非常感動,更敬佩她那份分享自己的脆弱和不完美的勇氣。

      

      作者在修讀藝術治療課程中經歷的自我探索與治療過程,使我也回想起自己當學徒的日子(我的訓練是在加拿大的,但課程的要求大致相同),這也是我覺得修讀這個課程中最珍貴的部分:自我認識和面對自己的陰暗面。作者以第一身講述藝術心理治療中治療過程的實景,及治療的核心要旨,通過簡單易懂的詞句去詮釋專業的理念,相信非從事心理學專業的大眾也會覺得有趣易讀。

      

      香港是一個講求競爭與效率的社會,在即食文化的影響下,我們常妄想可以用幾個小時去解決一些經年累月形成的心理傷痕,再加上政府沒有足夠撥款去處理心理健康問題,也沒有設定專業資格的認證制度。而藝術治療在近幾年來受到熱捧,一些沒有受過正規及認可課程訓練的人以圖畫分析或畫畫活動代之,令藝術心理治療可能被扭曲,惹來大眾甚至一些從事心理學的專業人士誤解。

      

      作者清晰地介紹了藝術心理治療的專業素質、操守及基本理念,創作過程中被圖像引發的心理變化,治療師在過程中的角色、責任與承擔,都在她的自身故事(由學徒至專業治療師)中呈現出來。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所有想修讀或正在修讀藝術治療的同學,雖然每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不一樣,但經歷治療過程的重要性、對藝術治療的信念,都會對我們成為一個怎樣的治療師有所影響。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有特別需要的孩子的家長,透過作者去了解這些獨特的孩子的感受及需要。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想進行藝術治療的大眾,那麼你會多了解一些你可能會經歷的治療是怎樣的。

      

      我會推薦這本書給從事心理治療、社工或助人專業的同工,透過對藝術治療有更多的了解,就可以有效地互相配合,讓各個促進心理健康的專業發揮更佳的效能。

      

      最後,期待雅姿的「河納工作坊」!

      

    前言

     
     

      開了頭又未完結或沒有出版的文字一大堆。多年來一直寫來寫去偶爾發一下作家夢,但總沒有付諸實行。澳紐唱遊記太過淺白,愛情小說太過私人,藝術治療文章太過學術,自傳又好像太年輕。

      

      去年,也斯老師離開了。心中一直掂記著當年答應他要發表小說卻沒有做。我總相信想要做就沒有藉口。小時候決志要學梁望峰於十八歲前出書,等到今天,寫了許多但總覺得不是我要發表那些。直到突然有一天,我覺得好像要寫什麼,就將自己是如何發展成現在的自己,及現在作為藝術治療師的經歷與其他人分享。就是這麼簡單。就一本關於一個自戀狂的成長故事。

      

      很多次做家庭服務,每每碰上家長對過動小孩的無奈、失望與擔憂,總說不知他們長大後可以做什麼。她們看到我對小孩的信心及經驗,總問我,你怎麼知道是這樣的?你為什麼可以接受他們的行為?然後有時我坦率地回應,因為我小時候也是過動的。家長們總是半信半疑,覺得怎麼會呢,你是英國回來的藝術治療師啊!肯定是品學兼優,天資聰穎的孩子!因為這樣,我覺得應該與大家分享一下。

      

      藝術治療師這職業很浪漫。在職的藝術治療師在香港不到二十人。有朋友笑說這是「浪費而漫長」的治療,簡稱浪漫。有些人覺得藝術治療是中產或有錢人的玩意,有些人覺得藝術治療師很有型,或要有先決條件例如家境富裕、品學兼優以及不用為生活奔波,是名校畢業生才能做的職業,而且英文要很好。

      

      華麗的名字下,身上很多紋身,左手很多刀痕。這個藝術治療師的成長,有山有水,還有過動的細胞、物質濫用、抑鬱自殘,經歷過不少哀傷及創傷。是藝術和音樂、家人朋友的接納和自然的空間,紓緩及解救了她。因為承受過很多,所以可以承載得更多。我沒有李氏家底或梁特特權,從沒讀過名校,高考英文只拿個E,未曾受過正規藝術及音樂訓練,讀的是當年才剛升格為大學的嶺南,更不用談獎學金。所以我想寫下此書,與讀者分享我的故事:我如何在大自然環境中成長,如何被自然與藝術改寫生命,救助我脫離生命中不同的困難?為什麼我會接觸藝術,怎樣遇上藝術治療,又如何艱辛地完成藝術治療課程?是什麼東西容讓我用開放的心,去協助其他人透過藝術去了解自己的生命及生活?

      

      謝謝我的老師及個案,還有工作上的伙伴。你們相信藝術的力量以及與治療師的關係,與我一起探索未知的神秘。我們有起有落,經歷正面負面的感覺。多得你們的信任,我才有勇氣與你們一起堅持到底。多謝你們。

      

      修讀藝術治療,讓我重新認識和整合人生,找到自己的自我,亦追溯到自身發展期間一些從來不知道的影響因素,為自己作一些心理分析。希望自己的故事和分析讓這書有趣得來有點實在,有血有肉。但個人的際遇及反應不同,謹供參考。

      

      




    其 他 著 作
    1. 敘別逸離:困難時刻的藝術與治療
    2. 敘別逸離:困難時刻的藝術與治療
    3. 擁抱不完美--野生藝術治療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