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狀況
「香港二樓書店」讓您 愛上二樓●愛上書
我的購物車 加入會員 會員中心 常見問題 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邁向第一華人書店
登入 客戶評價 whatsapp 常見問題 加入會員 會員專區 現貨書籍 現貨書籍 購物流程 運費計算 我的購物車 聯絡我們 返回首頁
香港二樓書店 > 今日好書推介
二樓書籍分類
 
正念減壓教學者手冊:給臨床工作者與教育家的實務指引

正念減壓教學者手冊:給臨床工作者與教育家的實務指引
9789575987367
唐.麥科恩
法鼓
2016年12月01日
167.00  元
HK$ 141.95  





ISBN:9789575987367
  • 叢書系列:法鼓文理學院譯叢
  • 規格:平裝 / 44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法鼓文理學院譯叢


  • 宗教命理 > 佛教 > 其他

















      《正念減壓教學者手冊》是最早探討正念課程教學法的完整著作,至今仍然是這方面的唯一專門著作,如同正念減壓創始人卡巴金博士在序中所說:「獨一無二。」



      本書內容納入各種學習人類經驗的方法,包括科學、靜心和哲學傳統的觀點,提供正念教學者需知的後設理論與實用技巧。全書內容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探討正念課程的背景知識,正念的東、西方源頭和定義,提供初學者入門資訊;第二部分分析正念課程教學者應具備的特質與教學技能;第三部分闡述正念練習的各種教學意向,及其在課程裡實際運用的情況。



      本書作者群具備在醫療體系教導正念減壓的資深經驗與研究權威,他們共同創作此書,是從事專業正念教學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書,同時也是有心了解正念減壓課程的朋友不可錯過的好書。

    ?





    通序

    推薦序

    譯者序溫宗?

    序喬.卡巴金

    致謝

    前言

    ?

    第一部 臨床的與文化的脈絡

    第一章站穩(在我們自身的不穩定中)

    為什麼?回應需求

    誰?面對大量的混亂

    怎麼做呢?進入一個謎團

    從問題到對話

    ?

    第二章從歷史看現在的「正念」

    早期的交流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結果

    禪潮

    禪潮及之後

    革命性的1960年代

    佛教在美國的發展與定義

    通往成熟的過程

    一種全球化與世俗化的發展

    ?

    第三章定義正念

    為「工作型」定義做出選擇

    定義正念減壓的正念

    佛教的正念

    從失念到正念的西方論述

    關於互為主體與正念的(嘗試性)論述

    把意識相互擴展的狀態加以概念化

    整合人類系統的理論

    ?

    第二部 真誠、權威與友誼

    第四章身為老師的那個人

    真誠:你所知的

    權威:你的所學

    友誼:呈現真實的你

    ?

    第五章老師的技巧

    團體經營

    講述法:與團體談話

    引導:不是表演,而是聯結

    探詢:對學員的經歷感到好奇

    ?

    第三部 朝向一個「空的」課綱

    第六章組織教學意向

    正念減壓課程大綱

    教學意向的光譜

    在正念課程脈絡裡定義教學意向

    運用教學意向形塑課程並引導回應

    範例一:調整標準內容

    範例二:運用這些意向引導探詢

    範例三:即席的一對一教學

    範例四:創造獨特的內容

    ?

    第七章實現教學的意向

    經驗新可能性

    發現在身

    培養觀察力

    邁向接納

    長養慈悲心

    ?

    第八章正念練習的描述與引導語

    體驗新可能性的練習

    發現在身的練習

    培養觀察力的練習

    邁向接納的練習

    長養慈悲的練習

    ?

    附錄

    參考書目

    索引

    ?





    通序



      1994年,本校創辦人聖嚴法師(1930-2009)為提供中華佛學研究所之各種研究成果以及各種獎助或補助的佛學相關著作,給學術界與社會大眾參考使用,精選出版《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Series of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簡稱SCIBS),希望能達到出版優良學術作品之目的外,更能鼓勵佛教研究風氣,希望由作者、讀者的互動中能培養更多有志於佛教學術研究的人才。同時,也藉由國際各佛學研究機構的出版品相互交流,進而提高國內佛教研究的國際學術地位。



      因此,2007年,法鼓佛教學院延續中華佛學研究所26年辦學經驗而成立之後,也延續創辦人聖嚴法師的願望,將各種佛學研究與實踐修行成果、或研討會議論文集與研修論壇等,經過相關審查程序,依照不同性質或版型,分為《法鼓佛教學院論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Research Series,簡稱DDBC-RS)、《法鼓佛教學院譯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Translation Series,簡稱DDBC-TS)、《法鼓佛教學院特叢》(Dharma Drum Buddhist College Special Series,簡稱DDBC-SS)等類別。



      2013年7月,原「財團法人法鼓人文社會學院」與「財團法人法鼓佛教學院」合併存續更名為「法鼓學校財團法人」。2014年8月,教育部通過兩校合併申請,校名為「法鼓文理學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縮寫DILA)。原來「法鼓佛教學院」繼續以「法鼓文理學院佛教學系博士、碩士、學士班」的名義招生。原來「法鼓人文社會學院」則以「法鼓文理學院人文社會學群」的名義招生,將於2015年春季開始招收「生命教育」、「社區社群再造」、「社會企業與創新」、「環境與發展」等四個碩士學位學程學生。因此,原來的各類叢書,也更名為《法鼓文理學院論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Research Series,簡稱DILA-RS)、《法鼓文理學院譯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Translation Series,簡稱DILA-TS)、《法鼓文理學院特叢》(Dharma Drum Institute of Liberal Arts Special Series,簡稱DILA-SS),可以更多元的發展學術出版成果。



      未來因應Web 2.0時代,如何繼續結合網際網路(Internet)與資訊數位化出版趨勢,經由網誌(Blog)、分享書籤(Sharing Tagging)、維基(Wiki)、和社群網絡(Social Network)等新功能,讓上述成果能更快分享(share)與互動(interactive),讓資訊內容可因使用者的參與(participation)而隨時產生,發展為更具互動性與分享性之開放性學術研究環境(或許可稱為Science 2.0),進而產生更豐富的數位人文資源,則是我們應該持續努力的目標。

    ?
    法鼓文理學院校長

    惠敏

    2014年8月15日序於法鼓文理學院




    其 他 著 作